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 2000年第4期
编号:10233918
感冒通致上消化道出血并诱发心肌梗死1例
http://www.100md.com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00年第4期
     作者:曾勇

    单位:北京二七车辆厂医院内科 北京,100072

    关键词: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000426 患者,男,72岁。因咳嗽、低热,服感冒通治疗,次日出现上腹不适伴恶心,呕吐咖啡样液体4次,共约100 ml,排柏油样便4次,共约800 ml,同时并头晕、心悸、乏力于1998年10月9日入院。既往患糖尿病,否认冠心病、高血压及消化性溃疡病史,无烟酒嗜好。体检:血压140/75 mmHg(1 mmHg=0.133 kPa),消瘦,贫血貌,双肺正常,心率100次/min,律齐,A2>P2,无杂音,腹软,肝脾未及,无包块,中上腹轻压痛。实验室检查:Hb 101 g/L,RBC 3.09×1012/L,WBC 13.9×109/L,PLT 187×109/L,大便检查为黑便,潜血试验阳性。空腹血糖19.6 mmol/L,ECG示低血压,Ⅲ、aVF呈Qr型。拟诊出血性胃炎、2型糖尿病。给予西咪替丁、止血芳酸、止血敏、立止血等治疗,出血症状仍断续发生。入院第12天胃镜提示“食管下段糜烂性炎症,十二指肠球部霜斑样溃疡并出血。治疗期间曾多次出现一过性胸闷、胸痛,未引起重视。10月30日心前区持续闷痛1 h伴大汗,肌注654-2及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均不缓解,ECG检查示V1~3呈QS型,V4呈rS型,ST段V1~4呈弓背向上抬高与T波融合成单向曲线,Ⅱ、Ⅲ、aVF均呈QS型,且Ⅲ、aVF导联Q波明显加深,ST段降低,Ⅰ、aVL、V5~6 ST段抬高0.15 mV以上,以后2周ECG呈典型急性心肌梗死(AMI)衍变图型。确诊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复发性下壁心肌梗死(图1)。治疗以心肌梗死为主,静脉滴注硝酸甘油,同时制酸、防治感染、控制血糖。11月5日再次上消化道大出血,呕吐鲜血1 500 ml左右,排黑便约500 ml,Hb最低达61 g/L,但心肌梗死未见延展,治疗48 d后痊愈出院。

    图1 患者的心电图

    讨论 感冒通引起溃疡或诱发溃疡出血时有文献报道,其原因为感冒通的主要成分双氯灭痛破坏胃肠粘膜屏障,并使凝血酶原减少导致局部或全身出血倾向,老年人更易发生。在止血治疗中,由于失血、血液浓缩、血小板活跃及多种止血剂并用,使冠状动脉持续缺血、痉挛或血栓形成,加上老年患者常存在心脑血管病高危因素,如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促成了AMI的发生。患者虽否认冠心病史,但入院时ECG证实其有过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无典型症状,可能与糖尿病引起末梢神经病变提高了痛阈有关。(收稿 1999-10-28),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