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重庆医学》 > 2000年第4期
编号:10211351
EB 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
http://www.100md.com 《重庆医学》 2000年第4期
     作者:游宜 肖遂崇 潘水兵 杨明恕

    单位:四川省内江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641000)

    关键词:

    重庆医学000489 患儿男,5岁。因颈淋巴结肿大25天,发热14天、便血2天人院,既往无消化道出血史。体检:一般情况差,体温40°C,全身皮肤散在出血点,头额部及腰部有4处烫伤样皮疹,面积1cm×1cm~3cm×3cm,部分已结痂,无脓液。颈部触及3个1cm 大小淋巴结,活动无压痛。咽充血,双扁桃体Ⅲ·大。心肺未见异常。肝肋下3cm,质中。外周血红蛋白 85g/L,红细胞2.9×1012/L,白细胞0.7×109/L,中性粒细胞0.53,淋巴细胞0.44,变异淋巴细胞0.03,血小板 39×109/L。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减低,粒红比例为6.3:1,粒系统各期细胞均见增生,可见明显中毒颗粒及空泡现象,红系统各阶段细胞均能见,淋巴细胞比例及形态无异常,巨系统各期细胞未见,网状细胞占14%,未见明显异常网状细胞,网状细胞有吞噬红细胞现象。总胆红素18.6mmol/L,1分钟胆红素为5.9mmol/L,谷丙转氨酶1412mmol/L,谷草转氨酶6826mmol/L。HBsAg(-),血培养(-),肥达试验(-)。PCR 检测血清反应 EB 病毒-DNA(+),EB 病毒-IgG、IgM、阳性。烫伤样皮疹组织液压片未见细菌。诊断: EB 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予以多次输鲜血、干扰素,维持水电解质及酶碱平衡、保肝、防感染、退热等处理,体温持续高热,血小板白细胞急剧下降,人院第5天因消化道大出血而死亡。

    讨论: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VAHS),于1979年由 Riolall 首次报道。本综合征是因为 CMV、EBV、HSV、HPVBl9等病毒感染后,刺激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良性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主要特点是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全血细胞减少,肝功受损及出血倾向。诊断主要依靠骨髓象见形态较正常和成熟的组织细胞增生,并吞噬各种血细胞,且吞噬血细胞的出现和消失与病情的活动和缓减同步。据本病例的病史特点实属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且由E15病毒所致。病毒相关性噬血综合征(包括本病例)的临床表现与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有许多相似之处,特别是本病例的结局颇似“恶组”,但是他们与“恶组”最具有鉴别意义的依据是骨髓虽然已受侵犯,其组织细胞形态却是正常的。

    目前有关 VAHS 的报道尚少,该儿患病后曾多处就医,未被诊断。如果其疾病能早一点被认识,在患儿一般情况尚可,血细胞下降不甚的时候,予以免疫抑制治疗,患儿可能会有渡过噬血细胞活动期而获康复之可能。本病例出现烫伤样皮疹是目前有限报道中未出现的新体征,此皮损是因白细胞下降后继发的感染,或是自身免疫性损伤,尚有待进一步观察。,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