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53597
脑卒中后日间过度倦睡症(附30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0年第3期
     作者:薛艺东 陈惠玲

    单位:薛艺东(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神经科 210029,薛艺东 进修医师,现在延安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科);陈惠玲(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神经科 210029)

    关键词:脑卒中;日间过度倦睡症;抑郁症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000313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日间过度倦睡症(EDS)的临床、治疗及其对脑卒中预后的影响。方法 从280例脑卒中患者中收集伴有脑卒中后EDS 30例进行分析。结果 脑卒中后EDS的发生率为10.64%,脑卒中后EDS合并抑郁症的发生率 76.67%;脑卒中后EDS的发生与年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苯二氮类药物治疗有效率为16.67%,无效者赛乐特治疗有效率为84%。结论 脑卒中后EDS是疾病较重的一个标志,可能是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一个早期症状,需要引起重视。
, http://www.100md.com
    日间过度倦睡症(EDS)是由于患者夜间睡眠障碍所致,其特点是夜间清醒,白天嗜睡[1]。我们从1998年2月~1999年6月在住院脑卒中280例患者中收集到脑卒中后EDS 30例(10.64%),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诊断要点,均伴有EDS,且除外既往有精神病史者。男16例,女14例,年龄46~77岁,平均72.4岁,≥70岁23例,占同期住院高龄患者(162例)14.2%。<70岁者7例,占同期(118例)6.7%。其中脑出血19例,脑梗死11例;EDS发生在脑卒中早期(病后3天内或有意识障碍者意识清楚后3天内)22例(73.3%),后期(病后4~30天内3例;31~90天内5例)8例(26.27%),入院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 :轻型(0~15分)4例,占同期住院轻型患者5.8%;中型(16~30分)9例,占7.62%;重型(31~45分)17例,占26.15%。
, 百拇医药
    1.2 临床表现 治疗前白天睡眠均超过8小时;夜间整夜不眠者16例,睡眠不足2小时者7例,睡眠频繁觉醒者5例,晨醒过早者2例。夜间焦虑、烦躁、易激惹者18例,沉默不语者10例。符合DSM-Ⅳ抑郁症诊断标准者23例(76.67%)。

    1.3 治疗与转归 本组患者均在脑卒中常规治疗的同时晚睡前服用苯二氮类药(安定2.5~5 mg或舒乐安定1~2 mg),1周后评定疗效,无效者第二周晨起后加服赛乐特20 mg,连用1~2周后再次评定疗效。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夜间睡眠超过6小时,白天睡眠不足2小时,白天感精力充沛。好转:夜间睡眠4~6小时,白天睡眠不足2小时,白天无疲乏感。无效:夜间睡眠不足4小时,白天睡眠超过8小时,且感疲乏无力。 结果,苯二氮类药物治疗脑卒中后EDS的有效率为16.67%;无效者用赛乐特治疗有效率为84%。
, 百拇医药
    2 讨 论

    目前认为睡眠与觉醒系统的解剖部位相当广泛,脑干的中缝核、延髓的孤束核以及端脑的基底部可能与睡眠的发动有关,上行网状激活系统及下丘脑的后部可能与促醒有关,交叉上核与睡眠周期的保持有关[3]

    脑卒中后EDS是指脑卒中所致患者夜间睡眠障碍,其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推测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脑卒中直接损害睡眠与觉醒系统;(2)间接损害睡眠与觉醒系统;(3)与脑卒中后神经递质失调有关,如5-羟色胺下降;(4)心因性因素。结合本组资料,脑卒中早期EDS发生率甚高22例(占73.3%),可能是病变直接损害睡眠与觉醒系统。脑卒中后期出现EDS可能由于大脑低灌注时间较长间接影响到睡眠与觉醒系统。本组脑卒中后EDS的发生率为10.64%,与文献报道15.58%[4]接近。≥70岁EDS伴发率14.20%,<70岁者EDS伴发率为6.78%,显然高龄者EDS伴发率高;脑卒中后EDS早期的发生率为73.33% ,后期26.67%;可见脑卒中早期EDS发生率高。脑卒中后EDS在神经功能缺损重型发生率为26.15%;30例脑卒中后EDS,其中17例为重型(占56.67%),表明脑卒中后伴有EDS是疾病较重的一个标志。本组30例EDS合并抑郁症的发病率为76.67%,明显高于文献报道的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病率36%[5],说明脑卒中后EDS与脑卒中后抑郁相关。睡眠障碍是抑郁症的一个常见症状,故可认为脑卒中后EDS可能是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一个早期症状。脑卒中后抑郁症是5-羟色胺低下所致[6],推测脑卒中后EDS与5-羟色胺低下有关,我们应用赛乐特治疗有明显效果,也证实了此点。此外,脑卒中的发生,病人角色的转变,易使病人产生焦虑、恐惧、悲观等消极情绪,也与脑卒中后EDS的发生有关。在脑卒中后EDS的治疗中,我们既注重原发病的治疗,同时亦兼顾EDS的治疗,EDS发生的早期予以苯二氮类药物治疗,有效率仅为16.67%。无效者予以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赛乐特治疗,有效率为84%。因此,脑卒中后EDS应及早诊断治疗,以提高生存质量。
, 百拇医药
    薛艺东 进修医师,现在延安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科

    参 考 文 献

    1,史玉泉主编.实用神经病学.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126

    2,中华医学会.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81

    3,万琪,谭庆荣,张燕,等.脑出血后阵发性过度嗜睡.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9,23:112

    4,伊藤秀树.脑血管疾病急性期的睡眠障碍.脑卒中,1997,19:116

    5,Herrman M,Bartels C,Schumacher M,et al. Poststroke depression: is there a pathoanatomic correlate for depresson in the postacute stage of stroke? Stroke,1995,26:850

    6,Amdersen G,Vestergaard K,Lauritzen L. Effective treatment of poststroke depression with the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 citalopram.Stroke,1994,25:1099

    收稿1999-09-10

    修回1999-11-05,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