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53617
妥泰治疗4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0年第3期
     作者:刘颖苹 孟庆桐

    单位:刘颖苹(大连第四人民医院 116037);孟庆桐(大连第三人民医院)

    关键词: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000324 我科应用妥泰治疗4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1 病例

    1.1 例1 女,67岁。右面颊、颌部阵发性疼痛20余年,于1999年3月30日就诊。患者初始多于吃饭、刷牙时发作,每次疼痛持续数十秒钟,每日发作数次,后渐频繁,以至打哈欠、说话亦可诱发,痛苦不堪。曾按三叉神经痛给予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药物治疗,辅以针灸、理疗等,疗效不佳。4个月前来我院就诊时每日仍要发作十几次,当时神经系统检查均无异常,头颅CT及颈椎摄片亦均正常,诊断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右Ⅱ、Ⅲ支),给予妥泰25 mg,每日2次,1周后增至早50 mg,晚25 mg,继续服用2周后发作明显减少,程度亦减轻,每周只发作2~3次。
, http://www.100md.com
    1.2 例2 男,65岁。左侧面颊部刀割样剧痛6年,说笑、触碰可诱发,于1999年5月17日就诊。服用卡马西平0.1,每日2次可缓解,但每日仍发作4~5次。查体除左面部痛觉略差外余无异常。头颅CT、脑电地形图无异常。诊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左Ⅱ、Ⅲ支),给予妥泰25 mg,每日2次口服,1周后加量至早晚各50 mg,卡马西平停服,至今已有2个月余,只偶有轻度发作。

    1.3 例3 女,60岁。左侧额眶部阵发性电击样疼痛3年,于1999年5月20日就诊。疼痛常因洗脸或触碰而诱发,痛时患侧眼流泪,每日发作5~6次,频服去痛片疗效不佳。2个月前来我院就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头颅CT、脑电图无异常。诊断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左Ⅰ支),给予妥泰25 mg,每日2次口服,1周后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发作次数减为每日1~2次。

    1.4 例4 男,72岁。右侧面颊下颌部阵发性刀割状疼痛10余年,于1999年4月18日就诊。每日发作4~5次,曾因疼痛误拔右侧牙齿。平时服用痛宁和卡马西平,可使疼痛略缓解,但因服用卡马西平后即出现思睡、走路不稳、头昏,于3个月前来我院就诊。查体: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头颅CT、平片、颈椎片均正常。诊断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右Ⅱ、Ⅲ支)。给予妥泰25 mg,每日2次口服,同时服用痛宁,约10天后患者疼痛即明显减轻,发作次数减少,1个月后疼痛完全消失。
, 百拇医药
    2 讨论

    一般临床上所见的三叉神经痛多为原发性,其病因不明,但有二种学说,一是中枢性病变学说,部位在三叉神经脊束核或脑干中。1966年国外文献报道有人在三叉神经痛的患者的中脑处测出了局灶痫样放电(史玉泉.实用神经病学.1994)。二是周围性病变学说,病变是位于半月节到脑桥之间的后根部分,发病机理可能是某种致病因素使半月节感觉根和相邻的运动支发生脱髓鞘性改变,脱失髓鞘的轴突与相邻纤维间发生短路,轻微的触觉刺激即可通过短路传入中枢,而中枢的传出冲动亦可经短路成为传入冲动,如此很快叠加,达到一定的总和而激发了半月节内的神经元产生疼痛。众所周知,早在40年代就开始用苯妥英钠治疗三叉神经痛,70年代后,又用卡马西平,80年代后还有人用加巴喷丁等,这些药物的主要作用机理与影响钠离子通道有关,但它们不作用于γ-氨基丁酸受体,也不能抑制其降解。γ-氨基丁酸是突触后抑制递质,可使突触后膜发生超极化,它也是突触前抑制的递质。当γ-氨基丁酸作用于轴突末梢时可引起末梢去极化,使末梢在冲动抵达时递质释放量减少,从而产生抑制效应。妥泰这种新型抗癫痫药物不仅可以选择性阻断钠离子通道,而且也可以作用于γ-氨基丁酸A受体,增强由γ-氨基丁酸介导的神经抑制作用,还可以抑制中枢兴奋性递质谷氨酸,从而缓解疼痛。本组4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应用妥泰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并未发现任何副作用,故可推荐妥泰作为三叉神经痛治疗的药物。但其治疗原理、药量、给药时间以及疗程尚需深入研究和观察。

    收稿1999-11-05

    修回2000-01-23,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