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湖北中医杂志》 > 2000年第4期
编号:10229667
生大黄浸液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
http://www.100md.com 《湖北中医杂志》 2000年第4期
     作者:张兴宏 张西宽

    单位:安徽省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236015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中医药疗法;生大黄浸液

    湖北中医杂志000408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是导致肝硬化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从1996年3月至1999年5月,我院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生大黄浸液治疗本病92例,并设对照组39例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31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112例,女19例;平均年龄49岁(21~72岁)。根据肝硬化child分级标准:A级38例,B级61例,C级32例。肝硬化病史半年~10年。合并有腹水者40例;首次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者48例,2次以上者83例;凝血酶原时间(PT)13~19秒,平均16.6±1.3秒。全部病例均经肝胆B超或彩超证实有明显的肝硬化,其中107例经胃肠钡餐透视证实有不同程度的食管静脉曲张。
, http://www.100md.com
    131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92例,对照组39例。所有病例均有呕血、黑便病史,出血量均在500ml以上,均未用三腔二囊管治疗。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选用生大黄10g,开水50ml浸泡,待浸液冷却后口服,3次/d。保持稀大便,2~3次/d,用量可有增减。另配合对症治疗:止血选用垂体后叶素、立止血、止血敏等;出血量较大,贫血明显者,可输注全血治疗,但血制品用量不可过大,以防加大门脉压,导致再出血。出血期间严格禁食,口渴或饥饿感较重者,以生大黄浸液和去甲肾上腺素生理盐水交替服用,静脉补充脂肪乳,并注意维持酸碱及电解质的平衡。有恶心呕吐者肌肉注射甲氧氯普胺,另以甲氰咪呱、哌拉西林静滴,以保护胃粘膜、预防感染等。

    对照组:除未用生大黄浸液外,其它对症治疗措施均与治疗组相同。

    3 治疗结果
, http://www.100md.com
    3.1 疗效判断

    临床治愈:血止,无头晕、心慌和呕血,大便转黄,血压及脉搏正常平稳。止血时间以大便转黄时间为准。无效:出血不止,甚至死亡或转外科手术治疗者。

    3.2 两组止血效果的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止血效果比较

    n

    临床治愈(%)

    无效(%)

    治疗组

    92

    78(84.78)

    14(15.22)
, http://www.100md.com
    对照组

    39

    23(58.97)

    16(41.03)

    表1 说明治疗组止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比较显著(P<0.01)。

    3.3 两组患者止血时间的比较 见表2。表2 两组止血时间比较

    n

    72h内血止(%)

    72h以上血止(%)

    治疗组

    78
, 百拇医药
    64(82.05)

    14(17.95)

    对照组

    23

    9(39.13)

    14(60.87)

    治疗组止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比较显著(P<0.01)。

    3.4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出现情况 见表3。表3 两组并发症出现率比较

    n

    顽固性

    腹 胀
, 百拇医药
    (%)

    肝昏迷

    (%)

    肝 肾

    综合症

    (%)

    自发性

    腹膜炎

    (%)

    腹水

    (%)

    治疗组

    92
, 百拇医药
    治前

    6

    (6.52)

    0

    (0)

    2

    (2.17)

    0

    0.00

    27

    (29.35)

    治后

    14
, 百拇医药
    (15.22)

    2

    (2.27)

    4*

    (4.35)

    1*

    (1.09)

    73

    (79.35)

    对照组

    39

    治前
, 百拇医药
    2

    (5.13)

    0

    (0.00)

    1

    (2.56)

    1

    (2.56)

    13

    (33.33)

    治后

    17

    (43.59)
, 百拇医药
    11

    (28.21)

    7

    (17.95)

    4

    (10.26)

    32

    (82.05)

    注:两组比较,△P<0.01;*P<0.05

    表3表明治疗组顽固性腹胀、肝昏迷的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肝肾综合征、自发性腹膜炎的出现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腹水的出现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 百拇医药
    4 讨论

    大黄用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始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的泻心汤。近代大黄单用或复方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胃癌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用生大黄浸液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鲜见报道。笔者认为,大黄作用机理有以下几个方面:

    (1)止血作用:大黄中的鞣酸和大黄酚,能收缩局部血管及缩短出血时间,抑制胃蛋白酶的活性,改善胃肠粘膜血流灌注,缓解其缺血缺氧状态,有利于胃肠粘膜屏障的建立,从而控制出血[1~2]

    (2)导泻作用:大黄中的大黄酚、大黄酸可增强大肠的蠕动而导泻,可将多种细菌、肠源性有毒物质和机体代谢产物排出体外,从而有效地预防腹胀及肝昏迷的发生[1]

    (3)抑菌作用:大黄对肠道的多种细菌具有抑制作用。有研究认为,门脉高压所致胃充血,同时存在内毒素血症时会产生急性出血性胃炎、胃粘膜糜烂出血[3]。大黄的抑菌、导泻作用可抑制肠道细菌繁殖,并把细菌产生的内毒素经导泻排出体外,减轻肠源性内毒素血症,间接起到止血作用。上消化道出血时患者使用垂体后叶素,可使肝硬化患者在内脏瘀血水肿的基础上因内脏动脉收缩血流降低,组织缺氧和酸中毒,使肠粘膜屏障破坏、通透性增强,以致肠内细菌直接穿过肠壁进入腹腔,引起自发性腹膜炎[3]。而大黄具有抑菌作用,并有利于胃肠粘膜屏障的修复,故可减轻自发性腹膜炎的发生率。现在认为内毒素是强烈的肾血管收缩物质,与肝肾综合征的发生密切相关[4]。大黄可减轻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故也可减轻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大黄具有止血、导泻、抑菌、修复胃肠粘膜屏障、减轻内毒素血症等作用,故可减少多种并发症的发生。生大黄浸液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其有效成份,具有简、廉、便、验的特点。

    参考文献

    [1]王伯祥.中医肝胆病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73:500

    [2]沈建宏.大黄治疗应激性胃肠粘膜病变29例.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9,18(3):28

    [3]梁扩寰.肝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407:413

    [4]池肇春.新编实用肝病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25

    收稿日期:1999-11-20,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