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00年第5期
编号:10227891
脑血管意外致Q-T间期延长
http://www.100md.com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0年第5期
     作者:孙祖良

    单位:孙祖良(浙江省萧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萧山 311200)

    关键词: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000516 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心电图常有Q-T间期的延长,引起Q-T间期延长的原因,众说不一。有人认为与电解质紊乱、心肌损害、药物等有关。对本院1997~1998年间的脑血管意外患者进行Q-T间期测量和Q-Tc计算,并与正常人群作比较,分析引起脑血管意外患者Q-T间期延长的原因,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65例脑血管意外诊断符合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去除下列可能影响Q-T间期的病例。①血钾低于3.5mmol/L,高于5.5mmol/L,血钙低于2.25mmol/L,高于2.75mmol/L;②病前1周内曾服用心律平、奎尼丁等抗心律失常药物,或抗组胺类药物;③病前数月内曾服用乙胺碘呋酮;④常规12导心电图中有异常Q波者;⑤病史中曾有Q-T间期延长,或有尖端扭转性室速发作者;⑥入院后生化检查中有心肌酶谱升高者;⑦有房室传导阻滞,严重窦性心动过缓。共65例,平均年龄69岁,脑出血33例,脑梗塞(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短暂脑缺血发作)2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对照组的资料来源于干部健康体检,随机抽取60例,平均年龄60岁。
, 百拇医药
    2 方 法

    入院后1~2天作12导心电图床边检查,全套生化检查。Q-T间期的测量以胸导联的QRS波起始至T波结束为准,Q-Tc计算公式采用国内普遍应用的Bazett公式即Q-Tc=Q-T/R-R,其中Q-T为实际测得值,R—R为相邻两个QRS波间距的时间。然后对两组数据作统计学处理,检验是否有显著差异。

    3 结 果

    年龄比较,T=1.56,无显著差异。两组Q-T间期比较,T=6.86,有显著差异。两组QTc比较,T=8.88,有显著差异。见表1。

    表1 两组Q-T值比较表 n/例

    R—R

    Q-T

    平均
, 百拇医药
    QTc

    平均

    脑血管组

    65

    0.43~1.25

    0.30~0.56

    0.39

    0.36~0.63

    0.44

    对照组

    60

    0.58~1.05

    0.32~0.44
, 百拇医药
    0.35

    0.35~0.46

    0.39

    4 讨 论

    Q-T间期是指QRS波起始到T波结束,反映心室肌除极与复极过程。Q-T间期的延长容易并发尖端扭转性室速,室颤甚至心脏性猝死的危险信号。

    影响Q-T间期因素有很多,其中与心率有密切关系,国内常采用Bazett公式校正Q-T间期。其它引起Q-T间期变化的因素还有:电解质紊乱,如低钾,低钙;先天性Q-T间期延长;严重心肌损害;药物作用,如抗心律失常药物,抗组胺药物,抗肿瘤的化疗药物;过缓性心律失常,如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急性心梗,变异性心绞痛等。

    本文在排除了引起Q-T间期延长常见原因后,发现脑血管意外患者Q-T间期仍较正常人群有明显的延长,脑血管意外引起的Q-T间期延长不能用常见原因来解释。是一个独立因素。

    最近,有作者对13例阵发性心动过速患者给予卡波卡因阻滞左侧星状神经节时,发现心率减慢,Q-T间期无改变,而阻滞右侧星状神经节时Q-T间期明显延长。因此认为Q-T间期与副交感神经有密切关系。在脑血管意外患者中,由于额叶、下丘脑通往植物神经被盖核通路破坏,从而引起Q-T间期的延长。亦支持脑血管意外为Q-T间期延长另一个独立因素。

    收稿日期:2000-01-05,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