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淮海医药》 > 2000年第4期
编号:10236464
中药材性状鉴别刍议
http://www.100md.com 《淮海医药》 2000年第4期
     作者:龙剑眉

    单位:安徽省合肥市药品检验所 230022

    关键词:中药材;性状鉴别

    淮海医药000469

    【中国图书分类号】 R 282.5

    中药材性状鉴别就是利用眼看、手摸、鼻闻、口尝等十分简便的方法对中药材的外在形态进行鉴别。它具有简单、易行、迅速的特点,也是我们中药鉴定主要方法之一,笔者结合工作谈几点体会。

    性状鉴定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形状 中药材的形状与植物特性与用药部位有关,每种药材的形状一般比较固定。如根类药材有圆柱形、圆锥形、纺锤形等;皮类药材有卷筒状、板片状等;种子类药材有圆形、球形等。老药工们的经验鉴别术语,形象生动,易懂易记。《中国药典》的性状描述中也常采用,如描述“川贝母”的“怀中抱月”;“地龙”的“白颈”及“天麻”的“鹦嘴芽”、“肚脐疤”等。
, 百拇医药
    2 大小 药材的大小是指其长短、粗细、厚薄。《中国药典》中一般都有规定。如“山药”的直径规定是1.5~6 cm。若超过6 cm则应考虑可能是伪品“参薯”;“金钱白花蛇”为眼镜蛇科动物银环蛇Bungarus mulftcnctus Blyth的幼蛇,其盘应为3~6 cm,药材的大小与规定有出入时,可允许有少量高于或低于规定的数值存在。随着栽培技术的发展,品种的改育,一些品种的确在突破原有的规定,这在检验工作中应加以注意。

    3 颜色 各种药材的颜色是不同的,我们的祖先就是通过颜色来区分药材的,如“丹参”色红;“黄连”色黄;“紫草”色紫等。《中国药典》规定,药材的颜色,一般应在日光灯下观察,多用两种色调复合描述,以后一种颜色为主,例如黄棕色是以棕色为主的。当然,在实际工作中会出现不同的检验者对同一批次的药材的颜色有不同看法的情况出现。建议在以后的标准中可否考虑量化指标,如出版发行药典时,配套标准比色板,方便实施操作,减少误差,提高中药材检验的准确性。

    4 表面特征 指的是药材表面是光滑还是粗糙,有无皱纹、毛茸、气孔等。双子叶植物的根类药材顶部有的带有根茎;单子叶植物根茎有的具膜质鳞叶;蕨类植物的根茎常带有叶柄残基和鳞片。这些特征的有无和存在情况,是鉴别药材的重要依据,特别是在检验同科同属植物中,表面的微小差别都是观察的重点。“龙胆”与“坚龙胆”的区别在于其表面有无横皱纹;蛇类药材鳞片表面是否“起棱”如何“起棱”都是鉴别的重要依据。
, 百拇医药
    5 质地 是指药材的软硬、坚韧、疏松、致密、粘性或粉性等特征。如《中国药典》中规定“麦冬”应“质柔韧”,在实验中,我们发现“麦冬”的伪品之一“山麦冬”多质硬。应加以区别。

    6 断面 指药材折断时的现象,如易折断或不易折断,有无粉尘散落等及折断后的断面特征。自然折断的断面应注意是否平坦,还是显纤维性、颗粒性或裂片状,断面有无胶丝,是否可以层层剥离等。例如以“肖菝葜”冒充“土茯苓”,在检验中可以折断时有无“粉尘飞扬”的现象判断。

    7 气、味 药材的气与味,是直接以鼻闻和口口 尝而辨别的。含挥发性物质的药材,大多有特殊的香气。如以气味来区分“西洋参”和“人参”,以初步推断其真实性,决定是否进一步检验。

    笔者在工作中,深深地感到,中药材的性状鉴别存在很大局限性,要求检验工作者既要有一定专业知识,又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和积累经验,向科学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如何借助计算机及相关学科的帮助,使中药材性状鉴别减少误差因素,提高检验水平,是广大药检工作者的努力方向。,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