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重庆医学》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35040
康络素,丹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重庆医学》 2000年第3期
     作者:周泽芳 涂珍碧 段莉

    单位:(重庆市第八人民医院 400015)

    关键词:

    重庆医学000350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高达60%~90%[1,2],发病机制复杂,目前无特效治疗方法。本文用康络素、复方丹参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40例,有较肯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40例全部符合WHO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根据病史、神经系统体征,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证实为周围神经病变;排除了维生素B12缺乏、旁肿瘤性神经病变、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变,以及药物、中毒所致的周围神经病变。40例患者中Ⅰ型糖尿病5例,Ⅱ型糖尿病35例;男15例,女25例;平均年龄51.5±9.2岁(21~65岁);糖尿病平均病程12.5±4.2年(1.5~20年)。根据Thomas Pk的分类标准[3],本组40例属高血糖性神经病变13例,对称性多神经病变15例,局灶性肢体神经病变12例。周围神经病变病程3月以内的10例,3月~1年的18例,1年以上12例。
, 百拇医药
    1.2 方法 糖尿病的治疗方案不变。40例患者均肌肉注射康络素20mg,同时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30ml,均为每日1次,20次为1疗程;共2疗程。所有病例治疗前后记录症状、体征;作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检查;上下肢分别选用正中神经和胫后神经,测定末端感觉传导速度(SCV)。

    1.3 疗效判定 痊愈:自觉症状及神经系统体征消失,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恢复正常;显效:自觉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增加;有效:自觉症状及体征稍有改善,神经传导速度稍有增加;无效:症状、体征、神经传导速度无改善。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显著性水准a=0.05。

    2 结果

    2.1 40例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58%,但以高血糖性效果最佳有效率为84.6%(表1)
, 百拇医药
    表1 周围神经病变类型与疗效的比较(N,%) 类型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高血糖性

    6(46.2)

    2(15.4)

    3(23.1)

    2(15.4)

    11(84.6)
, 百拇医药
    对称性

    1(6.7)

    2(13.3)

    3(20.1)

    9(60)

    6(40)

    局灶性

    1(8.3)

    2(16.6)

    3(24.9)

    6(50)

    6(50)

    2.2 三种类型的周围神经病变治疗后SCV均有明显改善,仍以高血糖性改善最明显(P<0.01),表2所示)。表2 不同类型周围神经病变治疗前后SCV的变化(X±S)
, 百拇医药
    高血糖性(N=13)

    多发性(N=15)

    局灶性(N=12)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后

    治疗后

    指-腕

    40.6±1.65
, 百拇医药
    45.42±1.83**

    34.64±1.7

    36.31±2.22**

    35.98±1.21

    38.76±2.96*

    踝-踝

    26.11±2.70

    40.77±2.92**

    28.48±2.22

    31.273.87*
, 百拇医药
    30.39±2.55

    32.90±2.46*

    **:治疗前比较P<0.01 *:与治疗前比较P<0.05 :单位为米/秒

    2.3 疗效与病程有关,病程三月以内者总有效率为100%,治疗后SCV有明显改善,P<0.01;而病程一年以上者总有效率为16.7%;治疗后SCV的变化无显著改变P>0.05(见表3、4)。

    表3 周围神经病变的病程与疗效的比较(N,%) 病程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 百拇医药
    总有效率

    3月内

    6(60)

    2(20)

    2(20)

    0

    10(100)

    3月-1年

    2(11.1)

    3(16.7)

    6(33.3)

    7(38.9)

    11(61.1)
, 百拇医药
    1年以上

    0

    1(8.3)

    1(8.3)

    10(83.3)

    2(16.7)

    表4 不同病程周围神经病变治疗前后SCV的变化(X±S)

    3月内(N=10)

    3月-1年N(=18)

    

    1年以上(N-12)
, 百拇医药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指-腕

    40.44±1.41

    45.74±1.49**

    35.18±2.02
, http://www.100md.com
    37.01±2.79*

    35.06±1.93

    36.87±2.99

    趾-踝

    39.07±2.16

    44.25±1.92**

    34.10±1.98

    37.14±2.21*

    26.39±1.45

    27.06±1.56
, 百拇医药
    **:与治疗前比较P<0.01 *:与治疗前比较P<0.05 △:与治疗前比较P>0.05 △:单位为米/秒3 讨论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机制迄今为止未完全阐明,可能与代谢的异常、血管损害、免疫、应激等因素有关,与前二者的关系较大[4]。组织中葡萄糖增加,激活醛糖还原酶,使神经组织中山梨醇和果糖大量沉积,细胞内渗透压增高,引起神经细胞肿胀及纤维变性[5]。糖尿病时神经组织的血流量和含氧量均减少,神经缺血是导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重要因素[6]。糖尿病人血液呈现高凝和高粘状态,使神经微血管的血流减慢,诱发血栓,加重神经组织的缺血缺氧[7]。糖尿病患者神经元胞体的神经生长因子(NGF)减少,引起神经元功能紊乱[7]。高血糖性神经病变,由于葡萄糖无氧酵解过程增强,对缺血传导衰竭的耐受性增加,并无髓鞘损害及末端轴突萎缩性病变[3]。故早期治疗,多数病例神经传导速度可恢复正常。对称性、局灶性神经病变,多数可能具有缺血的基础,随病程进展可产生远端轴突萎缩性病变;多灶性的近端神经病变可积累起来造成类似远端对称性弥漫性神经病变[3]。这些病变一旦产生多为不可逆的。
, 百拇医药
    国外文献报道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是诊断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最灵敏的参数[8];下肢远端感觉传导速度测定比上肢远端感觉传导速度测定更灵敏[9];可用作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诊断。

    康络素是外源性的神经节苷脂,存在于哺乳类神经元细胞的胞膜中;能平稳的进入细胞膜,活化细胞膜上钠钾ATP酶,从而促进神经元的生长、分化和再生过程。复方丹参能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血液流变学,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从而改善神经缺血。[7]故两药合用,可增强疗效。本研究表明康络素与复方丹参对各种类型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均取得较好疗效,早期治疗效果尤佳。对于糖尿病患者应早期发现周围神经病变,及时治疗,以取得满意效果。

    参考文献

    1,Yagihashi S.Pathology and pathogenrtil mechanism of cliubtil neuropathy.Diabetes lletad Kel,1995,11:193
, 百拇医药
    2,吴东红,等.哈尔滨药,1998,18(2):23

    3,Thams PK Dtabetes,1997,46(supple 2):54

    4,匡世纯,等.糖尿病性神经障碍,武汉医学杂志,19981 .2:63

    5,叶学和,等.新医学,1994,25(6):329

    6,stvens EJ Diabetologin,1994,36:48

    7,廖立新.医学综述,1997,3(10):454

    8,汤晓芙,等.多发性神经病实用肌电图学.第一版.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35

    9,郑白蒂,等.糖尿病神经病变.中华内科杂志,1982,21:157.,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