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性恐怖症1例报告
作者:解克平
单位:解克平(255120 山东淄博市第五医院)
关键词: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000325 对异性产生不合理的恐惧为特征的神经症性障碍,权且谓之异性恐怖症。作者曾诊治1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21岁,大专学历,见男性恐惧,回避已14年,患者自述生性胆小,任性,依赖性较大,受父母溺爱。幼年时与父母同居一室。于7岁时,某一夜晚,见其父母作爱,心中惶然。3日后又见其父动作粗犷与其母发生两性关系。而十分恐惧,惧怕其父的性行为,憎恶其父赤身露体的形象。此后,一见其父便十分害怕、紧张、出汗、心悸,常偎随其母左右。饮食起居与其父总保持一定距离。不与其父交谈,如同陌人。尽管以后与其父母分居二室,其对父的态度与情绪依然如故。入学后对男性恐惧与紧张的心情有增无减。从不与男生同桌相邻、并肩同行、对目而视。见男同学便紧张恐惧,心悸、出汗、回避。男教师授课时,能低眉聆听,却从不以目正视,亦不愿接受男老师的个别辅导。但与女性相处,自然而活跃。被称为“小封建”。工作后仍只与女性交往,见男同事恐惧,紧张,出汗,心悸,不相往来。科室领导系一男性。鉴于上下级关系,患者多次鼓起勇气与领导进行业务接触,但总是紧张,出汗,心慌,恐惧。自己也知道不该回避,但不能自制。为此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十分苦恼。
来诊后给予认知性分析,并作解释性心理治疗,对其指出其病症的心理根源,一是性格有缺陷(胆小、任性等);二是由于当时年幼,缺乏性心理知识,处在父母性行为的境遇中,产生了恐怖心理,引伸出对男性的恐惧、厌恶的歪曲信念。故鼓励患者在学习性心理卫生知识的基础上,在理论上摒弃这种歪曲的“男性可恶”的信念。并嘱咐患者面对现实,树立病症能治愈的信心。教其先从改善与其父亲的关系开始,然后有意识的逐渐主动在工作中、生活上接触男性职工,建立正常的上下级关系及同仁关系。并给予氟西汀治疗,每日服20mg。2周后复诊,患者情绪良好,能与父亲和睦相处,谈话自如。并能主动向领导(男性)请示汇报工作,渐无难色。再予以鼓励。于治疗1月后患者已能与所有男同事进行正常的工作交往,礼仪相待。治疗2月后患者已能与异性一起参加文体活动,异性恐怖症已基本消失。
讨论:本病例起因有二,一则是其本人自幼胆小怕事,好依赖母亲,任性的个性缺陷;二则是多次见到其父母性交的情景,由于年幼无性知识而产生恐惧心理,逐渐发展成对异性的恐怖症。作者通过认知分析,解释性心理治疗,及暴露脱敏等行为疗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近来有人认为恐怖症与CNS中的单胺能神经元功能不足有关。作者给予5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氟西汀(20mg/d)以辅助心理治疗,更有利于消除恐怖性症状。故与心理治疗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
收稿:1999-05-10, 百拇医药
单位:解克平(255120 山东淄博市第五医院)
关键词: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000325 对异性产生不合理的恐惧为特征的神经症性障碍,权且谓之异性恐怖症。作者曾诊治1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21岁,大专学历,见男性恐惧,回避已14年,患者自述生性胆小,任性,依赖性较大,受父母溺爱。幼年时与父母同居一室。于7岁时,某一夜晚,见其父母作爱,心中惶然。3日后又见其父动作粗犷与其母发生两性关系。而十分恐惧,惧怕其父的性行为,憎恶其父赤身露体的形象。此后,一见其父便十分害怕、紧张、出汗、心悸,常偎随其母左右。饮食起居与其父总保持一定距离。不与其父交谈,如同陌人。尽管以后与其父母分居二室,其对父的态度与情绪依然如故。入学后对男性恐惧与紧张的心情有增无减。从不与男生同桌相邻、并肩同行、对目而视。见男同学便紧张恐惧,心悸、出汗、回避。男教师授课时,能低眉聆听,却从不以目正视,亦不愿接受男老师的个别辅导。但与女性相处,自然而活跃。被称为“小封建”。工作后仍只与女性交往,见男同事恐惧,紧张,出汗,心悸,不相往来。科室领导系一男性。鉴于上下级关系,患者多次鼓起勇气与领导进行业务接触,但总是紧张,出汗,心慌,恐惧。自己也知道不该回避,但不能自制。为此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十分苦恼。
来诊后给予认知性分析,并作解释性心理治疗,对其指出其病症的心理根源,一是性格有缺陷(胆小、任性等);二是由于当时年幼,缺乏性心理知识,处在父母性行为的境遇中,产生了恐怖心理,引伸出对男性的恐惧、厌恶的歪曲信念。故鼓励患者在学习性心理卫生知识的基础上,在理论上摒弃这种歪曲的“男性可恶”的信念。并嘱咐患者面对现实,树立病症能治愈的信心。教其先从改善与其父亲的关系开始,然后有意识的逐渐主动在工作中、生活上接触男性职工,建立正常的上下级关系及同仁关系。并给予氟西汀治疗,每日服20mg。2周后复诊,患者情绪良好,能与父亲和睦相处,谈话自如。并能主动向领导(男性)请示汇报工作,渐无难色。再予以鼓励。于治疗1月后患者已能与所有男同事进行正常的工作交往,礼仪相待。治疗2月后患者已能与异性一起参加文体活动,异性恐怖症已基本消失。
讨论:本病例起因有二,一则是其本人自幼胆小怕事,好依赖母亲,任性的个性缺陷;二则是多次见到其父母性交的情景,由于年幼无性知识而产生恐惧心理,逐渐发展成对异性的恐怖症。作者通过认知分析,解释性心理治疗,及暴露脱敏等行为疗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近来有人认为恐怖症与CNS中的单胺能神经元功能不足有关。作者给予5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氟西汀(20mg/d)以辅助心理治疗,更有利于消除恐怖性症状。故与心理治疗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
收稿:1999-05-1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