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重庆医学》 > 2000年第5期
编号:10211254
小儿卧位性室性早搏的病因及预后探讨
http://www.100md.com 《重庆医学》 2000年第5期
     作者:胡蓉 钱永如

    单位:胡蓉(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400010);钱永如(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

    关键词:

    重庆医学000547 卧位性室性早搏(室早)是指卧位时出现,而在坐位或立位时减少或消失的心律失常。此类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处理和预后与一般心律失常不尽相同。为此,我们对5例卧位性室早患儿进行自主神经功能检查,Holter监测,运动试验及心室晚电位检查,旨在探讨小儿卧位性室早的病因及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卧位性室早患儿5例,男3例,女2例。年龄5~11岁,病程4天~3年。系体检发现3例,上呼吸道感染及腹泻就诊时发现各1例。心电图检出早搏,临床上无症状,不影响生活,学习。电解质、心肌酶谱、X线、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检查均正常。
, 百拇医药
    1.2 方法

    1.2.1 自主神经功能检查见钱氏[1]报道。

    1.2.2 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

    1.2.3 运动试验 采用二级梯试验,使心率超过原心率50%以上再进行判断。

    1.2.4 心室晚电位检查。

    2 结 果

    2.1 自主神经功能检查结果 5例均为迷走性室早,其中1例卧位时呈频发室早,压颈动脉窦时出现短阵室速,立位或坐位时早搏消失。另1例卧位时呈成对室早,立位或坐位时室早消失,仅为偶发室早。

    2.2 动态心电图结果 5例6~18时室早频率为214~856次,18时~次日6时为1328~12113次。在夜间睡眠时,出现成对室早1例,短阵室速1例,白天活动时消失。
, 百拇医药
    2.3 运动试验结果 5例运动后早搏均减少或消失。

    2.4 心室晚电位结果 5例均阴性。

    2.5 随访结果 本组随访6月~5年,平均2.5年,有2例早搏消失,未消失者,除心电图有早搏外,无其他异常改变。

    3 讨 论

    心脏受交感和迷走神经双重支配,正常情况下,其电生理作用相等。在某些生理因素干扰如潜水、睡眠、长期训练等,迷走神经活动增加可引起交感—副交感功能失衡,造成心脏电生理活动紊乱,导致室早的发生。Eckenhoff等[2]报道,21例青年健康者,在潜水中,心率减慢14%~23%,有偶发早搏,出水面后20小时,运动诱发室速,认为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加能引起室早或恶性心律失常。且生长发育中的小儿自主神经功能尚不稳定,多数学者认为,新生儿交感神经系统在解剖及功能上已趋向成熟,而迷走神经尚未发育完善,5~10岁以后心脏神经调节才具有成人特征。本文结果显示,5例均属迷走神经性室早,其中1例压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时出现短阵室速,立,坐位时消失。6~18时室早频率为214~856次,而18~次日6小时为1328~12113次,夜间睡眠时室早频率明显增加,有1例呈成对室早,1例呈短阵室速,白天活动时消失。说明卧位性室早可能是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引起。其机理可能是由于卧位时,迷走神经活动占优势,可降低窦房结自律性,使异位节律点兴奋性相对增强,可产生卧位性早搏[3]。因此,我们认为,迷走神经活动增加是引起卧位性室早的常见原因之一,应引起临床医师关注。
, http://www.100md.com
    本组系体检、上感、腹泻就诊时发现,临床上无症状,不影响生活、学习,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5例运动后早搏均减少或消失,心室晚电位均阴性,无1例器质性病变。经随访平均2.5年,有2例早搏消失,未消失者,除心电图有早搏外无异常发现。说明卧位性室早,可存在数年,远期预后良好,毋需抗心律失常药物。一般认为卧位心律失常多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青壮年人或儿童,可能由于卧位时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所致,预后良好,毋需特殊处理[3]。因此,凡卧位时出现室早患儿,必须结合临床除外器质性心脏病变后,应排除本病,作必要的自主神经功能检查,动态心电图监测,心室晚电位检查,以避免误诊误治。

    参考文献

    1,钱永如,胡蓉,彭芝琳.室性早搏患儿自主神经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中华儿科杂志,1996:34(3):152

    2,Eckenhoff RG,Knight DR.Cardliac arrhythmias and heart rate changes in prolonged hyperbaric air exposures.Undersea Biomed Res,1984,11(4):355

    3,杨清波,常巧转.卧位性心律失常.中原医刊,1993,20(5):26,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