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重庆医学》 > 2000年第5期
编号:10211276
144例扩张型心肌病随访结果探讨
http://www.100md.com 《重庆医学》 2000年第5期
     作者:唐渝平 张颖 赵懋铭

    单位:重庆市急救中心心内科 400014

    关键词:

    重庆医学000521 扩张型心肌病(DCM)病人,室性心律失常(VA)、心脏构型改变及心力衰竭是其常见的临床表现,国外文献认为严重的VA和顽固性心力衰竭是扩张型心肌病的主要死亡原因,至于左室构型改变和心房纤颤(AF)、完全性左束枝传导阻滞(LBBB)等其它心律失常是否影响其预后,意见不一。本文旨在通过随访我院144例扩张型心肌病病人,探讨影响扩张型心肌病的预后因素。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985年1月~1997年12月在我科住院且符合1980年WHO/ISFC诊断标准的DCM病人144例。其中,男92例,女52例,平均年龄46岁(15~77岁)。经病史、体格检查、X线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运动试验等多项检查,证实确属原因不明的心脏扩大伴心肌收缩功能减退,排除冠心病、高血压病、瓣膜病及肝、肾疾病和内分泌疾病。
, 百拇医药
    1.2 方法 病人入院后进行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进行心电图、X线胸片和血钾、钠、氯、钙、尿素氮、肌酐、血糖等检查。病人NYHA心功分级,排除电解质紊乱。所有病人在未接受抗心律失常药物前提下接受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Holter),通过电脑处理后找出室性期前收缩总次数、成对出现次数、室速发作次数。并用超声多普勒测量左房前后径、左室舒张末径(LVEDD),通过机上所带计算软件处理,得出左室射血分数(LVEF)。

    1.3 随访 从患者入院第一天作为随访起点,病人死亡之日或1997年12月31日为随访终点,平均随访36个月(5.5~48月)。共随访144例病人,其中34例住院期间死亡的病人均为反复多次住院,死前均有心电图记录。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分别采用x±s和百分比表示,死亡组和存活组的比较采用t检验和x2 检验。

    2 结果
, 百拇医药
    2.1 临床资料 144例病人中,心功能Ⅰ~Ⅱ级50例、Ⅲ级60例、Ⅳ级34例,Ⅲ级以上者占65%,平均症状持续时间36±3.3月。

    2.2 心电图改变见表1。

    表1 心电图改变统计 心电图改变

    例数

    %

    偶发性室性早搏

    18

    12.5

    频发多源成对室性早搏

    36

    25
, 百拇医药
    室速

    32

    22.2

    房性早搏

    23

    16

    交界处早搏伴交界性心律

    25

    17.4

    心房纤颤

    32

    22.2

    完全性左束枝传导阻滞
, 百拇医药
    20

    13.9

    左前分枝传导阻滞

    36

    25

    右束枝传导阻滞

    9

    6.3

    左室肥厚伴劳损

    16

    11.1

    室内传导阻滞

    31
, http://www.100md.com
    21.5

    2.3 超声心动图改变 144例DCM病人均有心脏扩大、室壁搏动减弱,其中左房(LA)扩大122例(36~55mm,平均42.6mm);左室(LV)扩大106例(51~99mm,平均68.5mm);右室(RV)扩大78例(25~36mm,平均28mm)。死亡组34例中LA36~55mm,LV58~91mm,LVEF15%~33%。存活组110例病人中,LA27~50mm,LV44~74mm,LVEF42%~66%。

    2.4 存活组与死亡组超声心动图、X光胸片、心电图各项指标比较见表2、表3。

    表2 多普勒超声指标、心胸比例比较(x±s)

    LV

    LVEF

    心胸比例
, 百拇医药
    存活 (n=110)

    65.9±7.9

    34±9.9

    0.62±0.05

    死亡组(n=34)

    66.8±5.1

    23±7.2

    0.66±0.07

    T检验

    p>0.05

    p<0.05

    p>0.05
, 百拇医药
    表3 心电图主要指标比较(x2 检验)

    LBBB(%)

    房颤动(%)

    室性心律失常(%)

