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贴治疗小儿肠炎60例
作者:杜仕刚
单位:杜仕刚(湖北省宜昌县龙泉卫生院 443112)
关键词:小儿肠炎;中医药疗法;腹泻贴;疗效观察
湖北中医杂志000327 笔者自1998年8月~1999年9月,采用中药散剂外贴脐部治疗小儿肠炎6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60例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最小者3个月,年龄最大者2岁半,平均年龄8个半月;病程为1~30天。临床腹泻多为蛋花样或水样稀便,腹泻次数为6~20次/d不等。伴有不同程度发热者12例,呕吐者23例,脱水者20例。大便镜检大多正常或有少量白细胞或脂肪球。
2 治疗方法
药用干姜2份,肉桂2份,吴茱萸1份,共碾细末,装瓶密封备用。用时,先以生理盐水或温开水将脐部洗净擦干。将药粉置于脐内,压平,以填平脐窝为度,再用4cm×4cm胶布覆盖固定。1日换药1次。伴脱水者给予口服补液或静脉补液,一般无需其它治疗。
3 疗效评定及结果
用药5次后判定效果。
痊愈:大便恢复正常,症状体征消失;未愈:大便次数减少,症状体征减轻或无变化。结果:60例中,用药2次痊愈者11例,用药3次痊愈者19例,用药4次痊愈 23例,用药5次以上痊愈者5例,2例无效。治愈率为96.7%。
4 典型病例
王某,男,9个月。因腹泻1天10余次,黄色水样便,伴呕吐3次来诊。查:体温37.8℃,前囟2.5cm×3cm,平凹,双眼眶轻度下陷,哭时泪少,皮肤稍干燥,尿少,腹部稍饱满,叩诊鼓音。肠鸣音活跃。大便镜检稀水便,白细胞(+)、脂肪球()。诊为小儿肠炎伴轻度脱水。给予腹泻贴贴脐,同时给予口服补液。贴后2天,大便次数减至5次/d,3天后腹泻停止,症状体征消失。继用腹泻贴2次,大便恢复正常。
5 体会
小儿肠炎好发于夏秋季节,本病多为感受外邪、内伤饮食和脾胃虚弱所致,脾胃阳虚是本病发生的关键。《景岳全书.泄泻》篇云:“泄泻之本无不由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则水谷腐熟而化气化血,以行营卫,若饮食失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泻利作矣。”临床中,笔者根据幼儿皮肤柔嫩通透性强,挥发油药物敷于脐部易于吸收的特点,选用温中散寒之干姜、肉桂、吴茱萸为末贴于脐部,以温化脾胃之寒气,改善胃肠血液循环,促进胃液分泌及肠粘膜吸收功能,从而达到治疗小儿腹泻的目的。
敷药后6小时,患儿腹部不适感减轻,大多能安卧入睡,大便次数减少。为巩固疗效,腹泻停止后还须继续使用1~2次。但必须注意:使用贴剂后应给患儿定时喂食,食物宜清淡易消化,少食生冷,使肠胃功能尽快恢复正常。更换贴剂时应慢慢撕下胶布,不要损伤表皮,以免影响下一次用药。如对胶布过敏者,应停止使用。
收稿日期:1999-11-20, 百拇医药
单位:杜仕刚(湖北省宜昌县龙泉卫生院 443112)
关键词:小儿肠炎;中医药疗法;腹泻贴;疗效观察
湖北中医杂志000327 笔者自1998年8月~1999年9月,采用中药散剂外贴脐部治疗小儿肠炎6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60例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最小者3个月,年龄最大者2岁半,平均年龄8个半月;病程为1~30天。临床腹泻多为蛋花样或水样稀便,腹泻次数为6~20次/d不等。伴有不同程度发热者12例,呕吐者23例,脱水者20例。大便镜检大多正常或有少量白细胞或脂肪球。
2 治疗方法
药用干姜2份,肉桂2份,吴茱萸1份,共碾细末,装瓶密封备用。用时,先以生理盐水或温开水将脐部洗净擦干。将药粉置于脐内,压平,以填平脐窝为度,再用4cm×4cm胶布覆盖固定。1日换药1次。伴脱水者给予口服补液或静脉补液,一般无需其它治疗。
3 疗效评定及结果
用药5次后判定效果。
痊愈:大便恢复正常,症状体征消失;未愈:大便次数减少,症状体征减轻或无变化。结果:60例中,用药2次痊愈者11例,用药3次痊愈者19例,用药4次痊愈 23例,用药5次以上痊愈者5例,2例无效。治愈率为96.7%。
4 典型病例
王某,男,9个月。因腹泻1天10余次,黄色水样便,伴呕吐3次来诊。查:体温37.8℃,前囟2.5cm×3cm,平凹,双眼眶轻度下陷,哭时泪少,皮肤稍干燥,尿少,腹部稍饱满,叩诊鼓音。肠鸣音活跃。大便镜检稀水便,白细胞(+)、脂肪球()。诊为小儿肠炎伴轻度脱水。给予腹泻贴贴脐,同时给予口服补液。贴后2天,大便次数减至5次/d,3天后腹泻停止,症状体征消失。继用腹泻贴2次,大便恢复正常。
5 体会
小儿肠炎好发于夏秋季节,本病多为感受外邪、内伤饮食和脾胃虚弱所致,脾胃阳虚是本病发生的关键。《景岳全书.泄泻》篇云:“泄泻之本无不由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则水谷腐熟而化气化血,以行营卫,若饮食失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泻利作矣。”临床中,笔者根据幼儿皮肤柔嫩通透性强,挥发油药物敷于脐部易于吸收的特点,选用温中散寒之干姜、肉桂、吴茱萸为末贴于脐部,以温化脾胃之寒气,改善胃肠血液循环,促进胃液分泌及肠粘膜吸收功能,从而达到治疗小儿腹泻的目的。
敷药后6小时,患儿腹部不适感减轻,大多能安卧入睡,大便次数减少。为巩固疗效,腹泻停止后还须继续使用1~2次。但必须注意:使用贴剂后应给患儿定时喂食,食物宜清淡易消化,少食生冷,使肠胃功能尽快恢复正常。更换贴剂时应慢慢撕下胶布,不要损伤表皮,以免影响下一次用药。如对胶布过敏者,应停止使用。
收稿日期:1999-11-2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