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80例疗效观察
作者:王润青 顾建钦 吴远景
单位:河南省登封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河南 登封 452470
关键词: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000333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9691(2000)03018302▲
脑梗死的发病率约占脑卒中的65%~80%,致残率达70%左右〔1〕,而早期有效的治疗是降低致残率的关键。但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在基层医院较难实现。我院从1996年1月~1998年1月对确诊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1~7日),采用小剂量尿激酶静滴,并配合口服中药治疗,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1 病例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1)均经详细询问病史,临床诊断,且CT或MRI检查已排除脑出血,未发现有与神经功能相对应的低密度改变;(2)发病12小时以内;(3)首次发病;(4)除外大面积脑梗死;(5)年龄18~80岁;(6)患者或家属签字同意。全部患者均按文献〔2〕标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最高45分,最低0分。其中轻型0~15分,中型16~30分,重型31~45分。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38~79岁,平均58岁;轻型18例,中型54例,重型8例。对照组60例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36~79岁,平均58.8岁;轻型16例,中型38例,重型6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和病情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 http://www.100md.com
1.2 治疗方法:
1.2.1 一般治疗:2组患者均给予脑保护(尼莫地平、脑复素等)和常规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静滴(每日1次)1个月及对症支持治疗。
1.2.2 2组患者首次给尿激酶治疗均在发病12小时内。
1.2.2.1 治疗组:用尿激酶25×104 U加生理盐水150 ml静滴,1小时滴完,共用7日。80例均为中风中经络型,根据病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脉络空虚、风邪入中者39例,治疗以祛风通络、养血活血为主,方用大秦艽汤(秦艽、当归、甘草、羌活、防风、白芷、熟地、茯苓、石膏、川芎、白芍、独活、黄芩、生地、白术、细辛) 加减,且配合活血化瘀药物(水蛭、桃仁、红花、赤芍、丹参、三七);肝肾阴虚、风阳上扰型41例,治疗以滋阴潜阳、熄风通络、活血化瘀为主,方用镇肝熄风汤(白芍、玄参、天门冬、龙骨、牡蛎、龟版、代赭石、牛膝、 天麻、钩藤、菊花)加减,加活血化瘀药(川芎、桃仁、红花、赤芍、丹参、三七、水蛭)。发病当日用中药(口服或胃管鼻饲),每日1剂,分2次服用,连用7日为1个疗程。
, 百拇医药
1.2.2.2 对照组:用尿激酶25×104 U加入生理盐水150 ml静滴,1小时滴完,共用7日。
1.2.3 2组患者均在用完尿激酶后,第8日开始口服或鼻饲肠溶性阿斯匹林300 mg,每日1次,共10日,以后改为每日100 mg,共90日。第8日再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血塞通及胞二磷胆碱静滴,30日后判定疗效。
1.3 观察项目:2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检查血、尿常规,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纤维蛋白原。治疗后第1周和第4周复查颅脑CT。
1.4 临床疗效评定按文献〔2〕标准: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病残程度4级;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7%以内;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死亡。
, 百拇医药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2.1 2组患者于治疗后第1周和第4周复查颅脑CT均未见明显出血。
2.2 临床疗效:2组的治愈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χ21=6.69,χ22=8.86,P均<0.05)。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例 组别
例数
基本
痊愈
, 百拇医药
