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 2000年第4期
编号:10233924
阑尾炎并发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
http://www.100md.com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00年第4期
     作者:黄玮 段志金

    单位:黄玮(重庆市三峡中心医院内科 重庆,404000);段志金(重庆市三峡中心医院外科)

    关键词: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000420 患者,女,16岁。因腹痛、腹泻2 d于1998年9月20日就诊入院。既往体健,无特殊疾患史。体检:T36.5℃,P 62次/min,BP 90/60 mmHg(1 mmHg=0.133 kPa),生长、发育正常,痛苦貌,双肺无音。心率62次/min,律齐,无杂音。剑下及右下腹压痛,麦氏点压痛明显。白细胞9.2×109/L,中性细胞0.85,血钾4.4 mmol/L,诊断为急性阑尾炎。于入院时突感心悸、头昏,心率37次/min,律齐,血压75/30 mmHg,心电图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逸搏心律(图1A),予阿托品1 mg静脉注射20 min后心率40次/min左右,予异丙肾上腺素1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维持心率75次/min,律不齐,心电图示Ⅱ度房室传导阻滞2∶1下传(图1B),以阑尾炎收入外科。阿托品的应用使腹痛减轻,于21日转至内科治疗心脏并发症。22日晨腹痛加重转外科,即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阑尾充血水肿),术后当晚患者心悸、头昏等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术后半年门诊随访心电图正常。

    图1 患者的心电图

    讨论 本例青年女性患急性阑尾炎并发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并且随着阑尾的切除而消失,因而两者存在密切相关性。游卫华等报道感染病灶性心肌损害2例(临床心血管病杂志,1996,12:199),其中1例急性阑尾炎合并室性期前收缩伴ST段抬高表现。游氏认为发病机制为细菌毒素对心肌的一过性损伤反应。本例无先天性心脏病基础,更无药物中毒及高血钾症、上呼吸道感染等疾患为诱因,其急性阑尾炎显然与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有关。可能是急性阑尾炎刺激肠道,使支配肠道的迷走神经张力增高,通过迷走反射而发生心跳变慢和房室传导阻滞。阑尾切除即刺激作用消失,从而使心脏节律活动恢复正常。本例值得吸取教训之处在没有认识清楚原发病与继发病的关系,因而收治过程中发生延误时间的过程。若阑尾炎严重,则会导致化脓、穿孔、腹膜炎的严重后果。因而遇类似本例,应明辨关系,以期获得正确处理。外科急腹症者即使继发严重心律失常,不应等待心律失常的好转与控制,必要时应在临时起搏治疗的同时不失时机地积极治疗外科急症。

    (收稿 1999-05-19),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