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州医学院学报》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21103
105例先天性肝内胆管囊性扩张的诊断和治疗
http://www.100md.com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
     作者:朱易凡 程权永 叶小鸣 黄文生 汤地

    单位:朱易凡(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特种医疗中心外科,广州 510080);程权永(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特种医疗中心外科,广州 510080);叶小鸣(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特种医疗中心外科,广州 510080);黄文生(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特种医疗中心外科,广州 510080);汤地(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特种医疗中心外科,广州 510080)

    关键词:肝疾病;胆管;肝内胆管囊性扩张症;诊断;治疗

    广州医学院学报000328 中图分类号 R6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36(2000)03-0072-03

    Caroli病即先天性肝内胆管囊性扩张。由1958年法国的Jaequc Caroli第一次描述并提出本病。自80年代以来,我国陆续有报道,且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此病的发现也逐渐增多。我院从1990年1月至1999年12月共收治Caroli病105例,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05例患者中男性57例,女性48例,男女间的比例约为1.2/1,最小年龄为7个月,最大年龄为70岁,平均年龄40.7岁。确诊前的病程在5年内者56例,5~10年者23例,10~30年者17例,30年以上者9例。以往曾做过胆道手术1次以上者31例,其中2次者11例,3次以上者4例。

    1.2 临床表现

    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反复的上腹痛(71.5%),寒热(55.7%),黄疸(50.6%),无症状者17例。

    1.3 辅助检查

    均由B超确诊,其中51例经CT检查,6例经MRI检查,12例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5例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11例T管造影,12例术后胆道支架造影。
, 百拇医药
    1.4 并发症

    并发胆管结石57例,化脓性胆管炎4例,胆汁性腹膜炎2例,胆源性胰腺炎1例,肝硬化及门静脉高压症9例,肝脓肿5例,膈下脓肿3例。

    1.5 治疗

    无临床症状者17例未作特殊治疗,2例仅作ERCP下乳头切开胆总管取石,9例拒绝手术,余均作手术治疗,手术方式详见表1。

    表1 本组Caroli病的手术方式 手术方式

    病例数

    肝叶切除+胆管空肠Rous-Y吻合

    37

    肝叶切除+胆管空肠Rous-Y吻合
, 百拇医药
    +肝内U管引流

    14

    肝叶切除+胆总管管T引流

    11

    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

    空肠Rous-Y吻合

    10

    肝内U管引流

    3

    胆总管T管引流

    2

    合计

    77
, http://www.100md.com
    注:肝叶切除中右叶切除13例,左叶切除17例,左外叶切除31例,肝2、3、5、6段切除1例。

    1.6 预后

    本组死亡3例,1例死于肝功能衰竭,1例死于败血症,1例死于肾功能衰竭;囊肿恶变15例。

    2 讨论

    2.1 病变特点

    Caroli病是一种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先天性疾病[1]。以前文献多认为是一种罕见病,现在由于近代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此病的发现逐渐增多。我院吴志棉教授[2]曾于1972-1989年期间收集40例,而以后的十年中则已经达105例。其病变主要表现为肝内存在节段性的圆形或卵圆形囊肿样扩张,而各扩张胆管之间的胆管管径正常,扩张胆管周围肝实质的颜色和质地正常。按其病变部位有局限于半肝的单侧型和左,右肝均受累的双侧型两种。本组收集的病例中单侧型的有41例,其中左侧有25例,右侧有16例,余64例均为双侧型。在组织结构上,病变的肝叶,段汇管区内的胆管扩张,汇管区呈水肿和纤维增生,扩张胆管周围有急性和/或慢性炎症浸润。本组病例中有62例由病理证实,在手术病例中占80.5%,余因未施行肝叶切除而无病理诊断。
, 百拇医药
    2.2 临床特点与诊断

    本病男性患者稍多,本组男性占54.3%,14岁以下患儿占全部病例17.2%(18例).本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多数患者因为长期肝内胆汁潴留,形成肝内胆管结石及胆道感染后才出现临床症状。其原因与胆道上皮明显增生和囊肿的分泌面积增大,导致肝门处胆管相对狭窄有关。通常表现为腹痛,寒热,黄疸三联症,但也有部分病人仅以上腹痛为表现而不伴有典型的胆道感染的征象,此类病人易误诊为上消化道溃疡而遗漏。在儿童患者中发病时多表现为间歇性腹痛和发热,而不出现黄疸,无典型的Charcot三联征,其原因可能是未形成胆石及严重的胆道感染。但当胆系感染或因压力过高造成囊壁血液循环障碍时,则囊壁可发生坏死、穿孔,出现化脓性胆管炎和/或胆汁性腹膜炎的表现,可危及生命,本组病人中共有6例出现此严重的并发症,需急诊手术,占总数的5.7%。腹部检查除伴有肝外胆管囊性扩张者可触及右上腹包块外,一般无特异体征。

    2.3 影像学检查
, 百拇医药
    当前有关于肝胆疾病的检查手段众多,选择准确而无碍于病情的方法显得很重要。这些方法可分为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类。

    侵入性的胆管检查,包括ERCP、PTC等,此类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肝内胆管扩张的部位、大小、数目及其它情况,但有诱发胆道感染的可能,特别是ERCP检查,造影前后需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典型的X线表现是胆管单发或多发的囊性扩张,可呈柱形、大囊形、念珠形或棒糖挂在树上的形状,常有结石影或胆管狭窄。本组病例有27例经此类检查证实,检查前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无1例出现感染。

