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康复》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47624
YAG倍频激光加中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
http://www.100md.com 《现代康复》 2000年第3期
     作者:曾莉 王魁仲 徐文林

    单位:曾莉(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6);王魁仲(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6);徐文林(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6)

    关键词:

    1资料与方法

    1资料与方法

    本组56例,男24例(48眼),女32例(62眼)。年龄26~71岁,平均年龄55.8岁。眼底病变确诊为轻度非增殖型DRP10眼;中、重度非增殖型DRP95眼,轻度增殖型DRP5眼。初诊视力为0.01~1.2。全部眼均未作过任何激光治疗。经内科确诊为糖尿病,散瞳眼底检查,裂隙灯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证实为DRP者,光凝前充分散瞳后选用光斑直径150~250mm,光凝时间0.10s,根据病人的屈光间质混浊程度选用0.15~0.30W能量。光凝疗程,据病情而定。局限性光凝1~2次完成,全视网膜光凝2~4次完成。光凝间隔时间1周,结束后2周起定期随访,如有不足作补充光凝。激光治疗同时辅以活血化瘀中药治疗。

    2结果

    光凝结束后2周起,每周检查视力和眼底。眼底视网膜出血、水肿、渗出好转,视力改善者40眼(36%),视力不变者67眼(61%),视力下降者3眼(2.7%),为晶体后囊和皮质混浊加重所致。随访最长1年余,未发现光凝后并发症发生。眼底出血、渗出和水肿好转总有效率97%。

    3小结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目前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是视网膜光凝,我们采用的532(倍频)固体激光器纯属绿光,由于绿光基本不被叶黄素吸收,故对黄斑区网膜损伤最小,对伴有黄斑区水肿显著者,光凝后视力改善明显,占本组病例的25%,通过光凝封闭视网膜渗漏,视网膜新生血管,减少了视网膜水肿、渗出、出血,防治了网膜新生血管的发生、发展,增加了黄斑区供氧,有利于视力恢复和稳定。在激光治疗的同时辅以中药治疗,使视网膜出血、水肿及渗出的吸收时间缩短,加速了病情好转,使患者视力得到更好的恢复。

    收稿日期:1999-12-11,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