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消化性溃疡33例临床分析
作者:宪莹 徐酉华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血液科 400014
关键词:
重庆医学000544
为探讨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征,提高诊断率,减少其危害性,本文分析了我院1993~1999年收治的小儿消化性溃疡33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性别:男性23例,女性10例,男:女=2.3:1。年龄:3~6岁3例,7~9岁5例,10~14岁25例。病程:<6月24日例,6月~1年2例,>1年7例,最长3年余。
1.2 临床表现 腹痛25例,以反复中上腹或脐周疼痛为主,多为隐痛,无明显规律性,伴反酸3例,嗳气4例。消化道出血30例,其中以便血尤黑便为最多20例,呕血+便血7例,呕血最少仅3例。以消化道出血为首发表现15例。伴贫血者28例,有失血性休克表现者4例。平素饮食不规则,喜吃辛辣者20例。误诊为心肌炎2例,误诊为缺铁性贫血4例,误诊为钩虫病2例,误诊为肠蛔虫、肠痉挛8例。
, 百拇医药
1.3 辅助检查 血常规:Hb:<60g/L8例,60~90g/L16例,90~120g/L4例,>120g/L5例。十二指肠溃疡25例,胃溃疡8例。X线钡餐检查诊断26例,主要表现为充盈不良及激惹征,无明显龛影。胃镜诊断7例。
1.4 家族史 迫溯三代直系亲属中,13例有明确的溃疡病家族史。
1.5 治疗及转归 全部病例均采用抗生素联合H2受体拮抗剂及饮食治疗,贫血重者予输血治疗,出血、腹痛很快停止。出院后继续用药达半年左右,复发少,仅2例复发,表现为反复消化道出血,最多达3次。该2例每次出血前均有饮食因素为诱因,且出院后未坚持用药。全组病例中,无穿孔及幽门梗阻发生。
2 讨 论
2.1 小儿消化性溃疡的病因 消化性溃疡在成人是一种常见病,近年来小儿溃疡病的发生也逐渐增多。本组以10~14岁的学龄儿童发病最多,其原因可能是此年龄段的学龄儿童常处于持久、强烈的精神紧张,学习负担重的状态,迷走神经高度兴奋,从而胃酸分泌增多,对胃粘膜损伤是溃疡病形成的主要原因。本组中平素饮食不规律20例,提示长期饮食不规则,短时间暴食或进食辛辣、刺激的食物,致使胃肠粘膜屏障功能进一步下降,是促进溃疡病形成的另一重要因素。此外,本组病例中13例有溃疡病家族史,占39%,与许春娣等对小儿消化性溃疡遗传性及遗传度的研究报告接近,说明在小儿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中遗传因素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消化性溃疡确是一个与遗传有密切关联的疾病。
, 百拇医药
2.2 小儿消化性溃疡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 小儿消化性溃疡以10~14岁的学龄儿童多见,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率高于胃溃疡发生率。与成人溃疡病相比,小儿消化性溃疡临床常缺乏典型表现,年龄越小,症状越不典型。腹痛是常见的症状,而反酸嗳气者少,75%有腹痛表现,但因小儿常常不能正确描述腹痛的性质、部位和程度,使医生及家长容易忽视,而常认为腹痛仅是由肠痉挛或肠蛔虫所致,因而常不能及时诊断。消化道出血是溃疡病常见的并发症,本组30例(90%)有便血或呕血,其中为首发症状者15例,提示消化道出血是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一个常见特征,且常为首发症状。小儿血液总量较成人少,同量的出血易引起小儿贫血,本组贫血率达84%。起病急骤,出血量多,可以导致严重贫血甚至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由于急性失血可致患儿心悸、乏力、面色突然苍白,故本组2例病人曾被误诊为心肌炎。起病隐匿,进展缓慢者,出血呈非持续性慢性失血,也不易引起患者及家属注意,久之则以慢性贫血为突出表现,病程长达数月或数年,与引起贫血的其他疾病相混淆,而被误诊为缺铁性贫血,钩虫病等。本组病例出血率高达90%,明显高于文献报告,此可能与轻症病例未住院有关。
, 百拇医药
鉴于小儿溃疡病有上述临床特征,诊断确有困难,早期诊断关键在于提高对该病的警惕性。因此对:(1)反复腹痛,尤其是上腹或脐周疼痛者,(2)伴有呕血,便血者;(3)不明原因的贫血患者;(4)有溃疡病家族史者均应尽早做相应的检查。小儿溃疡病诊断的确立,有赖于胃肠X线钡餐及胃镜检查。由于小儿溃疡病发生部位常偏后侧,且再生修复能力强,因此X线典型的龛影表现少,而以间接征象如激惹征象及充盈不良为多见,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胃镜检查为直视下观察胃粘膜的变化,故定位准确而直观,较X线检查可靠。因而对疑诊者,只要无穿孔等征象,宜早期作胃镜检查以弥补X线检查的不足,从而提高诊断率,减少其对小儿健康的危害性。
