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重庆医学》 > 2000年第5期
编号:10211273
急性胰腺炎并发ARDS 21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重庆医学》 2000年第5期
     作者:熊简 陈正堂

    单位: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重庆 400037

    关键词:

    重庆医学000524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是急性胰腺炎较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病机理复杂,诊断标准不一。本文收集我院1991年4月~1998年10月288例急性胰腺炎住院患者资料,对其中并发ARDS的21例进行临床分析,探讨急性胰腺炎并发ARDS的临床发病特点和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本型ARDS的认识。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88例确诊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男性142例、女性146例;其中急性坏死型胰腺炎50例(17.36%)、水肿型238例(82.63%)。发病年龄5(6)/(12)岁~86岁,平均43.874±17.041岁。参照全国第二次ARDS专讨会诊断标准[1],用国内学者的推荐标准[2],288例中21例均符合ARDS诊断。288例急性胰腺炎中,共死亡12例,占4.16%,急性胰腺炎并发ARDS的21例中,死亡9例,占全部死亡例数的75%(9/12),其中年龄>55岁者死亡6例[3]
, http://www.100md.com
    1.2 急性胰腺炎ARDS的发生率及其与胰腺炎类型的关系。本组50例坏死型胰腺炎有15例发生ARDS,另6例ARDS发生于水肿型胰腺炎。死亡的12例中有7例为坏死型胰腺炎,其ARDS发生率及死亡率见表1。

    表1 急性胰腺炎ARDS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类 型

    例数

    ARDS发生例数(%)

    死亡例数(%)

    水肿型

    238

    6(2.52%)

    2(0.7%)

    坏死型
, 百拇医药
    50

    15(30%)

    7(14%)

    合计

    288

    21(7.29%)

    9(3.13%)

    1.3 本组21例ARDS手术治疗17例,4例未手术。给予氧疗(吸氧2~3L/分钟)的患者17例,全部21例ARDS患者中,除4例PaO2/FIO2>200mmHg(26.6kPa)外,均小于200mmHg(26.6kPa),其血pH值、HCO-3、氧合指数(PaO2/FIO2)与ARDS的关系见表2。
, 百拇医药
    表2 pH值、HCO-3、PaO2/FIO2

    ARDS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关系

    ARDS例数

    死亡例数(%)

    χ2

    P值

    pH

    <7.4

    6

    5(83.3%)

    5.619
, 百拇医药
    <0.025

    值

    ≥7.4

    15

    4(26.7%)

    HCO-3

    <24

    13

    6(46.2%)

    0.151

    >0.05

    (mmol/L)
, 百拇医药
    ≥24

    8

    3(37.5%)

    PaO2

    /FIO2(mmHg)

    ≤200

    >200

    16

    5

    5(31.25%)

    4(80%)*

    6.076
, 百拇医药
    <0.025

    *其中2例年龄>80岁,且未手术。

    1.4 21例ARDS患者发生肺外多个脏器功能障碍的情况 本组21例ARDS患者中除肺部改变外伴有二个以上脏器功能障碍者10例,其中死亡6例(60%);8例除肺部表现外伴有一个脏器功能障碍,其中死亡1例(12.5%);其余3例年龄>55岁,其中2例PaO2/FIO2>200mmHg(26.6kPa),1例PaO2/FIO2<200mmHg(26.6kPa)。本组资料显示急性胰腺炎并发ARDS,且伴有多个脏器功能障碍者,其死亡率较伴单个脏器功能障碍者显著升高[4]2=4.219、P<0.05)。

    1.5 本组21例ARDS中有17例给予654-2、善得定、施他宁、抑肽酶等抑制胰腺分泌药物治疗,17例中有7例死亡(41.2%)。仅4例未给予上述治疗,其中2例死亡(50%)。二者在急性胰腺炎并发ARDS的治疗中无统计学意义(χ2= 0.102、P>0.05),但予以上述治疗可能使死亡率下降。
, 百拇医药
    2 讨 论

    急性胰腺炎引起ARDS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发病率各家报道不一,有资料认为急性胰腺炎并发ARDS发病率为12%~18%[5]。本文发病率为7.29%,较上述报告为低,其原因可能系早期手术引流、氧疗及给予抑肽酶、善得定、施他宁、山莨菪碱等综合治疗有关[6]。本组资料中并发ARDS的病死率为42.85%,其中坏死型胰腺炎并发ARDS的死亡例数占288例急性胰腺炎死亡例数的58.3%(7/12),水肿型为16.7%(2/12),可见坏死型为其主要的死因构成。而且本组资料中坏死型胰腺炎引起的ARDS发病率及死亡率也居急性胰腺炎ARDS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的主要地位,分析原因可能是坏死型胰腺炎除胰腺本身的破坏外,还累及胰腺周围组织、血管等,大量的腹腔渗出及被释放的胰酶、坏死组织液入血后引起血管广泛性损伤;胰酶还可激活凝血、纤溶、补体、激肽等多个酶系统使得病情恶化。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肺血管壁破坏、血管通透性增加,出现急性肺损伤,最终形成ARDS[7]。动脉血气分析显示,本组全部21例ARDS均未发生二氧化碳潴留,而且pH值低于7.4,HCO-3低于24mmol/L,PaO2/FIO2低于200mmHg(26.6kPa),可能表明死亡率增加。由于本组资料在表2中未考虑胰腺炎类型、年龄及手术与否等多个因素对预后的影响,故结果与有关报道不符。但本组21例ARDS患者死亡9例,其中年龄大于55岁有6例,占死亡病例的66.7%,提示高龄患者预后差。本组资料还提示急性胰腺炎导致ARDS后累及脏器损害越多,死亡率也显著提高,这与有关文献报道结果相符。治疗上,本组21例ARDS患者行手术引流17例,其中死亡7例,死亡率41.2%;未行手术引流4例,死亡2例,死亡率50%。因此,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年龄、类型、手术与否、累及脏器功能损害的多少是影响预后的重要指标。国内学者提出的推荐标准[2]稍不同于我国1998全国第二次ARDS专讨会的诊断标准,由于增加了相应的原发病或诱因的限制,以及直接使用PaO2/FIO2,而无需考虑PEEP水平,也不强调肺动脉关闭压(PAOP)等条件,易被医患所接受。本组采用推荐标准所得结果与有关文献相符,提示该标准方便实用,可用于急性胰腺炎并发ARDS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即:在易发疾病等高危因素的基础上,胸片显示肺部浸润,PaO2/FIO2小于200mmHg(26.6kPa)能除外左心衰,不管其PEEP水平如何均应明确ARDS诊断。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全国第二次ARDS专讨会ARDS诊断标准草案.解放军医学杂志,1989,14:326

    2,陈正堂,毛宝龄.有关ARDS诊断问题的思考.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8,10(9):515

    3,齐清全,韩跃辉,薛承锐,等.年龄对重型胰腺炎的影响.中华外科杂志,1995,33(9):543

    4,陈正堂.成人型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现代呼吸病进展.第一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537

    5,单为红,景炳文,陈长策.急性胰腺炎并发ARDS12例临床分析.中国急救医学杂志,1991,11(5):4

    6,钱光相,廖彩仙,别平,等.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华外科杂志,1991,20(1):62

    7,廖彩仙.急性胰腺炎并发ARDS的机理.国外医学外科分册,1989,16(1):23,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