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铁道医学》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25289
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并发症分析
http://www.100md.com 《铁道医学》 2000年第3期
     作者:王琳珍

    单位:王琳珍(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医院,山东青岛 266031)

    关键词:人工晶体;植入术;并发症

    铁道医学000327 [摘要]目的 探讨人工晶体植入术中、术后产生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已施行人工晶体植入术的71例77眼进行随访分析。结果 术后矫正视力1.0以上者39眼,占50.7%;0.5以上者69眼,占89.6%;0.5以下者8眼,占10.4%。术中并发症有后囊破裂,术后并发症有角膜水肿、虹膜睫状体炎、瞳孔夹持、继发性青光眼及后囊混浊。结论 提高手术技巧及术后合理应用皮质类固醇可减少和减轻并发症的发生。

    [中图分类号]R779.6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0912(2000)-03-0187-02
, http://www.100md.com
    人工晶体植入术已被认为是治疗白内障的首选方法,其安全、并发症少,无晶体眼可得到合理的屈光矫正。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能获得近乎于人体眼内原有晶体的解剖位置,具有良好的双眼单视功能及立体视觉。我院1992~1999年施行了常规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71例77眼,现将其并发症等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45例49眼,女26例28眼。右眼46例,左眼31例,双眼6例;年龄39~80岁,平均64.9岁。老年性白内障69例74眼,外伤性白内障1例,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1例2眼。术前视力:手动~0.2。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材料后房型平凸或双凸人工晶体。人工晶体屈光度+10 ~ +22m-1

    1.2 手术方法 除2眼因术中后囊破裂、玻璃体脱出而改植前房型人工晶体外,余均为白内障囊外摘出后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局部麻醉后手掌压迫眼球5~10min,10倍手术显微镜下行白内障囊外摘出术。采用开罐式或信封式截囊法,前房注2%甲基纤维素,将人工晶体植入囊袋内。用10-0尼龙线间断缝合角巩膜缘切口。术后应用皮质类固醇与抗生素,每天在裂隙灯下观察术眼直到出院。出院后定期观察视力、眼压、晶体位置、后囊混浊情况及眼底等。
, http://www.100md.com
    2 结 果

    2.1 视力 本组术后1~2周裸眼视力0.5以上者61眼,占79.2%;0.4以下者16眼,占20.8%。随访3个月~7年,矫正视力达1.0以上者39眼,占50.7%;0.5以上者69眼,占89.6%;0.5以下者8眼,占10.4%。视力低于0.5的8眼中,3眼术后检查可见陈旧性黄斑病变,1例2眼为高度近视性眼底改变、后巩膜葡萄肿。

    2.2 并发症 术中并发症:后囊破裂4眼,1眼发生在娩核时,3眼发生在注吸皮质时。后囊破裂后均有玻璃体脱出,用棉签将脱出于切口处的玻璃体沾出剪除,视后囊破口大小及破口位置,2眼仍顺利植入后房型、2眼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术后并发症:角膜水肿,早期为100%,为局限性或弥漫性,轻者3d消失,角膜恢复透明,重者持续1周左右。本组有3眼出现角膜上皮大泡,经皮质类固醇静脉滴注及局部滴眼,7~10d角膜水肿混浊消失,角膜恢复透明,不影响视力。虹膜睫状体炎是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术后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前葡萄膜炎反应。本组77眼均出现房水混浊;3眼前房有明显渗出,呈絮状,其中1眼出现纱膜样渗出贴于人工晶体前表面;经皮质类固醇静滴及局部滴眼,1周左右渗出逐渐吸收,视力增进。瞳孔夹持发生率不高,本组有1眼于术后6个月出现瞳孔夹持,出现晶体斜偏位及虹膜后粘连,经随访观察24个月晶体位置固定,无并发症发生。本组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生率为7.8%,5例经口服醋氮酰胺及滴0.5%噻吗心胺,眼压在2~5d内恢复正常;1例于术后3个月发生继发性青光眼,坚持长期滴用0.5%噻吗心胺,眼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后囊混浊9眼,占11.7%,其中7眼经YAG激光治疗切开后囊,视力得到恢复和提高,2眼为白内障高度近视性眼底改变、后巩膜葡萄肿、后囊混浊,经YAG激光治疗后视力无提高。
, http://www.100md.com
    3 讨 论

