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军荣 张正毅
单位:211100南京江宁县人民医院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脑梗死;血液流变学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000417 【摘要】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 对8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0.4 ml,每12小时腹部皮下注射1次,连续10天为1疗程;并对另外8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加复方丹参16 ml静滴,每日1次,连用10天为对照。治疗前后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能降低全血高切粘度、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等。CT检查显示治疗组病灶缩小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脑电地形图检测亦显示治疗后有明显改善。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
, 百拇医药
我们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8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低分子肝素组:87例,男53例,女34例,年龄48~76岁,平均60±7.0岁。按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重型18例,中型42例,轻型27例。多发性脑梗死20例,单灶性脑梗死45例,腔隙性脑梗死22例。对照组:87例,男51例,女36例,年龄47~77岁,平均61.1±6.8岁。两组发病均在48小时以内,符合全国第二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 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按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重型16例,中型45例,轻型26例。多发性脑梗死21例,单灶性脑梗死45例,腔隙性脑梗死21例。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用脱水剂、脑细胞保护剂及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加复方丹参16 ml静滴,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对原来服用的降压药、扩张冠状动脉药及降糖药等继续服用。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低分子肝素(速避凝,法国塞诺菲温莎公司提供)0.4 ml,每12小时腹部皮下注射1次,连续10天为1疗程。
, 百拇医药
1.3 观察指标 (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前后根据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方法进行评分,治疗结束时则根据治疗前后积分值的减少,并结合患者的生活状态进行评定。(2)治疗前后查血生化,肝肾功能、血脂、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全血高切粘度、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等。(3)两组各有46例在治疗前后查脑电地形图。(4)两组各有50例于2周后复查头颅CT。
1.4 疗效判定 根据第二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统一标准分为[1]: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生活能力达0~1级;显著好转:积分减少46%~90%,生活能力达0~3级;好转:积分减少18%~45%;无变化:积分减少≤17%;恶化:积分增加≥18%。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 两组治疗后的疗效评定结果见表1。从表中可见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治疗组显效率(基本治愈+显著好转)为82.7%,总有效率(基本治愈+显著好转+好转)96.6%;对照组显效率(基本治愈+显著好转)52.8%,总有效率(基本治愈+显著好转+好转)83.2%。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 http://www.100md.com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例数
基本
治愈
显著
好转
好转
无变化
恶化
总有效率(%)
治疗组
87
35
, 百拇医药
37
12
2
1
96.6
对照组
87
18
28
27
10
4
83.2
, 百拇医药
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P<0.01
2.2 实验室指标改变 (1)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见表2。治疗组用药前后全血高切粘度、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各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2)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及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等无明显变化,肝肾功能正常。
2.3 脑电地形图的变化 两组各有46例患者在治疗前后观察了脑电地形图的改变。脑电地形图的主要异常改变为局灶性慢波异常增多,各频带对应有明显差异。治疗后异常脑电地形图转为正常者为有效。治疗组有32例(69.6%),而对照组有22例(47.8%),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1)。
表2 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流变学指标变化(±s)
, http://www.100md.com
高切粘度(mpa*s)
低切粘度(mpa*s)
血浆粘度(mpa*s)
红细胞压积(%)
纤维蛋白原(g/L)
治疗前
6.70±0.92
10.5±0.86
1.94±0.54
0.49±0.15
3.76±1.86
治疗后
, http://www.100md.com
5.56±0.58*
8.19±0.75*
1.53±0.14*
0.40±0.02*
2.43±1.6**
与治疗前相比*P<0.05,**P<0.01
2.4 头颅CT改变 两组中各有50例于2周后复查头颅CT。其中治疗组中显示病灶缩小或密度变浅者有18例(35.3%),而对照组中显示病灶缩小或密度变浅者仅有5例(1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