显著
进步
进步
无
变化
治愈显
效率(%)
总有效
率(%)
治疗组
80
30
27
, 百拇医药 14
9
71.3
88.8
对照组
60
15
12
14
19
45.0
68.3
3 讨 论
, 百拇医药 3.1 近10年来,随着对脑梗死缺血半暗区的深入研究,发现迅速复流再通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成功的前提,而延长脑细胞耐受缺氧的时间性和改善复流再通后的生理功能,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前者以溶栓治疗为主,后者则以神经保护剂为代表性的治疗手段,故尿激酶早期溶栓治疗脑梗死也备受关注。但其大剂量的应用,有潜在的危险性,其颅内出血发生率可达4%~11%,有出血现象者病死率可达20%~50%〔3〕。为此,我们采用小剂量尿激酶加中药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好,治愈显效率达71.3%,总有效率达88.8%,与文献报道的大剂量尿激酶溶栓组效果相近〔4,5〕,且未出现出血和死亡病例,说明本法用药经济、安全。
3.2 脑梗死属中医“中风”范畴,本组患者根据辨证均为中风中经络型。其中“脉络空虚,风邪入中”之机制为气血不足、脉络空虚,风邪乘虚入中经络,气血痹阻,肌肉筋脉失去濡养;或形盛气衰、痰湿素盛,外风引动痰湿,闭阻经络而致口 呙僻不遂。大秦艽汤方中秦艽、羌活、防风、白芷、细辛解表祛风;地黄、当归、川芎、赤芍养血行血;白术、茯苓健脾祛湿;水蛭破瘀血不伤新血;丹参活血养血不动血;三七活血化瘀兼定痛;桃仁有活血和润肠之功;红花活血化瘀通经;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当归活血止痛,润肠通便。以上诸药配伍可祛风活血,通经络等而达到治疗中风之目的。经现代医学研究证明〔6,7〕,大秦艽汤加活血化瘀药物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抑制血小板凝集,抑制体内血栓素A2(TXA2)合成,促进前列环素(PGI2)合成,加速清除自由基,减少过氧化脂质生成及抗缺氧作用。肝肾阴虚,风阳上亢型之机制为肾阴素亏,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内风时起,风阳内动,挟痰窜经络,脉络不畅,故出现头晕头痛,突然口眼歪斜,舌强语蹇,半身不遂。镇肝熄风汤滋阴潜阳,熄风通络。方中重用牛膝引血下行,折其阳亢,并能滋养肝肾,代赭石降气镇逆,并能平肝潜阳,为主药;龙骨、牡蛎潜阳降逆,龟版、玄参、天门冬、白芍滋养阴液柔润熄风,共同协助主药以制阳亢;药理试验〔8〕证明,白芍、龙骨、牡蛎、代赭石均有镇静作用;天麻、钩藤、菊花除有镇静作用外,还有降压作用。镇肝熄风汤配合活血化瘀药物〔68〕均可起到镇静、降压、改善微循环,清除自由基,降低血液粘稠度,抑制血小板凝集和抗缺氧作用。
, 百拇医药
3.3 溶栓药尿激酶与中药配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前者可使脑梗死闭塞血管再通而迅速复流,使缺血脑组织恢复供血;而后者因为能改善微循环,清除自由基及抗凝抗缺氧等作用,故加强了复流、再通后复杂的生理功能,且有防止脑血栓继续扩大等作用。故中西医的有机结合使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获奖项目:河南省登封市科技进步一等奖(98006)
作者简介:王润青(1963),女(汉族),河南巩义人,硕士,副主任医师。主要研究脑血管疾病、癫痫、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等的中西医结合治疗,2项成果获郑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均系省重点科研项目),发表论文18篇,主编著书1部。
参考文献:
〔1〕侯熙德主编.神经病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08118.
, 百拇医药 〔2〕陈清棠(执笔).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3〕Adms H P.Guidl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Strokd Circulation,1994,(9):1588.
〔4〕赵庆杰.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对照研究.中国急救医学,1997,17(2):1820.
〔5〕付志新,荆宏建,裘丽红,等.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WHO(上海)国际脑血管病研讨会,1999,11:26.
〔6〕李春越.血瘀症及活血化瘀方药研究进展.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8(5);317320.
〔7〕王合森,赵习德.脑出血急性期的活血化瘀治疗研究概况.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11):694696.
〔8〕广州中医学院编.方剂学.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148150.
