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 2000年第5期
编号:10213359
中西药结合保留灌肠配合中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0年第5期
     作者:胡益群 杨保华 罗兰华 朱凤香

    单位:湖南省邵阳市中心医院肾内科 42000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中西药结合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000543 分类号 R692.5

    我们针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理特点,采用一种中西药结合保留灌肠配合口服中药的治疗方法,收到较好的疗效,并与同期的腹膜透析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组19例,男13例,女6例,年龄16~55岁,原发病:慢性肾炎13例,慢性肾孟肾炎3例,其它3例。对照组19例,均为同期的腹膜透析患者,其发病年龄、原发病及病情等指标与观察组均具有可比性。
, 百拇医药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用中西药结合保留灌肠加中药口服。中药灌肠方为:大黄30g(后下)、牡蛎30g(先煎)、蒲公英30g、首乌30g、丹参15g,加水煎熬成150~200ml,连续煎熬2次,兑后再分2次灌入肠内。西药灌肠方为:4%碳酸氢钠50ml、10%葡萄糖酸钙10ml,注射剂山莨菪硷10mg。操作方法:患者取灌肠位、先将西药液灌入结肠,然后再将中药液徐徐灌入,须保留0.5h以上,每日灌2次,2周为1疗程,一般连续2~4个疗程。

    口服中药方是以叶任高教授自拟的“肾衰方”为基础,随症加减方用:大黄12g(后下)、牡蛎3g(先煎)、党参20g、白术10g、麦冬16g、当归10g、丹参12g、赤芍12g。恶心呕吐者加木香、竹茹、半夏,皮肤搔痒者加苦参、仿风、蝉衣等等。对照组均采用腹膜透析治疗。

    2 结果

    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肾功能及血红蛋白、血浆蛋白的比较:对照组在肌酐、尿素氮的清除方面优于观察组,但两者无显著性差异。(经统计学处理,P>0.05)。对于血红蛋白和血浆蛋白的纠正则观察组稍优于对照组。提示中药在调节患者整体素质,改善营养代谢方面有其肯定的疗效。
, 百拇医药
    观察组出现呼吸道感染5例(与操作时受凉有关),其余病人大便次数稍增多,无人超过4次/d。对照组2例出现腹腔感染,2例出现堵管或管口位移,经对症处理后均能消除症状。

    3 讨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的病因病机多为先天、后天因素所致气血不足,脾肾两虚,多兼有湿浊、血瘀等症。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实邪致病、湿热瘀血互结[3]。西医认为其主要病机为代谢产物潴留,内分泌紊乱和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中药灌肠方中大黄、公英可清热解毒,通腑泄浊牡蛎有收敛作用。可减少大黄的副作用兼可补充钙盐、丹参、首乌有活血补血效用。西药灌肠方主要针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多伴有慢性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碳酸氢钠和葡萄糖酸钙可起着纠正酸中毒,补充钙盐等作用;而山莨菪硷为传统的改善微循环药物、能舒张平滑肌、扩张小血管,故能促进药物在肠道内的吸收,增加其疗效。两组合用既可达到降低尿毒素,又可起着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的目的。
, 百拇医药
    中药口服方为著名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专家叶任高教授积多年经验自拟的“肾衰方”。对各类慢性肾功能衰竭适应性强,其组方严谨,疗效确切,与上述灌肠同用时,更显得相得益彰了。

    使用中西药结合保留灌肠配合中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效果肯定,但在临床上应注意以下几点:保留灌肠时间应大于0.5h,时间太短药物吸收不完全,影响疗效;操作过程中应避免受冻感冒,以免加重病情;定期检测肾功能、电解质,有严重并发症者不适宜如:严重感染、心衰、消化道出血等,应待症状控制后方能进行。

    参 考 文 献

    1 叶任高.肾脏病诊断与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583

    2 沈清瑞.血液净化与肾移植.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63

    3 孙 伟.慢性肾病中医湿瘀病理探讨.实用中西医杂志,1996;9(5):227,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