, http://www.100md.com
2.5 副作用 治疗组中有6例出现腹部注射部位局部青紫,未予特殊处理;2例出现牙龈出血;1例出现咯血,因原有支气管扩张病史,经给予对症处理,症状消失,肝肾功能等均正常。
3 讨 论
抗凝治疗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之一,低分子肝素由标准肝素经化学或酶学方法解聚而制成。分子量为4500道尔顿,其抗Ⅹa因子活性高而抗凝血酶活性低,有促进纤溶作用,增强血管内皮细胞的抗血栓作用,其药代动力学特点为抗Ⅹa因子活性的半衰期长,皮下注射生物利用度高。低分子肝素抗血栓主要通过[2](1)抑制各凝血因子活性。(2)与血管壁相互作用,血管内皮细胞表面是低分子肝素的贮存所,低分子肝素和血管内膜结合,促进内源性氨基多糖释放,后者有抗血栓作用。(3)低分子肝素可改变血液粘度,促进血液流动,增加血细胞表面电荷,从而增强抗凝聚和抗血栓作用。脑梗死后反映高凝状态的指标如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或凝血酶原片(F1+2)显著增高,抗凝治疗可降低这些指标,改善高凝状态,因而抑制血栓扩大,促进血栓溶解,促进血管再通及改善侧枝循环而起到挽救缺血半暗区,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作用。
, 百拇医药
本组观察结果表明低分子肝素对急性脑梗死治疗较传统治疗有明显的优点,总有效率及显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与国外报道一致[3]。 治疗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得到改善,尤其是纤维蛋白原明显减少。研究表明:脑血流量与红细胞压积、血浆纤维蛋白原之间有定量关系,减少血液粘度、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可增加脑血流量,而增加脑血流量,能促进氧的传递,及时去除二氧化碳和其它代谢产物。从而可以有效的防止缺血梗死区的不可逆损伤[4~6]。本组CT、脑电地形图检测结果表明低分子肝素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1),提示患者脑功能亦有显著恢复,低分子肝素每日2次皮下注射,无需监测出凝血时间,患者有较好的耐受性,应用简单,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个理想药物,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 考 文 献
1,.对脑卒中临床研究工作的建议.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8,21:57
, 百拇医药
2,王福清,张天民.低分子肝素研究近况.中华药学杂志,1993,28:646
3,Kay R,Wang KS,Yu YL,et al.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N Engl J Med,1995,333:1588
4,Grotta J,AckermanR,Correia J,et al.Whole blood viscosity parameters and cerebral blood flow.Stroke,1982,13:296
5,Kannel WB,Wolf PA,Castelli WP,et al. Fibringen and risk of cardio vascular disease.JAMA,1987,258:1183
6,Heros RC, Korosue K. Hemodilution for cerebral ischemia.Stroke,1989,20:423
(收稿1999-06-21 修回1999-08-16), 百拇医药
单位:211100南京江宁县人民医院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脑梗死;血液流变学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000417 【摘要】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 对8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0.4 ml,每12小时腹部皮下注射1次,连续10天为1疗程;并对另外8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加复方丹参16 ml静滴,每日1次,连用10天为对照。治疗前后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能降低全血高切粘度、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等。CT检查显示治疗组病灶缩小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脑电地形图检测亦显示治疗后有明显改善。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
, 百拇医药
我们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8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低分子肝素组:87例,男53例,女34例,年龄48~76岁,平均60±7.0岁。按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重型18例,中型42例,轻型27例。多发性脑梗死20例,单灶性脑梗死45例,腔隙性脑梗死22例。对照组:87例,男51例,女36例,年龄47~77岁,平均61.1±6.8岁。两组发病均在48小时以内,符合全国第二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 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按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重型16例,中型45例,轻型26例。多发性脑梗死21例,单灶性脑梗死45例,腔隙性脑梗死21例。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用脱水剂、脑细胞保护剂及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加复方丹参16 ml静滴,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对原来服用的降压药、扩张冠状动脉药及降糖药等继续服用。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低分子肝素(速避凝,法国塞诺菲温莎公司提供)0.4 ml,每12小时腹部皮下注射1次,连续10天为1疗程。
, 百拇医药
1.3 观察指标 (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前后根据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方法进行评分,治疗结束时则根据治疗前后积分值的减少,并结合患者的生活状态进行评定。(2)治疗前后查血生化,肝肾功能、血脂、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全血高切粘度、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等。(3)两组各有46例在治疗前后查脑电地形图。(4)两组各有50例于2周后复查头颅CT。