收稿日期:1999-09-11
修回日期:2000-03-12, http://www.100md.com
单位:河南省登封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河南 登封 452470
关键词: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000333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9691(2000)03018302▲
脑梗死的发病率约占脑卒中的65%~80%,致残率达70%左右〔1〕,而早期有效的治疗是降低致残率的关键。但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在基层医院较难实现。我院从1996年1月~1998年1月对确诊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1~7日),采用小剂量尿激酶静滴,并配合口服中药治疗,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1 病例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1)均经详细询问病史,临床诊断,且CT或MRI检查已排除脑出血,未发现有与神经功能相对应的低密度改变;(2)发病12小时以内;(3)首次发病;(4)除外大面积脑梗死;(5)年龄18~80岁;(6)患者或家属签字同意。全部患者均按文献〔2〕标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最高45分,最低0分。其中轻型0~15分,中型16~30分,重型31~45分。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38~79岁,平均58岁;轻型18例,中型54例,重型8例。对照组60例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36~79岁,平均58.8岁;轻型16例,中型38例,重型6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和病情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 http://www.100md.com
1.2 治疗方法:
1.2.1 一般治疗:2组患者均给予脑保护(尼莫地平、脑复素等)和常规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静滴(每日1次)1个月及对症支持治疗。
1.2.2 2组患者首次给尿激酶治疗均在发病12小时内。
1.2.2.1 治疗组:用尿激酶25×104 U加生理盐水150 ml静滴,1小时滴完,共用7日。80例均为中风中经络型,根据病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脉络空虚、风邪入中者39例,治疗以祛风通络、养血活血为主,方用大秦艽汤(秦艽、当归、甘草、羌活、防风、白芷、熟地、茯苓、石膏、川芎、白芍、独活、黄芩、生地、白术、细辛) 加减,且配合活血化瘀药物(水蛭、桃仁、红花、赤芍、丹参、三七);肝肾阴虚、风阳上扰型41例,治疗以滋阴潜阳、熄风通络、活血化瘀为主,方用镇肝熄风汤(白芍、玄参、天门冬、龙骨、牡蛎、龟版、代赭石、牛膝、 天麻、钩藤、菊花)加减,加活血化瘀药(川芎、桃仁、红花、赤芍、丹参、三七、水蛭)。发病当日用中药(口服或胃管鼻饲),每日1剂,分2次服用,连用7日为1个疗程。
, 百拇医药
1.2.2.2 对照组:用尿激酶25×104 U加入生理盐水150 ml静滴,1小时滴完,共用7日。
1.2.3 2组患者均在用完尿激酶后,第8日开始口服或鼻饲肠溶性阿斯匹林300 mg,每日1次,共10日,以后改为每日100 mg,共90日。第8日再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血塞通及胞二磷胆碱静滴,30日后判定疗效。
1.3 观察项目:2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检查血、尿常规,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纤维蛋白原。治疗后第1周和第4周复查颅脑CT。
1.4 临床疗效评定按文献〔2〕标准: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病残程度4级;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7%以内;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死亡。
, 百拇医药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2.1 2组患者于治疗后第1周和第4周复查颅脑CT均未见明显出血。
2.2 临床疗效:2组的治愈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χ21=6.69,χ22=8.86,P均<0.05)。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例 组别
例数
基本
痊愈
, 百拇医药
显著
进步
进步
无
变化
治愈显
效率(%)
总有效
率(%)
治疗组
80
30
27
, 百拇医药 14