    非侵入性的胆管检查,包括B超、CT、MRI等,其中B超检查具有简便及无创性的优点,使之成为当前最常用的第一线检查方法,在本组病人的诊断中常规进行。Caroli病在B超上的典型表现为肝脏外围多个低密度囊性病变,这些病变囊肿于正常或轻度扩张之胆道相通,与梗阻性黄疸不同的是胆道扩张不明显而外围有较大的囊。但B超不能提供对病变的准确分析,或给手术者以一个全貌的图象。CT则可以在连续扫描层面上显示肝内囊肿分布的方位,肝内结石手术切除的可行性和手术的范围,同时亦可确定有无肝胆管扩张和可能存在的肝门处肝胆管狭窄,若用胆影葡胺静脉内注射作增强对比可增加肝内胆管的显示,其典型表现为多个圆形水样密度的囊状病变,彼此间或边缘上可见轻度扩张的细小胆管与囊状影相通。MRI一般不能比CT检查提供更多的资料,其形态学特点与CT相似。
, 百拇医药
    2.4 鉴别诊断

    在我国及东南亚国家,原发性肝胆管结石很常见,且常继发肝内胆管扩张;Caroli病亦常合并胆道结石,本组病例有57例占54.3%;两者的鉴别目前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其鉴别要点为:(1)Caroli病患者年龄较继发性肝内胆管扩张者轻,后者往往长期反复发作胆管炎并有结石或胆管狭窄致胆道狭窄,逐渐发生胆管扩张;(2)Caroli病患者行胆道造影、B超及CT见胆管呈节段性囊性扩张,病变上段胆管直径大致正常,而肝内结石病变上段胆管直径仍显著扩张;(3)Caroli病在手术解除胆道狭窄数月后,仍有囊性扩张,而原发性肝内结石患者手术去除梗阻后,胆管扩张程度减轻,甚至恢复正常;(4)Caroli病患者中部分的病例合并先天性胆总管囊性扩张,本组有23例,这些患者多于儿童期即有临床症状,而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中未见有肝外胆管囊性扩张;(5)Caroli患者有部分合并大小不等的肾小管扩张,有称海绵肾,本组有11例,疑为Caroli病时,如B超发现有这些表现,有助于诊断。
, 百拇医药
    2.5 Caroli病的分型

    Dayton[3]把本病分为两型(1)单纯型,又称I型,其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胆管扩张合并结石;(2)汇管区周围纤维化型,又称II型,其临床特点以肝脾肿大及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本组病例绝大多数为I型,仅9例为II型,但以肝硬化和门脉高压症为主要表现,且仍伴有胆管炎症状,其中6例术中探查有局部先天性肝纤维化表现。

    2.6 治疗及预后

    对于无症状的患者可随诊观察,暂不手术。

    对于有症状的患者,其治疗原则是尽可能切除扩张的胆管,解除胆道梗阻,并建立通畅的胆道引流,其预后取决于病变侵犯的范围和手术的方式。(1)局限于肝段或一侧肝叶的肝内囊肿,可施行肝段或一侧肝叶切除术,甚或半肝切除术,效果满意,但机会较少;本组仅11例适于单纯行肝叶切除;(2)大多数病变广泛,累及左右肝,治疗上比较困难,我们主张切除病变较重的一叶肝脏,另一叶肝管扩张处经取石、解除狭窄等处理后行胆肠内引流或置管外引流;(3)在病人情况极差时,如严重梗阻性黄疸、囊肿破裂并发急性胆汁性腹膜炎,或由于其它原因无法耐受上述手术者,可暂行囊肿引流术,或在B超定位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PTCD),以挽救生命,待病情好转后再行二期手术治疗。
, 百拇医药
    Caroli病有较高的癌变倾向,一般认为恶变的发生率为10%~15%,甚至高达20%[4],其机理可能是:(1)胆汁中所含的化学物质具有致癌作用,胆汁淤积的情况下,促使肿瘤的发生;(2)Caroli病是由于细胞先天性畸变所致,在此基础上,即使无胆汁淤积,也易发生细胞畸变形成癌肿;(3)长期慢性胆道炎症刺激也是致癌因素之一。本组患者中有15例发生恶变,其中12例由病理证实,恶变率为14.3%,大大高于正常人群,故而凡未能根治性切除囊肿的患者均需密切随诊。

    Caroli病癌变手术切除癌变的肝叶不能提高存活率,预后不良,行肝移植是可供选择的方式之一[5]

    作者简介:朱易凡,男(1972,9-),学士,住院医师。研究方向:肝胆外科

    参考文献

    [1]Mercadier M.Congenital cystie dilatation of the intrahepatic bile ducts (Caroli's Disease)[J].World J Surg,1984;8:22
, 百拇医药
    [2]吴志棉.先天性肝内胆管囊性扩张症40例报告[J].中华外科杂志,1991;29:623

    [3]Dayton MT.et al.Caroli disease: a premalignant condition? [J] Am J Surg,1983;145:41

    [4]Rossi RL,et al.Carcinomas arising in cystic conditions of the bile ducts.A clinical and pathologic study[J].Ann surg,1987;205:377

    [5]Balsell J,et al.Adenocarcinoma in Caroli's disease treated by liver transplantation[J].HPS Surg,1993;7(1):81

    (收稿:2000-06-01),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