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40283
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内膜增殖症及内膜癌诊断的探讨
http://www.100md.com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
     作者:尚存莲 赵春艳

    单位:关铮(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北京 100853);尚存莲(承德钢铁职工医院妇科,河北 1067000);赵春艳(哈尔滨242医院妇科,哈尔滨 150066)

    关键词:宫腔镜检查;子宫内膜增殖症;子宫内膜癌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000327 中图号:R711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5-1139(2000)0-0164-01

    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 AUB)是妇科门、急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约占妇科门诊患者的 14%~20%。宫腔镜在判定导致AUB的不同病因时,是否匀有较高的敏感性?目前国内文献尚未报道,笔者就此进行探讨。
, http://www.100md.com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987 年 10 月 ~ 1998 年 6 月,在我院进行宫腔镜检查患者共 665 例,年龄 22~71 岁。其中AUB患者 314 例。表现为月经过多、月经频发或子宫不规则出血等。

    1.2 器械 全景式硬管型宫腔镜,以 5% 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膨宫。

    1.3 方法 月经干净 3~7 d 检查,AUB者则在阴道出血减少时。镜检后常规刮宫,对可疑区域定位取材。刮出组织全部送病检。

    2 结果

    2.1 314 例AUB宫腔镜诊断与组织病理学结果 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敏感性为 96.15% (50/52);粘膜下子宫肌瘤 85.71% (6/7);子宫内膜增殖 60.94% (39/64);子宫内膜癌 60% (6/10)。
, http://www.100md.com
    2.2 宫腔镜检查发现异常与组织病理结果比较 宫腔镜诊断腔内异常病变的敏感性为 80.51%,特异性为 81.51%,异常预测值 87.71%,正常预测值 71.85%。

    3 讨论

    3.1 宫腔内“息肉样病变” 子宫内膜增殖症可呈多发性息肉样形态,子宫内膜癌也可以息肉样方式生长。本组 82 例宫腔镜诊断的息肉样病变中,18 例病理诊断虽为分泌期或增生期子宫内膜,但术者认为镜检时病灶形态明确,仅仅是因刮宫取材时破坏了病变的大体结构,送检标本只是一些组织碎片,而使病理医生无法据此做出正确诊断。所以,此时的病理结果只能仅供参考。本组资料显示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敏感性为 96.15%,特异性为 87.79%。

    3.2 子宫内膜增殖症 在经病理证实的 64 例患者中,宫腔镜诊断息肉者 12 例,增殖症 39 例,其余均被误诊。敏感性仅为 60.94%,略高于美国 Ben-Yehuda的观察结果(敏感性为 52%)。该症特征是局部增生过长,内膜肥厚呈单个或多发性息肉样形式。因宫腔镜放大倍数明显低于显微镜,只能对病灶表面进行观察,不可能分辨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对局部肥厚的内膜有时很难与高分化腺癌区分。所以,宫腔镜考虑是内膜增殖症时,应多处取材送检,以防漏诊。
, http://www.100md.com
    3.3 子宫粘膜下肌瘤 尽管本组 34 例中仅有 7 例病理(子宫切除或粘膜下肌瘤摘除术)证实,其余 27 例因未手术治疗无法寻求病理支持。但作者以为此时的判定标准还可以参照B超结果。尽管经腹超声对直径<1 cm 的肿物敏感性较低,但诊断子宫肌瘤的准确率仍可达 95% 以上。本组检查二者的符合率为 85.29%。

    3.4 子宫内膜癌 在 10 例经病理证实为内膜癌的患者中,仅有 6 例宫腔镜诊断明确,其敏感性为 60%。宫腔镜在发现病灶、观察形态及判断有无颈管浸润等方面虽然具有一目了然、准确定位的优点,但它较难判断早期高分化腺癌的微小病灶,最后诊断还应以组织病理学为准。

    总之,宫腔镜检查AUB,对诊断和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及粘膜下肌瘤的作用已不容置疑。但对诊断子宫内膜增殖症及内膜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尚有争议。

    作者简介:关铮(1958-),女(回族),北京市人,1982年首都医科大学毕业,1992年军医进修学院硕士毕业,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发表论文 9 篇,曾任《现代自身免疫学疾病》副主编。电话:(010)66937254

    收稿日期:1999-12-06; 修回日期:2000-01-04,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