9
71.3
88.8
对照组
60
15
12
14
19
45.0
68.3
3 讨 论
, 百拇医药 3.1 近10年来,随着对脑梗死缺血半暗区的深入研究,发现迅速复流再通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成功的前提,而延长脑细胞耐受缺氧的时间性和改善复流再通后的生理功能,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前者以溶栓治疗为主,后者则以神经保护剂为代表性的治疗手段,故尿激酶早期溶栓治疗脑梗死也备受关注。但其大剂量的应用,有潜在的危险性,其颅内出血发生率可达4%~11%,有出血现象者病死率可达20%~50%〔3〕。为此,我们采用小剂量尿激酶加中药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好,治愈显效率达71.3%,总有效率达88.8%,与文献报道的大剂量尿激酶溶栓组效果相近〔4,5〕,且未出现出血和死亡病例,说明本法用药经济、安全。
3.2 脑梗死属中医“中风”范畴,本组患者根据辨证均为中风中经络型。其中“脉络空虚,风邪入中”之机制为气血不足、脉络空虚,风邪乘虚入中经络,气血痹阻,肌肉筋脉失去濡养;或形盛气衰、痰湿素盛,外风引动痰湿,闭阻经络而致口 呙僻不遂。大秦艽汤方中秦艽、羌活、防风、白芷、细辛解表祛风;地黄、当归、川芎、赤芍养血行血;白术、茯苓健脾祛湿;水蛭破瘀血不伤新血;丹参活血养血不动血;三七活血化瘀兼定痛;桃仁有活血和润肠之功;红花活血化瘀通经;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当归活血止痛,润肠通便。以上诸药配伍可祛风活血,通经络等而达到治疗中风之目的。经现代医学研究证明〔6,7〕,大秦艽汤加活血化瘀药物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抑制血小板凝集,抑制体内血栓素A2(TXA2)合成,促进前列环素(PGI2)合成,加速清除自由基,减少过氧化脂质生成及抗缺氧作用。肝肾阴虚,风阳上亢型之机制为肾阴素亏,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内风时起,风阳内动,挟痰窜经络,脉络不畅,故出现头晕头痛,突然口眼歪斜,舌强语蹇,半身不遂。镇肝熄风汤滋阴潜阳,熄风通络。方中重用牛膝引血下行,折其阳亢,并能滋养肝肾,代赭石降气镇逆,并能平肝潜阳,为主药;龙骨、牡蛎潜阳降逆,龟版、玄参、天门冬、白芍滋养阴液柔润熄风,共同协助主药以制阳亢;药理试验〔8〕证明,白芍、龙骨、牡蛎、代赭石均有镇静作用;天麻、钩藤、菊花除有镇静作用外,还有降压作用。镇肝熄风汤配合活血化瘀药物〔68〕均可起到镇静、降压、改善微循环,清除自由基,降低血液粘稠度,抑制血小板凝集和抗缺氧作用。
, 百拇医药
3.3 溶栓药尿激酶与中药配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前者可使脑梗死闭塞血管再通而迅速复流,使缺血脑组织恢复供血;而后者因为能改善微循环,清除自由基及抗凝抗缺氧等作用,故加强了复流、再通后复杂的生理功能,且有防止脑血栓继续扩大等作用。故中西医的有机结合使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获奖项目:河南省登封市科技进步一等奖(98006)
作者简介:王润青(1963),女(汉族),河南巩义人,硕士,副主任医师。主要研究脑血管疾病、癫痫、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等的中西医结合治疗,2项成果获郑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均系省重点科研项目),发表论文18篇,主编著书1部。
参考文献:
〔1〕侯熙德主编.神经病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08118.
, 百拇医药 〔2〕陈清棠(执笔).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3〕Adms H P.Guidl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Strokd Circulation,1994,(9):1588.
〔4〕赵庆杰.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对照研究.中国急救医学,1997,17(2):1820.
〔5〕付志新,荆宏建,裘丽红,等.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WHO(上海)国际脑血管病研讨会,1999,11:26.
〔6〕李春越.血瘀症及活血化瘀方药研究进展.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8(5);317320.
〔7〕王合森,赵习德.脑出血急性期的活血化瘀治疗研究概况.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11):694696.
〔8〕广州中医学院编.方剂学.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148150.
收稿日期:1999-09-11
修回日期:2000-03-12,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