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东医学》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37245
血清一氧化氮检测在肾病诊断中的意义
http://www.100md.com 《广东医学》 2000年第3期
     作者:曾运红 袁汉尧

    单位:(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524001)

    关键词:一氧化氮;肾病

    广东医学000325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中一氧化氮(NO)水平与各种肾病的关系,同时测定肾病患者血清尿素氮(BUN)、血尿酸(UA)、血肌酐(Scr)水平,了解其变化与血清NO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测定72例肾病患者和40例正常人的NO,BUN,UA、Scr水平。结果 肾病患者的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NO水平与BUN,UA,Scr水平呈正相关,即BUN,UA,Scr水平越高,NO水平也越高。结论 血清中的NO在肾损害中起重要作用,与肾损伤的程度密切相关,并可将NO作为观察肾病病情的一项有价值的指标。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的分子结构具有不配对电子,它是一种自由基,也是难溶于水的气体,是由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 oxide sythase, NOS)催化L-精氨酸(L-Arg),在NADPH和O2的参与下形成的,NO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活性作用[1~2],甚至认为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概念的神经递质。也有研究表明NO可能就是血管内皮舒张因子(endothelium-derived relaxing factor, EDRF)[3],其异常与临床多种疾病的发生及发展有关[4~6],对此,已有不少的专题报道,但与肾脏疾病的关系如何鲜见报道。本文检测了72例各种肾病患者的NO,BUN,UA,Scr,旨在探讨NO与各种肾病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住院或门诊肾病患者72例,其中男47例,女25例;年龄17~70岁。全部病例均符合肾病诊断标准。对照组为广东医学院学生和教工体检健康者,男24例,女16例;年龄18~60岁。

    1.2 方法 ①标本采集:所有受检者均于清晨空腹取静脉血2 ml,分离血清保存于-20℃以下的冰箱内,并于1个月内测定。②测定方法:NO检测用硝酸还原法,BUN,UA用酶法,Scr用苦味酸法,试剂盒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严格按说明书操作,检测仪器用岛津CL-72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 百拇医药
    2.1 72例患者和对照组的NO和BUN,UA,Scr测定结果比较 见表1。72例各种肾病患者中有52例其血清NO水平是增高的,总发生率71%,其中肾功能衰竭(含尿毒症)发生率最高,为9/10(90%);其次为肾病综合征患者10/13(77%);糖尿病肾病19/25(73%);其他肾病6/10(60%);最低是慢性肾炎,仅为8/14(57%),而正常对照组其血清NO水平增高的发生率仅5%。

    2.2 NO水平与各种肾病患者的BUN,UA,Scr水平关系 呈正相关,r=0.673,P<0.05,即BUN,UA,Scr水平越高时,NO有相应增高的趋势。

    表1 各种肾病患者与对照组血清BUN,UA,Scr,NO的测定值

    例数

    BUN

    (mmol/L)
, 百拇医药
    UA

    (μmol/L)

    Scr

    (μmol/L)

    NO

    (μmol/L)

    对照组

    40

    3.4±1.5

    237.3±45.8

    78.6±13.5

    70.6±15.2

, 百拇医药     肾功能衰竭

    10

    47.8±18.1

    777.0±266.1

    953.5±281.6

    167.7±45.2**

    肾病综合征

    13

    13.9±6.4

    456.6±189.1

    182.2±58.4

, 百拇医药     143.9±57.7**

    慢性肾炎

    14

    12.6±3.8

    324.9±133.1

    116.0±49.8

    130.2±60.3**

    糖尿病肾病

    25

    6.7±1.9

    254.3±178.3

    129.4±55.5
, 百拇医药
    111.4±25.1**

    其他肾病

    10

    10.4±3.7

    391.4±98.6

    122.9±25.1

    95.8±22.6*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 含尿毒症病例

    3 讨论

    NO是近年发现的一种血管内皮细胞松弛因子,是除氧自由基外又一重要的自由基。当体内的NO生成失衡,NO积蓄过多时易诱发疾病。在多种炎症中,NO是升高的,而NO的产生过度可能是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重要介质[4],其主要原因是NO不但具有细胞毒作用,而且可能有病理性血管扩张和组织损伤的生物活性。
, http://www.100md.com
    肾脏病变时,肾的排泄功能障碍,引起钠水潴留,代谢功能紊乱,出现酸碱失衡,血液中的尿素、肌酐等含氮物质在肾内积蓄,造成肾血流减少,肾小管变性、坏死、脱落等炎症改变,进而由脂多糖、IL-1、IFr等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合成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由NOS再分解L-Arg生成大量的NO。NO的炎症作用、细胞毒性作用、病理性血管扩张和组织损伤的生物活性作用又加重肾小球的损害。此外,NO还可介导免疫复合物沉积导致自身免疫组织损伤[5]。以上种种,都可导致肾脏病变的加重。本研究提示,72例肾脏病患者的血清NO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说明各种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可能与NO的产生过多有关,这一点与国外学者在增殖性肾炎、实验性肾毒性肾炎、原位免疫复合物性肾炎等的发病过程中都有大量的NO生成的报道一致。而从NO水平增高程度与肾功能衰竭的程度相关这一点来看,NO可能在肾损害中起重要的作用甚至与肾脏损伤的程度密切相关,但并非为特异性指标。是否与其预后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 http://www.100md.com
    [1]Moncade S, Higgs A. The L-arginine-nitric oxide pathway. New Engl J Med, 1993, 329: 2002

    [2]王曾礼.左旋精氨酸-一氧化氮途径与临床.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4, 21(12):507

    [3]王逸民.一氧化氮的生物医学.临床检验杂志,1998, 16(1): 60

    [4]胡 敏,姚伟星.一氧化氮的病理生理作用.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1995,17(2):58

    [5]蒋 波,楚王渚.一氧化氮与炎症.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1998, 18(1):44

    (收稿日期:1999-10-2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