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46810
心脏肿瘤的临床和超声诊断——附23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00年第3期
     作者:张文荣

    单位:张文荣(厦门市思明区人民医院,福建省厦门市,361003)

    关键词:

    心血管病康复医学杂志000338

    心脏肿瘤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其诊断极为困难,多数被误诊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心包炎、先天性心脏病等。又因继发性心脏肿瘤的发病率较低,而被临床忽视 。本文报道23例超声心动图诊断的心脏肿瘤,其中原发性14例,继发性9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20例。

    1 资料和方法

    23例患者年龄42~82岁;男13例,女10例。仪器:ALOKA-SSD-870和HP-IP型彩色超声 仪,探头频率为2.0~3.5MHz,用二维取心脏各切面观察肿瘤的部位、轮廓、大小、形态 ,回声强度,活动度,并作CDF1,Dopp1er等检查和综合分析。
, 百拇医药
    2 结 果

    2.1 肿瘤分类

    经超声诊断原发性肿瘤14例,其中左房粘液瘤8例,右房粘液瘤1例,二尖瓣粘液瘤2例,右房血管肉瘤1例,临床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或心包炎。左室横纹肌瘤及室间隔纤维瘤各1例,临床诊断为心肌病或先心病。 继发性肿瘤9例,其中来自肺癌转移4例,肝癌转移2例,乳腺癌、食道癌和纵隔恶性肿瘤转移各1例。

    2.2 肿瘤的超声表现

    2.2.1 左房粘液瘤表现为左房内一形态规则,轮廓清晰的光团,回声呈中等强度,分布尚均匀,团块直径24×43~48×85mm,随心动周期有规律地活动,并产生形态和大小的改变,舒张期团块由左房进入二尖瓣口或左室,团块呈椭圆形,收缩期返回左房呈类圆形。5例有蒂的回声。M型超声扫描见二尖瓣前叶呈“城墙”样改变,类似风心二尖瓣狭窄,但有前后叶镜像,舒张期在二尖瓣前叶曲线下有“云雾”状回声,收缩期消失。CDFI示二尖瓣口舒张期有五色相间的血流信号,Dopp1er检测示二尖瓣口舒张期有正向紊流频谱。
, 百拇医药
    2.2.2 右房粘液瘤:表现右房内有云团状回声,大小61×74mm,超声征象类似左房粘液瘤。

    2.2.3 二尖瓣粘液瘤:表现二尖瓣前叶左房面有一回声稀疏的团块,2例直径分别为32×38mm, 26×28mm,随心动周期产生形态和大小的改变。

    2.2.4 室间隔纤维瘤:表现室间隔基底部的肌层内有一高密度回声团块,边界清,直径16×24mm,团块固定不活动。

    2.2.5 左室横纹肌瘤:表现室间隔与左室外侧壁基底部呈显著性局部肥厚,并向左心腔突入,形态不规则,中等强回声,光点分布尚均匀。

    2.2.6 右房血管肉瘤:表现右房内有一回声不均,形态不规则,呈网络样的团块与右房外侧壁相连,周径21.6 cm,随心动周期活动,舒张期团块堵塞部分瓣口,CDFI显示团块和局限性肥厚的右室心肌内有丰富的血流通过,三尖瓣下舒张期见五色相间的花色血流, Doppler检测此血流为紊流频谱。
, 百拇医药
    2.2.7 转移性肿瘤:均表现心包不同程度积液,可在心包腔内探及实质性团块或心包增厚,凹凸不平。

    3 讨 论

    心脏肿瘤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发病率均低,但继发性(转移性)较原发性多10倍以上。原发性肿瘤中以粘液瘤多见,约占75%,因此病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临床诊断困难,尤其是原发性肿瘤诊断更难。以往诊断主要依靠心血管造影,但只能对部分突入心脏内的肿瘤作出诊断。近年来由于超声心动图的普及和应用,本病的术前检出率逐年增加。据此,作者认为对于临床检查有心脏杂音、心包积液、心功能不全或有其它原发肿瘤的患者,应常规行心脏超声检查,以便早期诊断。作者体会,原发性肿瘤最多见的粘液瘤,以位于左房者多见,其诊断可靠证据为:左 房出现 云雾状回声,轮廓清,边界完整并随心动周期形态发生改变或见到蒂的附着点。当粘 液瘤堵塞瓣口可使流入道梗阻,其血流动力学改变与风心病相似,且在M型扫描有二尖瓣 前 叶“城墙”样改变。鉴别在于粘液瘤所致的“城墙”波有E、A波峰和前后叶镜像,风心病 则无E、A波峰且前后叶同向。左室横纹肌瘤表现为心肌局限性肥厚并向心腔突入,发生在室 间隔的可类 似肥厚性心肌病,应注意鉴别。纤维瘤回声强,与心肌的分界明显,多单发。继发性肿瘤常 累及心包,导致心包积液,心包增厚或凹凸不平;在心包积液的液性暗区中可见到突入心包 腔的实质性肿块,呈条索状或形状不规则。所以,心脏肿瘤性质不同其超声表现也不同,了 解不同肿瘤的特征对鉴别肿瘤的性质很有帮助。,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