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州医学院学报》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21105
小肠出血性疾病28例分析
http://www.100md.com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
     作者:雷建 黄炯强

    单位:雷建(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外科,广州 510120);黄炯强(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外科,广州 510120)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小肠;诊断;治疗

    广州医学院学报000326

    中图分类号 R65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36(2000)03-0068-02

    小肠出血性疾患以持续或间断的和程度不等的血便为特征,故多以急诊为常见。其特点是诊断较困难,误诊率高[1]。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是治愈的根本环节。现总结我院外科1979年1月~1999年8月期间收治的小肠出血性疾病28例作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出血症状与病因的相关性和检查手段的选择及利弊。
, 百拇医药
    1 临床资料

    28例全部均以程度不等的下消化道出血急诊入院,其中4例为其他无相关疾病住内科病房,小肠出血后急诊转外科。男15例,女13例,年龄16~69岁。年龄中位数52。发病至第1次急诊就诊时间1/2~6h不等。入院后检查方法包括纤维胃镜、纤维结肠镜、直肠指检查、肛窥检查、选择性肠系膜血管造影及手术剖腹探查等。

    2 结果

    经前述检查及术后病理诊断证实,本组病人中空肠平滑肌瘤8例,肠平滑肌瘤6例,空肠憩室炎2例,血管畸形病变(含血管瘤)4例,炎症性出血性肠炎2例,回肠恶性淋巴瘤3例,回肠腺癌1例,空、回肠平滑肌肉瘤各1例。良性疾病为主,占78.9%。就选择方法而言,在90年代后曾作纤维胃镜检16例,阳性发现率为零,主要是急诊情况下,难以判断出血部位而盲目地使用。作纤维结肠镜10例,诊断率亦不高,只发现回肠末段肿瘤4例,原因是多数病人病灶不在结肠或由于急性出血使大肠甚至是回盲部及其近端镜下视野不清,影响观察。直肠指检及肛窥除了解血便性状外,对诊断亦无帮助。本组病人在1992年后有12例作肠系膜血管造影,其定位定性诊断明确率达10例,且与手术探查结果相近达100%。尤其是对肿瘤及血管畸形病变者。本组病人全部作了手术探查,其中80年代之病例共11例均于入院8h内急诊手术。90年代其中3例先诊介入栓塞治疗,但后分别于1~3天内行手术治疗。其中经前述1~2种检查后急诊手术者12例,余5例为急诊手术。手术都收到了去除病灶、彻底止血、治愈病人之目的。
, http://www.100md.com
    3 讨论

    外科临床传统提法将蔡氏韧带以下的消化道出血均称为下消化道出血,事实上由于缺乏比较方便、可靠、直观、清楚地探索下消化道病变的方法和手段,所以下消化道出血虽发病率不高,但要及时准确地诊断和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仍是临床较为棘手的难题。

    就本组病例小肠出血的量而言,差异很大,可以是间断地排黑便,也有大量鲜红色血便甚至招致失血性休克。肿瘤病人出血量偏小,并表现为慢性间歇样出血。伴有不规则的腹痛、腹泻和全身慢性消耗症状,晚期者甚至可及腹部包块。而肠炎、憩室并感染、血管畸形等良性疾病的出血量多,腹痛不甚明显,也无全身消耗等伴随症状或体证,这种症状上的差异对临床判断疾病性质有一定参考价值。

    在诊断方法选择上,选择性肠系膜血管造影较值推崇。本组12例结果显示,在出血活动期内造影,全部都有阳性发现,与国外报道[2]相似。血管畸形者有明显的影像显像“早出晚归征”,即动脉相有不正常的血管丛,静脉早期充盈,排空延缓。而肿瘤者充分显示肿瘤的病理血供和出血灶,给诊断定位定性提供了依据。而炎症出血者则表现为出血灶处血管影像密度增高及浓集。同时血供越丰富,出血量多,速度快者,造影阳性率越高。
, http://www.100md.com
    就本组病人的病因而言,仍以肿瘤为多,共19例,占71.4%(20/28)。与国外报道[3]以血管畸形为主不一致。肿瘤中以良性肿瘤为多,占70%(14/20)

    提示对于小肠出血者,仍要警惕消化道肿瘤的可能性。本组28例期全部先后作了手术探查治疗,去除病灶,收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其中12例病人经选择性血管造影术前已明确诊断。余16例则是术前所作的检查未能确诊,作手术直接剖腹探查,对术中仍未能迅速找到出血灶之5例,作术中内镜检查,都能顺利发现病灶,为炎症性出血灶。结果显示手术在小肠出血性疾病的治疗中,疗效是确切的。椐本组经验而言,手术指征为:1、对突发的不明原因的下消化道出血常规的肠镜未能发现病灶者。2、长期的反复出血,且已排除直肠有病灶者。3、下消化道出血量不多,却有急腹症或腹部包块者。同时只要病程及病人基本情况许可及有条件时,力争作肠系膜血管造影以明确病灶性质及部位,对疗效是有积极意义的。

    作者简介:雷建(1955-),男,大学,副主任医师。
, 百拇医药
    研究方向:普通外科。

    参考文献

    [1]朱宣,王崇文,徐萍.手术证实的79例小肠出血诊断分析[J].中华消化杂志,1997;17(2):70

    [2]Browder W.Cerise EJ,Litwin MS.Impact of emergency angiogarphy in lower gastzointestnal bleeding[J]. Ann Surg ,1986;204(6):530

    [3]Kurosawa T.The Value of Riscitigraphy and angiography in small intestinal bleeding report of 8 cars[J].Gastroenterol JPN,1993;26:12

    (收稿:2000-06-15),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