1.4 疗效判定 根据第二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统一标准分为[1]: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生活能力达0~1级;显著好转:积分减少46%~90%,生活能力达0~3级;好转:积分减少18%~45%;无变化:积分减少≤17%;恶化:积分增加≥18%。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 两组治疗后的疗效评定结果见表1。从表中可见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治疗组显效率(基本治愈+显著好转)为82.7%,总有效率(基本治愈+显著好转+好转)96.6%;对照组显效率(基本治愈+显著好转)52.8%,总有效率(基本治愈+显著好转+好转)83.2%。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 http://www.100md.com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例数
基本
治愈
显著
好转
好转
无变化
恶化
总有效率(%)
治疗组
87
35
, 百拇医药
37
12
2
1
96.6
对照组
87
18
28
27
10
4
83.2
, 百拇医药
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P<0.01
2.2 实验室指标改变 (1)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见表2。治疗组用药前后全血高切粘度、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各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2)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及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等无明显变化,肝肾功能正常。
2.3 脑电地形图的变化 两组各有46例患者在治疗前后观察了脑电地形图的改变。脑电地形图的主要异常改变为局灶性慢波异常增多,各频带对应有明显差异。治疗后异常脑电地形图转为正常者为有效。治疗组有32例(69.6%),而对照组有22例(47.8%),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1)。
表2 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流变学指标变化(±s)
, http://www.100md.com
高切粘度(mpa*s)
低切粘度(mpa*s)
血浆粘度(mpa*s)
红细胞压积(%)
纤维蛋白原(g/L)
治疗前
6.70±0.92
10.5±0.86
1.94±0.54
0.49±0.15
3.76±1.86
治疗后
, http://www.100md.com
5.56±0.58*
8.19±0.75*
1.53±0.14*
0.40±0.02*
2.43±1.6**
与治疗前相比*P<0.05,**P<0.01
2.4 头颅CT改变 两组中各有50例于2周后复查头颅CT。其中治疗组中显示病灶缩小或密度变浅者有18例(35.3%),而对照组中显示病灶缩小或密度变浅者仅有5例(1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
, http://www.100md.com
2.5 副作用 治疗组中有6例出现腹部注射部位局部青紫,未予特殊处理;2例出现牙龈出血;1例出现咯血,因原有支气管扩张病史,经给予对症处理,症状消失,肝肾功能等均正常。
3 讨 论
抗凝治疗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之一,低分子肝素由标准肝素经化学或酶学方法解聚而制成。分子量为4500道尔顿,其抗Ⅹa因子活性高而抗凝血酶活性低,有促进纤溶作用,增强血管内皮细胞的抗血栓作用,其药代动力学特点为抗Ⅹa因子活性的半衰期长,皮下注射生物利用度高。低分子肝素抗血栓主要通过[2](1)抑制各凝血因子活性。(2)与血管壁相互作用,血管内皮细胞表面是低分子肝素的贮存所,低分子肝素和血管内膜结合,促进内源性氨基多糖释放,后者有抗血栓作用。(3)低分子肝素可改变血液粘度,促进血液流动,增加血细胞表面电荷,从而增强抗凝聚和抗血栓作用。脑梗死后反映高凝状态的指标如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或凝血酶原片(F1+2)显著增高,抗凝治疗可降低这些指标,改善高凝状态,因而抑制血栓扩大,促进血栓溶解,促进血管再通及改善侧枝循环而起到挽救缺血半暗区,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作用。
, 百拇医药
本组观察结果表明低分子肝素对急性脑梗死治疗较传统治疗有明显的优点,总有效率及显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与国外报道一致[3]。 治疗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得到改善,尤其是纤维蛋白原明显减少。研究表明:脑血流量与红细胞压积、血浆纤维蛋白原之间有定量关系,减少血液粘度、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可增加脑血流量,而增加脑血流量,能促进氧的传递,及时去除二氧化碳和其它代谢产物。从而可以有效的防止缺血梗死区的不可逆损伤[4~6]。本组CT、脑电地形图检测结果表明低分子肝素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1),提示患者脑功能亦有显著恢复,低分子肝素每日2次皮下注射,无需监测出凝血时间,患者有较好的耐受性,应用简单,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个理想药物,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 考 文 献
1,.对脑卒中临床研究工作的建议.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8,21:57
, 百拇医药
2,王福清,张天民.低分子肝素研究近况.中华药学杂志,1993,28:646
3,Kay R,Wang KS,Yu YL,et al.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N Engl J Med,1995,333:1588
4,Grotta J,AckermanR,Correia J,et al.Whole blood viscosity parameters and cerebral blood flow.Stroke,1982,13:296
5,Kannel WB,Wolf PA,Castelli WP,et al. Fibringen and risk of cardio vascular disease.JAMA,1987,258:1183
6,Heros RC, Korosue K. Hemodilution for cerebral ischemia.Stroke,1989,20:423
(收稿1999-06-21 修回1999-08-16),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