2.3 小儿溃疡的治疗 以抗生素联合H2受体拮抗剂为主的内科保守治疗可获得较好效果,关键在于剂量及疗程一定要足够,否则容易导致复发。, 百拇医药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血液科 400014
关键词:
重庆医学000544
为探讨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征,提高诊断率,减少其危害性,本文分析了我院1993~1999年收治的小儿消化性溃疡33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性别:男性23例,女性10例,男:女=2.3:1。年龄:3~6岁3例,7~9岁5例,10~14岁25例。病程:<6月24日例,6月~1年2例,>1年7例,最长3年余。
1.2 临床表现 腹痛25例,以反复中上腹或脐周疼痛为主,多为隐痛,无明显规律性,伴反酸3例,嗳气4例。消化道出血30例,其中以便血尤黑便为最多20例,呕血+便血7例,呕血最少仅3例。以消化道出血为首发表现15例。伴贫血者28例,有失血性休克表现者4例。平素饮食不规则,喜吃辛辣者20例。误诊为心肌炎2例,误诊为缺铁性贫血4例,误诊为钩虫病2例,误诊为肠蛔虫、肠痉挛8例。
, 百拇医药
1.3 辅助检查 血常规:Hb:<60g/L8例,60~90g/L16例,90~120g/L4例,>120g/L5例。十二指肠溃疡25例,胃溃疡8例。X线钡餐检查诊断26例,主要表现为充盈不良及激惹征,无明显龛影。胃镜诊断7例。
1.4 家族史 迫溯三代直系亲属中,13例有明确的溃疡病家族史。
1.5 治疗及转归 全部病例均采用抗生素联合H2受体拮抗剂及饮食治疗,贫血重者予输血治疗,出血、腹痛很快停止。出院后继续用药达半年左右,复发少,仅2例复发,表现为反复消化道出血,最多达3次。该2例每次出血前均有饮食因素为诱因,且出院后未坚持用药。全组病例中,无穿孔及幽门梗阻发生。
2 讨 论
2.1 小儿消化性溃疡的病因 消化性溃疡在成人是一种常见病,近年来小儿溃疡病的发生也逐渐增多。本组以10~14岁的学龄儿童发病最多,其原因可能是此年龄段的学龄儿童常处于持久、强烈的精神紧张,学习负担重的状态,迷走神经高度兴奋,从而胃酸分泌增多,对胃粘膜损伤是溃疡病形成的主要原因。本组中平素饮食不规律20例,提示长期饮食不规则,短时间暴食或进食辛辣、刺激的食物,致使胃肠粘膜屏障功能进一步下降,是促进溃疡病形成的另一重要因素。此外,本组病例中13例有溃疡病家族史,占39%,与许春娣等对小儿消化性溃疡遗传性及遗传度的研究报告接近,说明在小儿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中遗传因素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消化性溃疡确是一个与遗传有密切关联的疾病。
, 百拇医药
2.2 小儿消化性溃疡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 小儿消化性溃疡以10~14岁的学龄儿童多见,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率高于胃溃疡发生率。与成人溃疡病相比,小儿消化性溃疡临床常缺乏典型表现,年龄越小,症状越不典型。腹痛是常见的症状,而反酸嗳气者少,75%有腹痛表现,但因小儿常常不能正确描述腹痛的性质、部位和程度,使医生及家长容易忽视,而常认为腹痛仅是由肠痉挛或肠蛔虫所致,因而常不能及时诊断。消化道出血是溃疡病常见的并发症,本组30例(90%)有便血或呕血,其中为首发症状者15例,提示消化道出血是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一个常见特征,且常为首发症状。小儿血液总量较成人少,同量的出血易引起小儿贫血,本组贫血率达84%。起病急骤,出血量多,可以导致严重贫血甚至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由于急性失血可致患儿心悸、乏力、面色突然苍白,故本组2例病人曾被误诊为心肌炎。起病隐匿,进展缓慢者,出血呈非持续性慢性失血,也不易引起患者及家属注意,久之则以慢性贫血为突出表现,病程长达数月或数年,与引起贫血的其他疾病相混淆,而被误诊为缺铁性贫血,钩虫病等。本组病例出血率高达90%,明显高于文献报告,此可能与轻症病例未住院有关。
, 百拇医药
鉴于小儿溃疡病有上述临床特征,诊断确有困难,早期诊断关键在于提高对该病的警惕性。因此对:(1)反复腹痛,尤其是上腹或脐周疼痛者,(2)伴有呕血,便血者;(3)不明原因的贫血患者;(4)有溃疡病家族史者均应尽早做相应的检查。小儿溃疡病诊断的确立,有赖于胃肠X线钡餐及胃镜检查。由于小儿溃疡病发生部位常偏后侧,且再生修复能力强,因此X线典型的龛影表现少,而以间接征象如激惹征象及充盈不良为多见,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胃镜检查为直视下观察胃粘膜的变化,故定位准确而直观,较X线检查可靠。因而对疑诊者,只要无穿孔等征象,宜早期作胃镜检查以弥补X线检查的不足,从而提高诊断率,减少其对小儿健康的危害性。
2.3 小儿溃疡的治疗 以抗生素联合H2受体拮抗剂为主的内科保守治疗可获得较好效果,关键在于剂量及疗程一定要足够,否则容易导致复发。,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