    在并发症中,后囊破裂多发生于术中注吸皮质时,本组有3例是由于注吸器吸住后囊或过于用力压迫后囊造成后囊破裂。因此注吸皮质时要密切注意后囊的环状或放射状反光,环状反光表明注吸器已压迫后囊,放射状反光表示注吸器已吸住后囊。常规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水肿混浊较为常见,是由于手术损伤了角膜上皮和内皮所致。手术中的不当操作,手术时间过长都易对角膜内皮细胞造成损伤。在损伤相同的情况下年龄越大角膜水肿恢复越慢,这可能与内皮细胞密度随年龄增长而减少有关[1]。故手术时要小心、快速、准确,减少不必要的操作及内皮损伤。因此术中应选用高质量的粘弹剂保护角膜,注意穿刺针勿进入基质,勿触及角膜内皮;角膜切口勿过小,避免晶体核娩出困难而顶压损伤角膜内皮;用注吸器时应防止残留皮质突然进入管口时吸住角膜;避免手术器械频繁进出前房;植入人工晶体时必须保持前房深度。本组3例出现角膜上皮大泡者,其中1例因角膜切口过小,娩核困难而损伤角膜内皮,2例因植入人工晶体时前房太浅而损伤角膜内皮。虹膜睫状体炎一般认为与残存过多皮质及手术中激惹虹膜有关。所以手术动作轻巧及尽可能冲吸净皮质甚为重要,手术器械进前房的次数越少、时间越短则术后反应越轻。作者体会用林格液明显好于生理盐水,冬天最好在术前加热到25℃左右,冲洗皮质时要尽量保持瞳孔散大,以彻底冲吸净虹膜后方的皮质。轻者常规治疗即可,重者采用地塞米松2.5mg球结膜下注射,每日1次,2~5d即可痊愈。出现渗出膜者应积极处理,除全身静脉滴注及结膜下注射皮质类固醇外,还应用短效散瞳剂,防止虹膜粘连及瞳孔区膜形成,但散瞳时最好让患者仰卧以免发生瞳孔夹持。瞳孔夹持的发生率不高,本组仅1例占1.30%。后囊混浊是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晚期的主要并发症,有报告达21%~25.7%,也有报告高达43%[2]。本组为11.7%,可能与本组将后囊周边混浊、未影响视力者除外有关。后囊混浊主要是前囊下晶体上皮细胞增生及逐渐纤维化的结果;术中机械损伤和残留过多的晶体皮质引起的葡萄膜炎性反应,也参与后囊混浊的形成。后囊混浊发生率与手术持续时间有关,手术时间越长混浊发生率越高。所以术中操作要轻柔,尽量少刺激虹膜并冲洗吸净皮质,术后较长时间应用皮质类固醇将有助于降低发生率。术后继发性青光眼主要是术后血-房水屏障的破坏,残留皮质及Healon等引起的眼内反应所致。经常规降眼压治疗后,眼压均在1周内恢复正常。术中冲洗吸净皮质及Healon,可减少术后炎症反应。
, http://www.100md.com
    角膜失代偿及眼内炎是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最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只有通过行角膜移植和玻璃体切除来恢复有用视力,严重者需行眼球摘除术。本组未发生此类并发症。

    为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行人工晶体植入术时手术动作要轻巧、准确,尽量冲吸净皮质;提倡囊袋内植入,使人工晶体处于最佳生理位置,避免人工晶体与葡萄膜组织接触,减少对眼组织的损伤;术后应及时、合理应用皮质类固醇

    [作者简介]王琳珍(1966-),女,山东威海人,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医院主治医师。

    [参考文献]

    [1]谢立信,袁南勇,李勤新.正常人角膜内皮细胞的内皮显微观察[J].中华眼科杂志,1985,29:346.

    [2]吴念祖,陆道炎,周绍荣.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远期随访[J].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92,12:193-4.

    [收稿日期]1999-11-24,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