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急救医学》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50354
重度妊高征终止妊娠时机及方式探讨
http://www.100md.com 《中国急救医学》 2000年第3期
     作者:蔡雁 史焱 伊铁忠

    单位:蔡雁(哈尔滨铁路中心医院妇产科,150001);史焱(哈尔滨铁路中心医院妇产科,150001);伊铁忠(哈尔滨铁路中心医院妇产科,150001)

    关键词:

    中国急救医学000322 我院1994年1月~1999年1月收住院的重度妊高征患者44例,现分析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重度妊高征44例,19~42岁,其中19~29岁32例,30~35岁8例,35~42岁4例。初产妇42例,经产妇2例。妊娠32~425周,其中<34周3例,34~37周4例,37~42周34例,≥42周3例。单胎41例,双胎3例。

    1.2 症状与体征 先兆子痫:入院时血压19.0~26.6/12.0~18.7 kPa,蛋白尿(++)~(++++),水肿轻~重度,自觉症状有头痛、头昏、眼花、视物模糊、胸闷、气短等。子痫患者血压20~29.3/14.6~18.7 kPa,抽搐1~5次,伴昏迷。
, http://www.100md.com
    1.3 眼底镜检查 患者视网膜均显示小动脉痉挛,动静脉管径为1∶2~1∶3,15例合并视网膜水肿,5例合并眼底出血。

    1.4 分娩方式与时机

    先兆子痫36例,孕<34周2例,入院时已进入第一产程活跃期,1~2小时宫口开全,1例妊32周,双胎妊娠,1分钟Apgar评分均2分,体重分别为1500 g、1550 g,其中一胎存活;1例妊33周,混合臀先路,死产。孕34~37周4例,经积极解痉、镇静、扩容、降压等治疗、促胎肺成熟1~3天,症状有所缓解,体征无明显改善,均行剖宫产结束妊娠,无母、婴死亡;孕37周28例,正常产(匀会阴侧切分娩)5例,产钳助产5例,剖宫产18例;≥42周均剖宫产。

    子痫8例,孕34~37周1例,经积极治疗病情控制,好转后强行要求出院,不配合治疗,故嘱其回当地医院就诊。≥37周7例,其中5例控制2~12小时剖宫产,2例产钳助产,母儿预后均佳。
, 百拇医药
    1.5 围产儿情况 体重1 000~2 499 g 8例,2 500~3 950 g 33例,≥4 000 g 3例,死产1例,轻度窒息5例,重度窒息2例,新生儿死亡1例。

    2 讨论

    重度妊高征系指先兆子痫和子痫而言,本症对母婴危害极大,妊娠结束后病情自然好转,因而适时终止妊娠为本症的重要一环。重度妊高征终止时间是长期以来产科医生探讨的问题,最佳时间应该是母儿死亡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最低的时机。由于妊高征影响胎儿对氧及营养物质摄取,在宫内生长不良的胎儿不如在新生儿期精心护理下发育生长好,而且重度妊高征的患者其胎儿肺脏有早熟现象,因此对重度妊高征的胎儿可早期终止妊娠,越到妊娠晚期病情可能会逐渐加重,威胁母儿健康。在婴儿室条件好的条件下,可在妊35~36周时终止妊娠[1],以防病情恶化,减少围产儿患病率及死亡率。本资料中~重度妊高征患者,3年前因重度妊高征胎死宫内引产,此次入院妊娠343周,经积极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善不明显,自感胎动减少,行电子胎心监护仪监测NST无反应型,在给予促胎肺成熟药物基础上,于妊娠355周剖宫产,新生儿2 100 g,Apgar评分9分,母儿健康。
, http://www.100md.com
    多年来,围绕重度妊高征分娩方式的探讨有两种不同见解。近10年来,由于麻醉技术的提高,剖宫产手术技术的熟练与完善,无菌条件的发展,多数学者的意见渐趋一致,即剖宫产已成为重度妊高征的主要措施。重度妊高征患者行剖宫产的指征为:①凡病情严重,特别是MAP≥18.7 kPa(140 mmHg)者;子痫抽搐发作经积极治疗始得控制2~4小时或经足量的解痉、降压药物治疗仍未能控制者。②重症患者而宫颈条件不成熟或人工破膜引产失败,估计不能在短期内经阴道分娩者。③胎盘功能明显低下或B超生物物理指数评分<6分或脐动脉血流测定出现舒末期血流波形缺如(简称AEDV)者,则示胎儿缺氧严重。④妊高征心力衰竭、肺水肿治疗好转者。

    对于具备经阴道分娩条件的重度妊高征患者,不提倡常规行剖宫产,可引产。我院引、催产方法为人工破膜、安定、催产素等,以会阴侧切及产钳助娩缩短第二产程,同时做好充分准备以及时剖宫产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重度妊高征的终止妊娠时间及分娩方式的选择应视病情进展、药物治疗的效果、孕周、胎儿成熟等情况而定,危重者为了改善母儿预后宜剖宫产结束分娩。

    收稿日期:1999-03-10

    修稿日期:1999-09-16,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