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2000年第4期
编号:10222315
双心房起搏治疗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疗效探讨
http://www.100md.com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0年第4期
     作者:唐安丽 马虹 董吁钢 杜志民 曾武涛

    单位: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510080

    关键词: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000425 2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71岁和72岁。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慢-快型,分别由高血压病和冠心病引起。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为房内阻滞,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心房扑动(房扑)、房性早搏(房早),间有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房颤发作频繁,每天>1次,口服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效果较差。均植入Medtronic7964i型具有自动方式转换(AMS)的DDD起搏器。冠状静脉窦导线为2188型专用双极导线,转接器选用5866-38M-Y型转接器。冠状静脉窦电极导线植入冠状静脉窦中部或远端。冠状静脉窦电极导线与转接器阳极相连,右心房导线与转接器阴极相连,组成新的双极导线。其它操作按常规。

, 百拇医药     随访检查 植入起搏器1年定期描记常规心电图、起搏器程控和动态心电图复查,了解起搏器工作情况、植入术中及远期起搏各参数改变。病例1自觉植入术前阵发房颤平均每天发作1~2次,每次2~4 h,房颤终止后RR间期可长达3~4 s,植入术前动态心电图检查房颤占15%,房早8 257

    个,成对331次。术后自觉房颤发作明显减少,每半个月~1个月发作1次,持续时间类似,动态心电图2次复查,1次无房颤发作,1次有<半小时短暂房颤,房早减少,发作时起搏器自动方式转换良好,心电图呈DDI方式,同时程控起搏器AMS储存数据与动态心电图一致,起搏状况在9个月内心房-心室均起搏(AP-VP)34%,将起搏频率程控为70次/min,口服美托洛尔,1个月后AP-VP占57%。病例2自觉植入术前阵发房颤,平均每天发作1~2次,每次半小时至数小时,用普罗帕酮、毛花甙丙无效,术后2个月内自觉发作3次后未再发作,多次心电图为100%起搏心律,2次动态心电图检查97%~100%为双心房-右心室起搏,与程控数据相符。两例远期起搏阈值测定双心房、右心房(程控为单极起搏)、右心室在1.0 ms脉宽时均为0.5 V。但左心房起搏电极远期参数无法检测。
, 百拇医药
    讨论 三腔心脏起搏适用于具有房内阻滞的房性快速心律失常。左、右心房同步起搏,纠正双心房电活动不同步,消除房内折返,达到预防某些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的目的。2例植入三腔起搏器后定期复查症状明显缓解,心电图及24 h动态心电图观察房早、房颤发作减少或消失。

    起搏器程控是起搏器植入术后随访的重要项目之一,保证切实有效的双心房起搏对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起重要作用,通过程控、检测,了解一定时期内AP-VP或AP-VS的百分比,根据患者心律、心率,选择最佳起搏参数,更好地发挥双心房起搏作用,提高双心房起搏的抗心律失常效果。例1术后AP-VP为34%,提示双心房起搏作用不完全,将患者起搏心率提高,加强应用减慢自身心率的抗心率失常药物,保证双心房同步起搏,进一步减少了心律失常的发生。对于双心房起搏疗效观察,需通过定期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起搏器程控检测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比较准确的判断。

    虽然三腔心脏起搏器能有效地预防性治疗因房内阻滞引起的房性快速心律失常,但不能完全消除房性快速心律失常发生。因此,对于阵发性房颤患者,采用具有AMS的DDD起搏器,在快速心律失常发生时,起搏器将及时转换起搏方式为DDI(R)或VDI,避免快速心律失常发作时双腔起搏器跟踪快速心房率而产生较快的心室起搏频率,防止心悸、心慌、心功能恶化。AMS的功能明显受对房颤感知低下和对干扰的过度感知的限制。程控心房感知灵敏度影响房颤被正确发现,适当程控心房感知灵敏度,能提高AMS的准确性。根据AMS的程控记录判断该起搏技术对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疗效,才具有准确的客观依据。本组2例术后发生阵发房颤时,起搏器均有效地自动转换方式,效果良好。

    由于冠状静脉窦导线连接转换器正极,左心房起搏是否有效,可通过起搏程控成右心房、双心房起搏和自身P波时心电图的P波形态判断,在随访期中不能通过程控测定冠状窦静脉导线电极的起搏阈值和感知灵敏度,这样冠状静脉窦导线电极的稳定性分析受到一定限制,因此使用具有冠状静脉窦导线负极起搏的2872转换器或冠状静脉窦导线连接5866-38cm转换器负极,能较好的观察冠状静脉窦电极的参数,准确判断左心房的起搏状况。

    (收稿日期:2000-01-1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