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后静脉溶栓疗效观察
作者:赵玉萍 阿丽娅
单位:赵玉萍(铁路十八局中心医院心内科 天津,300350);阿丽娅(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干保科)
关键词: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000315 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可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挽救濒死的心肌,使坏死范围缩小,改善预后。对AMI的患者来说是一种积极的治疗措施。但对于心肺复苏(CPR)的患者来说,溶栓是否会增加并发症及死亡率,是临床医生一直关心的问题。笔者对21例CPR者(CPR组)与普通组溶栓治疗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普通溶栓组:AMI患者160例,平均年龄(54.8±17.2)岁。发病到溶栓的时间:≤6 h 152例;>6 h,但胸痛持续,且ST段仍抬高的放宽到9 h 8例。
CPR组:21例,男13例,女8例,平均年龄(47.9±14.3)岁。复苏前均已确诊为AMI。临床上有阿-斯综合征,心电监护示:心室颤动或缓慢性心律失常,根据需要,在给予电除颤及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胸外按压,多数在2~5 min心律失常纠正,停止按压,其中1例反复复苏达20 min。发病到溶栓均在3 h以内。
1.2 方法
CPR成功,且无CPR所致的损伤与普通溶栓组一样,分别给予r-tPA 10 mg静脉注射,然后50 mg和40 mg各分别静脉滴注1 h,链激酶或尿激酶150万u和200万u分别于30 min和60 min输入。两组数据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根据2 h内①胸痛基本消失;②出现心律失常;③心电图抬高的ST段回降>50%;④心肌酶学高峰前移,CPK≤16 h;CK-MB≤14 h指标间接判定溶栓再通,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再通率、死亡率及并发症比较 例(%) 组别
例数
再通
死亡
出血并发症
普通溶栓组
160
105(65.6)
11(6.8)
14(8.7)
CPR组
21
17(80.9)1)
01)
2(9.5)2)
与普通溶栓组比较,1)P<0.01,2)P>0.05
3 讨论
CPR组溶栓再通率高:原因之一可能是CPR组发病到溶栓的时间短。AMI多数在发病4 h内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其中主要是心室颤动。故入院即进行CPR的多数是在发病4 h内。给药前心肌缺血时间短,故溶栓成功率高。原因之二可能是CPR组相对年轻,青年患者动脉硬化程度轻,且以单支病变为主,此患者被认为是在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出现了血管痉挛,并由此触发了血栓形成。此时溶栓,血栓被溶解,血管痉挛被解除,故血管容易再通。
CPR前血液循环短时间中断,易激发凝血因子活跃,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此时溶栓治疗,不仅可改善心肌的血氧供应,而且可改善整个机体的血液循环,增强机体的应激能力。所以对进行过CPR,但无其他溶栓禁忌证的AMI患者应积极地进行溶栓治疗。
收稿 1999-03-29, 百拇医药
单位:赵玉萍(铁路十八局中心医院心内科 天津,300350);阿丽娅(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干保科)
关键词: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000315 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可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挽救濒死的心肌,使坏死范围缩小,改善预后。对AMI的患者来说是一种积极的治疗措施。但对于心肺复苏(CPR)的患者来说,溶栓是否会增加并发症及死亡率,是临床医生一直关心的问题。笔者对21例CPR者(CPR组)与普通组溶栓治疗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普通溶栓组:AMI患者160例,平均年龄(54.8±17.2)岁。发病到溶栓的时间:≤6 h 152例;>6 h,但胸痛持续,且ST段仍抬高的放宽到9 h 8例。
CPR组:21例,男13例,女8例,平均年龄(47.9±14.3)岁。复苏前均已确诊为AMI。临床上有阿-斯综合征,心电监护示:心室颤动或缓慢性心律失常,根据需要,在给予电除颤及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胸外按压,多数在2~5 min心律失常纠正,停止按压,其中1例反复复苏达20 min。发病到溶栓均在3 h以内。
1.2 方法
CPR成功,且无CPR所致的损伤与普通溶栓组一样,分别给予r-tPA 10 mg静脉注射,然后50 mg和40 mg各分别静脉滴注1 h,链激酶或尿激酶150万u和200万u分别于30 min和60 min输入。两组数据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根据2 h内①胸痛基本消失;②出现心律失常;③心电图抬高的ST段回降>50%;④心肌酶学高峰前移,CPK≤16 h;CK-MB≤14 h指标间接判定溶栓再通,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再通率、死亡率及并发症比较 例(%) 组别
例数
再通
死亡
出血并发症
普通溶栓组
160
105(65.6)
11(6.8)
14(8.7)
CPR组
21
17(80.9)1)
01)
2(9.5)2)
与普通溶栓组比较,1)P<0.01,2)P>0.05
3 讨论
CPR组溶栓再通率高:原因之一可能是CPR组发病到溶栓的时间短。AMI多数在发病4 h内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其中主要是心室颤动。故入院即进行CPR的多数是在发病4 h内。给药前心肌缺血时间短,故溶栓成功率高。原因之二可能是CPR组相对年轻,青年患者动脉硬化程度轻,且以单支病变为主,此患者被认为是在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出现了血管痉挛,并由此触发了血栓形成。此时溶栓,血栓被溶解,血管痉挛被解除,故血管容易再通。
CPR前血液循环短时间中断,易激发凝血因子活跃,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此时溶栓治疗,不仅可改善心肌的血氧供应,而且可改善整个机体的血液循环,增强机体的应激能力。所以对进行过CPR,但无其他溶栓禁忌证的AMI患者应积极地进行溶栓治疗。
收稿 1999-03-29,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