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东医学》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37233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http://www.100md.com 《广东医学》 2000年第3期
     作者:蔡晓华 王瑛 彭承端

    单位:(广东省普宁市人民医院儿科515300)

    关键词:甲基强的松龙;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广东医学000341

    【摘要】 目的 探索更有效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治疗方案。方法 通过单一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与常规强的松治疗ITP的对照研究。结果 治疗组33例,显效率79%,对照组32例,显效率38%,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单一大剂量MP冲击治疗ITP对迅速减轻出血症状,提升血小板计数,提高疗效有明显效果。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出血性疾病,轻度ITP不经治疗也多能自行恢复,中度以上则需治疗;而重度患者当血小板<25×109/L时,可导致严重出血,危及生命。1996年10月至1999年7月,我们采用单一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冲击治疗小儿ITP 33例,达到简化治疗过程,提高了疗效,现报道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5例ITP患儿均为住院患者,诊断均符合1986年杭州会议制定的标准[1],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男20例,女13例;急性型24例,慢性型9例;年龄0.1~6岁,平均2.5岁;病前1~3周有感冒病史12例,腹泻病史5例,其余无明显前驱症状。对照组32例。男18例,女14例;急性型21例,慢性型11例;年龄0.3~5.5岁,平均2.7岁;病前1~3周有感冒病史者10例,腹泻病史6例。两组患儿均表现有皮肤、粘膜出血。入院时行血小板计数及病毒学检查,结果见表1。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具可比性。治疗组有27例在入院前接受过强的松或丙球治疗,但效果欠佳。

    1.2 方法 入院后立即常规予止血治疗,有重度贫血或严重出血者予吸氧及输血等支持治疗;有合并感染的予抗生素等抗感染治疗。治疗组用MP 30 mg/(kg*d),最大量<1 g/d,加入100 g/L葡萄糖液250 ml中于1 h内静滴完,1次/d,连用3次为一疗程。如果近1周曾用过激素者,则连用MP 2 d为一疗程,剂量同上,必要时可相隔2周后再用一疗程。一般不超过3个疗程。每疗程冲击后不口服强的松。对照组口服常规剂量强的松为2 mg/(kg*d),约2周后减量;或地塞米松0.25 mg/(kg*d),静滴3~7 d后改强的松口服。疗程1个月左右。对部分慢性型患儿,疗程可延长。
, 百拇医药
    1.3 疗效标准 按第2届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判断。显效:血小板计数>100×109/L出血症状停止;良效:血小板计数为(50~100)×109/L出血症状停止;进步:血小板计数有所上升,出血症状改善;无效:血小板计数及出血症状均无改善。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出血停止时间及血小板达正常值时间 见表2。治疗组较对照组止血时间明显缩短(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在血小板达正常值所需时间,治疗组与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 两组疗效 见表3。

    表1 入院时血小板计数及病毒学检验结果 例(%)

    血小板计数(×109/L)
, http://www.100md.com
    病毒学检验

    ~50

    ~20

    ~10

    EBV-IgA(+)

    RV-IgM(+)

    CMV-IgM(+)

    治疗组

    9(27)

    13(39)

    11(33)

    8(24)

, 百拇医药     2(6)

    4(12)

    对照组

    10(31)

    13(41)

    9(28)

    5(16)

    3(9)

    3(9)

    表2 两组治疗后出血症状控制时间与

    血小板升高情况比较 (±s)d 组别
, http://www.100md.com
    出血症状控制时间

    血小板达正常时间

    治疗组

    4.9±3.7**

    6.3±5.5*

    对照组

    8.64±4.5

    9.73±7.6

    两组比较: *t2=2.09,P<0.05;**t1=3.67,P<0.01表3 两种治疗方案疗效比较 例(%) 组别

    显效
, http://www.100md.com
    良效

    进步

    无效

    治疗组

    26(79)

    4(12)

    2(6)

    1(3)

    对照组

    12(38)

    13(41)

    6(19)

    1(3)
, http://www.100md.com
    Uc=2.32, 0.01
    2.3 副作用 治疗组有4例在冲击过程中出现失眠或食欲不振,经停药后及加用胃蛋白酶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对照组有7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柯兴氏综合征,有5例出现腹痛,食欲不振,3例出现过头痛、高血压。

    2.4 随访结果 在1 a的随访中,治疗组有4例复发,复发率12%,对照组有5例复发,复发率16%,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3 讨论

    ITP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本病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一种。发生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是由于机体对血小板相关抗原发生免疫反应,产生抗血小板抗体,该抗体使血小板致敏以致血小板在单核-巨噬系统被过早破坏,另外发现约80%的患儿病前有病毒感染史,因而考虑ITP与病毒感染有关[2]。有学者认为与 EB病毒,CMV及HPVB19等19余种DNA和(或)RNA病毒有关[3]。而本文患儿病前有感冒病史共22例,腹泻病史11例,EBV-IgA(+)13例,RV-IgM(+)5例,CMV-IgM(+)7例,均支持这一观点。
, http://www.100md.com
    目前在治疗方面,国内仍提倡应用强的松常规治疗。但强的松治疗存在不可忽视的缺点:①治疗有效率低,约50%。②长期激素治疗可以引发许多严重的副作用。如胃十二指肠溃疡及穿孔、肥胖、水钠潴留、高血压、高血糖等。③血小板在应用强的松过程中上升不稳定,长期应用反而抑制血小板生成。且激素减量过程可以再次复发。

    大剂量丙球静脉滴注,可以短时间内快速提升血小板计数。但由于其作用时间短暂、易复发、价格昂贵,且属于血清制品,其应用及推广受到一定限制。

    近年来,MP作为一种强免疫抑制剂已广泛应用于ITP治疗,但治疗方案各异。郭瑞官等[4]报道大剂量MP治疗慢性ITP患儿,血小板在1~4 d恢复正常,出血症状也可在2~3 d消失,并继服硫唑嘌呤作为后期强化治疗,取得了明显疗效,且在应用大剂量MP过程中无明显副作用。有报道小剂量MP治疗小儿急性重症ITP,全部病例7 d治愈,但对慢性型患儿疗效不满意[5]。本文应用单一大剂量MP冲击治疗小儿ITP,在出血症状控制及血小板达正常值所需时间方面均较对照组有明显缩短;近期显效率79%,明显高于对照组显效率38%(P<0.05)。且未发现明显副作用。在之后的1 a随访中,复发率12%,较文献报道低[6]。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应用单一大剂量MP冲击治疗小儿ITP疗效肯定,疗程短,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而对于反复发作的慢性ITP患儿在大剂量MP冲击后可加用细胞代谢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等治疗。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张之南. 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45

    [2]诸福棠. 实用儿科学. 第6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1754

    [3]Kaplanc, Morinet F, Cartron J, et al. Virus induced autaimmune thrombocytopenia and neutropenia. Semin Hematol, 1992,29:34

    [4]郭瑞官. 大剂量甲基泼尼龙治疗小儿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中华血液学杂志,1993,14(8):428

    [5]陈育红. 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广东医学,1996. 17(10):685

    [6]阎树旭. 中剂量甲基泼尼龙冲击合并泼尼松维持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中华血液学杂志,1997,18(3): 159

    (收稿日期:1999-10-11),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