    存活组n=110

    19.1

    16.4

    52.7

    死亡组n=34

    23.5

    41.2

    82.4
, 百拇医药
    x2 检验

    P>0.05

    P<0.05

    P<0.05

    2.5 随访结果 生存者随访时间≥5月,随访期间死亡34例(23.6%),其中死于VA16例(47.1%)、顽固性心力衰竭12例(35.3%)、既有心衰又有VA6例(17.6%)。死亡病例中18例心脏极度扩大,左室大于70mm;12例左室大于60mm;18例有心力衰竭,心功能Ⅲ级或以上,LVEF15%~33%,与存活组(LVEF42%~66%)比较,差异明显(P<0.05)。

    3 讨 论

    DCM的病因不明,预后不良,病程难以预测,猝死率高。文献报道DCM的预后大多较差,1年病死率20%~30%,5年病死率50%~80%[1];本组病例3年病死率为23.6%。有研究表明VA、LBBB、AF、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是影响DCM预后的重要因素。
, http://www.100md.com
    DCM的LBBB发生率为20%~40%,本组病例20.1%;Oishausen等[2]对73例DCM随访3年,结果表明伴有LBBB者3年的估计生存率43%,无LBBB者为80%;而Diaz[2]及Hofmann[2]报道,LBBB不影响DCM预后。本文结果与后者相似,死亡组中LBBB8例,存活组21例,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LBBB不是DCM心衰死亡和猝死的独立预后因素。

    DCM的AF发生率为25%左右,本组病例为22.2%,许多作者认为AF是DCM重要预后因素。Hofmann等[2]对110例DCM平均随访39个月,结果表明AF者平均生存期为35.9个月,无AF者为51.7个月,显示AF增加心衰死亡和猝死的危险性。本文结果也提示AF能增加DCM死亡的发生率,其存活组(16.4%)与死亡组(41.2%)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经Holter监测表明,VA在DCM的发生率比其它心脏疾病均高,频发室早占80%以上,LownⅢ级以上复杂型室早达40%以上,且VA与猝死密切相关[3]。本组资料显示VA的发生率为59.7%,其LownⅢ级以上占47.2%。Hofmann等[2]报道复杂室性心律失常(lown4A-4B)对猝死有预后意义;Meinertz等[2]报道猝死组24小时短阵室速数、成对室速数和室早数显著大于存活组和心衰死亡组。本组资料显示,VA在死亡组的发生率为82.4%、存活组为52.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支持VA是影响预后的一个主要因素的观点。
, http://www.100md.com
    LVEF是判断心功能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LVEF越低,死亡率越高[2]。Olsharsen等[2]报道DCM病人的3年生存率与LVEF呈正相关,LVEF≥40%者为92%,31%~40%者为40%,≤30%者为38%;Hofmann等[2]报道LVEF≤35%者平均生存期为39.4个月,>35%为58.8个月。本组病例的死亡组LVEF与存活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显示LVEF是影响DCM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认为DCM心脏愈大预后愈差。Futer[2]报道心胸比率≥0.55者6年病死率为86%,<0.55者为40%;Douglas[2]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定36例DCM病人左室内径,平均随访58个月,结果显示生存组与死亡组左室内径比较有显著差异。本组资料显示左室内径、心胸比例在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这一结果与Keren等[2]报道的“轻度扩张充血性心肌病”左室不大或轻度增大,但左室收缩功能严重受损,预后甚差的结果一致。
, 百拇医药
    本文结果显示,VA、AF、LVEF降低是影响预后的最重要因素,而左室内径、LBBB、心胸比例则无明显预测预后的价值。但DCM可能并非单一致病因素所致,病因不同,影响预后的因素也是不尽相同,有待更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谭茗日,田少林.扩张型心肌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临床心血管杂志,1995,11(2):111

    2,葛世俊,浦寿日.特发型扩张型心肌病预后因素研究(综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2,20(1):53

    3,谢春毅.扩张型心肌病室性心律失常研究.临床心血管杂志,1994,10(3):136

    4,陈灏珠主编.心肌疾病.内科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05,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