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原性恶性淋巴瘤9例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吕明保 李银福 吴堂斌
单位:吕明保 李银福(江苏省溧阳市人民医院 213300);吴堂斌(江苏省建湖县人民医院 224700)
关键词:
实用医学杂志000462 原发于脾脏的恶性淋巴瘤临床上较少见,且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早期就诊时误诊率高。现将两院1991年10月~1999年10月收治的9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9例,男8例,女1例。年龄19~67岁,平均46.2岁。病程10 d~2年,平均3.2个月。
1.2 临床表现 左上腹胀痛,左上腹包块为中等至巨大脾脏9例。发热、盗汗、消瘦伴纳差、乏力7例。面色苍黄、中度以上贫血6例。浅表小淋巴结肿大1例。
1.3 实验室检查 轻度贫血3例,中度以上贫血6例,均为正常红细胞性贫血,其中5例表现为三系减少。血碱性磷酸酶和乳酸脱氢酶明显升高6例,低蛋白血症4例。骨髓检查:5例提示有骨髓浸润,3例表现为脾功能亢进,1例骨髓大致正常。B超及CT检查:9例均为中等度至巨大脾肿大,其中7例为弥散性均质性脾肿大;2例提示脾占位性病变,其病灶为低密度灶,境界不规则。
1.4 诊断和治疗 3例误诊为脾功能亢进;2例误诊为脾肿瘤,经手术治疗,其中1例经病理证实有骨髓浸润。误诊时间最短5 d,最长2年,平均4.5个月。另4例患者有骨髓浸润,经骨髓中淋巴瘤细胞形态学和临床、CT及B超综合分析诊断为脾原性恶性淋巴瘤,均采用联合化疗,早期完全缓解率100%。
2 讨论
2.1 临床表现 原发性中等度或巨大脾肿大为脾原性恶性淋巴瘤最常见首发症状,可产生左上腹不适或疼痛,并可触及肿大脾脏,有压痛,表面多不光滑且质地较硬,其发生率在本组资料中达100%;约半数病例可表现为脾功能亢进,全血减少,出现贫血、感染和出血症状。发热、盗汗、消瘦伴纳差、乏力等全身症状也较常见,而浅表淋巴结肿大不多见,且程度较小,有别于Ⅲ期及Ⅳ期非脾原性恶性淋巴瘤,本组仅1例有浅表淋巴结肿大。脾原性恶性淋巴瘤起病急,病情发展快,全身情况差,可能是易经血行向骨髓或全身播散转移的结果,为该病另一重要特征。
2.2 诊断标准 复习有关文献,结合本组资料,我们提出下列诊断标准,供同道参考:(1)原发性中等度至巨大脾肿大;(2)临床、生化、血液学、骨髓学及脾脏和淋巴结病理证实为恶性淋巴瘤;(3)B超、CT和MRI证实无其它部位受侵犯,可有脾门、肝和骨髓受累,但仍应从受累部位的大小和病情推测脾脏是原发灶;(4)浅表肿大淋巴结直径应小于2 cm;(5)抗菌素治疗无效,糖皮质激素或联合化疗有效。
2.3 治疗 我们不主张手术治疗,可依具体状况选用CHOP、BACOP、COP方案等联合化疗,加强支持疗法,配合运用集落刺激因子以增强其对化疗的耐受性。本组9例,均用联合化疗,早期完全缓解率100%。, http://www.100md.com
单位:吕明保 李银福(江苏省溧阳市人民医院 213300);吴堂斌(江苏省建湖县人民医院 224700)
关键词:
实用医学杂志000462 原发于脾脏的恶性淋巴瘤临床上较少见,且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早期就诊时误诊率高。现将两院1991年10月~1999年10月收治的9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9例,男8例,女1例。年龄19~67岁,平均46.2岁。病程10 d~2年,平均3.2个月。
1.2 临床表现 左上腹胀痛,左上腹包块为中等至巨大脾脏9例。发热、盗汗、消瘦伴纳差、乏力7例。面色苍黄、中度以上贫血6例。浅表小淋巴结肿大1例。
1.3 实验室检查 轻度贫血3例,中度以上贫血6例,均为正常红细胞性贫血,其中5例表现为三系减少。血碱性磷酸酶和乳酸脱氢酶明显升高6例,低蛋白血症4例。骨髓检查:5例提示有骨髓浸润,3例表现为脾功能亢进,1例骨髓大致正常。B超及CT检查:9例均为中等度至巨大脾肿大,其中7例为弥散性均质性脾肿大;2例提示脾占位性病变,其病灶为低密度灶,境界不规则。
1.4 诊断和治疗 3例误诊为脾功能亢进;2例误诊为脾肿瘤,经手术治疗,其中1例经病理证实有骨髓浸润。误诊时间最短5 d,最长2年,平均4.5个月。另4例患者有骨髓浸润,经骨髓中淋巴瘤细胞形态学和临床、CT及B超综合分析诊断为脾原性恶性淋巴瘤,均采用联合化疗,早期完全缓解率100%。
2 讨论
2.1 临床表现 原发性中等度或巨大脾肿大为脾原性恶性淋巴瘤最常见首发症状,可产生左上腹不适或疼痛,并可触及肿大脾脏,有压痛,表面多不光滑且质地较硬,其发生率在本组资料中达100%;约半数病例可表现为脾功能亢进,全血减少,出现贫血、感染和出血症状。发热、盗汗、消瘦伴纳差、乏力等全身症状也较常见,而浅表淋巴结肿大不多见,且程度较小,有别于Ⅲ期及Ⅳ期非脾原性恶性淋巴瘤,本组仅1例有浅表淋巴结肿大。脾原性恶性淋巴瘤起病急,病情发展快,全身情况差,可能是易经血行向骨髓或全身播散转移的结果,为该病另一重要特征。
2.2 诊断标准 复习有关文献,结合本组资料,我们提出下列诊断标准,供同道参考:(1)原发性中等度至巨大脾肿大;(2)临床、生化、血液学、骨髓学及脾脏和淋巴结病理证实为恶性淋巴瘤;(3)B超、CT和MRI证实无其它部位受侵犯,可有脾门、肝和骨髓受累,但仍应从受累部位的大小和病情推测脾脏是原发灶;(4)浅表肿大淋巴结直径应小于2 cm;(5)抗菌素治疗无效,糖皮质激素或联合化疗有效。
2.3 治疗 我们不主张手术治疗,可依具体状况选用CHOP、BACOP、COP方案等联合化疗,加强支持疗法,配合运用集落刺激因子以增强其对化疗的耐受性。本组9例,均用联合化疗,早期完全缓解率100%。,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