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包头医学院学报》 > 2000年第4期
编号:10228485
海岛地区十五年围产儿死亡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
     作者:董秀怡

    单位: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产科,浙江省 温州 325700

    关键词:

    包头医学院学报000453

    中图分类号 R7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6-740X(2000)04-0347-02

    围产儿死亡率是衡量围产期保健和产科质量的重要标志。作者对1984~1998年海岛地区因分娩而造成166例围产儿死亡进行临床分析,以供参考。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984~1999年15年中,在洞头县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围产儿总数为9 756例,围产儿死亡166例。
, 百拇医药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标准,围产期死亡是指:体重达1 000g以上,妊娠满28周以上至出生后7天内的死胎、死产和新生儿死亡者。

    1.2 围产儿死亡率 本组围产儿共9 756例,死亡166例,围产儿死亡率为1.70%。其中死胎50例,占死亡数的30.12%;死产38例,占22.89%;新生儿死亡78例,占46.99%。将15年分成3个五年段,围产期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第3个五年段比前2个五年段有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各年段围产儿死亡率比较(%) 年段

    n

    死胎

    死产

    新生儿死亡

    合计
, 百拇医药
    1984~1988

    3699

    25(0.68)

    17(0.46)

    34(0.92)

    76(2.05)

    1989~1993

    3005

    11(0.37)

    16(0.53)

    29(0.97)

    56(1.86)
, http://www.100md.com
    1994~1998

    3052

    14(0.46)

    5(0.16)

    15(0.49)*

    34(1.11)*

    年度间比较 *P<0.05

    1.3 围产儿死因 本组围产儿死亡因素有多种,前4位死亡因素依次为早产儿、脐带因素、先天畸形和难产。详见表2。表2 临床死因分析 死 因

    例数

    %
, http://www.100md.com
    早产儿

    40

    24.10

    脐带因素

    31

    18.67

    先天畸形

    20

    12.05

    难产

    11

    6.63

    胎盘因素
, 百拇医药
    10

    6.02

    新生儿肺部疾患

    8

    4.82

    过期妊娠

    6

    3.61

    颅内出血

    5

    3.01

    妊高症

    1
, http://www.100md.com
    0.60

    其它

    34

    20.48

    由于围产医学的不断发展,围产期保健工作的普遍开展和产科医学的提高,第3个年段围产儿死亡率有显著下降,而且死亡发生相关因素也有相应的变化。详见表3。表3 各年段围产儿死亡前4位因素比较(%) 年段

    n

    早产儿

    脐带因素

    先天畸形

    难产

    1984~1988
, http://www.100md.com
    76

    19(25.00)

    18(23.68)

    9(11.84)

    4(5.26)

    1989~1993

    56

    17(30.36)

    12(21.43)

    4(7.14)

    5(8.93)

    1994~1998
, http://www.100md.com
    34

    4(11.76)

    1(2.94)

    7(20.59)

    2(5.88)

    2 讨论

    2.1 早产是目前围产儿死亡的高发因素。引起早产的原因,大多为胎膜早破、胎位不正、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及妊娠中毒症等。目前对早产在治疗上应用硫酸镁和硫酸舒喘灵、安宝有一定效果,但是否能以科学的评分来预测早产,这是我们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在围产期保健中要加强宣教和产前检查,使孕妇掌握自我监护方法,如数胎动及早发现先兆早产,产前使用促胎肺成熟药物。预防胎儿产时损伤及窒息,加强早产儿护理,改善早产儿的预后。

    2.2 本资料提示,先天畸形为死因的第三位,但在围产儿死亡的其它因素减少的同时,畸形的发生率相对提高,这与江苏省城市围产儿死因调查的位次比较相同[1]。实际上,还有部分原因不明的死胎和新生儿死亡中,仍有因先天畸形所致,但由于没有作病理检查而不能确认。如果,能早期诊断先天性疾病,早期给予流产,中期妊娠引产,必然会降低围产儿死亡率,也可以提高人口质量。但对羊水遗传监测及生化分析,与绒毛监测的技术设备要求很高,很难在基层普及,故对先天遗传病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尽可能早期筛选,并作产前遗传学诊断。
, 百拇医药
    2.3 由于加强了孕期管理,一些胎位异常在产前已被矫正,一部分尚未矫正的在产前作了严密的监护,随着剖宫产率的提高,由胎位异常造成的分娩困难所致围产儿死亡的发生率明显下降[2]。但由头位难产所致围产儿死亡率下降较慢,其原因为:(1)相对性头盆不称增多。由于孕妇盲目增加营养,致使孕妇肥胖,胎儿巨大,既使头位难产机率增高,又使分娩阻力增加。(2)对肩难产估计不足。由于上述原因对肩难产估计不足,特别是对经产妇,而造成分娩困难。所有产科医务人员必须面对这一问题,对社会上的一些误区应正确引导,对医务人员的本身素质也要有一个提高,要全面了解母亲和胎儿的情况,评估阴道分娩的可能性和基本条件,加强动态观察,正确运用分娩机转理论,合理地进行预防性干预,提高出生人口质量[3]

    作者简介:董秀怡(1968-),女,浙江省温州人,大专,护师。

    参考文献

    [1] 刘本立.临床围产期医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3.

    [2] 童传良,苏晗仪,庄留琪,等.剖宫产术后的安全性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9,34:225.

    [3] 项十英.加强产时保健,提高出生人口质量[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9,34:444.

    收稿日期:2000-09-15,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