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40535
下咽癌切除术后的肠内营养
http://www.100md.com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2000年第3期
     作者:仲秀荣 刘美红

    单位:仲秀荣(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50012);刘美红(济南市传染病医院)

    关键词:咽肿瘤;外科手术,耳鼻喉;肠营养

    山东医大基础医学院学报000330 中图分类号 R 739.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8202(2000)03-0187-02

    下咽癌患者就诊时,病变多至晚期,手术 治疗侵及食道入口的下咽癌,临床现多采用切除肿瘤后自颈部行食道剥脱、胃上提、咽胃吻 合术。术后用胃管负压吸引,减少胃液返流,由十二指肠营养管提供营养,以促进吻合口一期 愈合。1998年我们临床治疗3例,效果良好。现将下咽癌切除术后的肠内营养方法报告如下。

    1 肠内营养方法
, http://www.100md.com
    1.1 术前准备 (1)向患者详细说明术后 饮食模式的改变,使患者了解术后自鼻腔插入两根导管的用途,以充分认识术后补充营养的重 要性,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2)准备16号硅胶胃管及80cm长、直径36mm的硅胶软管各1根 ,以及胃负压引流袋、鼻饲营养注射器;(3)术前 检测血生化各项指标,以便术后对照。

    1.2 插管方法 (1)术中将十二指肠营养管经胃 管下端第2孔插入胃管中,用丝线将两根管子系在一起,经一侧鼻腔插入至咽部;(2)切除下咽 及食道上段肿瘤,行食道剥脱术后,将胃上提至颈部,在胃最高点与下咽双层吻合,同时经吻合 口将胃管及十二指肠营养管经胃插入十二指肠,拆开所系丝线后分离两管,将胃管提升至胃内 ;(3)将胃管及十二指肠营养管上端经咽腔由前鼻孔引出,分别固定在鼻前庭,必要时缝合在鼻 前庭皮肤上,以防导管从胃肠中脱出,并保持管腔通畅。

    1.3 术后护理 (1)保证胃管及 十二指肠营养管固定良好,每天更换鼻部固定胶布2次,以防脱管;(2)胃上提至咽部后,易出现 胃液返流,侵蚀伤口而出现咽瘘,须将胃管接负压引流袋,以引流胃液,保证伤口一期愈合,每 天记录胃内引流液的颜色及量和更换引流袋;(3)一般术后2、3d肠蠕动恢复,肠鸣音出现,先 经十二指肠营养管注入温热无菌生理盐水30ml,胃内无不适感后,次日开始滴入安素,胃管持 续负压引流胃液;(4)肠内营养开始后的第1天将配制好的10%安素500ml(安素盒内专用勺7勺) 加温后用输液器向十二指肠营养管内缓慢滴入,10~15滴/min,滴速不宜过快,以避免出现腹 胀、腹泻。连续应用2d未出现异常反应,可逐渐增加容量及剂量,5、6d时可增为20%的浓度20 00ml持续24h滴入,直至颈部伤口愈合后改为胃管内注入匀浆饭;(5)胃上提后呈细长状,注入 匀浆饭时不能超过100ml,根据患者纳入后的感觉逐渐增加鼻饲量。
, 百拇医药
    2 讨 论

    2.1 下咽癌侵及食道上段切除术后的患者系颈、腹联合切口,手术创伤大 ,术后恢复慢 ,体能消耗严重。用鼻饲胃管引流胃液,十二指肠营养供给肠内营养,其优点是(1)可防止胃液 返流,减少胃酸对吻合口组织的侵蚀、破坏,促进伤口一期愈合,本组3例均未出现咽瘘;(2)患 者体能恢复较快,肠鸣音出现后即提供肠内营养及热量,本组3例出院时体重与术前比较无 明 显改变;(3)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

    2.2 减少胃肠道副作用 肠内营养所用要素 溶液从小容量、低浓度开始,逐渐增至最佳需要量,即20%浓度2000ml。配制时应尽量减少污 染,每次配制500ml,用完后再配制,以预防腹泻。

    2.3 定期复查血生化各项指标,观察有 无腹胀、腹泻等并发症的发生。

    2.4 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在鼻面部妥善固定导管并保 持管腔通畅,以防脱管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

    (收稿日期 1999-09-15),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