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毒性肝病与胃十二指肠膜病变相互关系的分析
作者:梅小平 敬雪明
单位:川北医学院附院 南充 637000
关键词:
重庆医学000520 我们通过对137例肝病患者研究发现,慢性病毒性肝病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胃十二指肠粘膜病变,它包括消化性溃疡(PU)、慢性浅表性胃炎(CSG)、十二指肠球炎(DI)、糜烂性胃炎(EG)、糜烂性十二指肠炎(ED)、食管炎(EI)、胆汁反流性胃炎(BRG)、食管胃底静脉曲张(GEV)、胃粘膜脱垂(GMP)等,我们对此进行了初步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观察组137例为我院1994年1月~1998年10月住院肝病患者,男性101人,女性36人,年龄在14~68岁间,平均49岁。根据1995年全国(北京)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标准,分别诊断为慢性肝炎(轻、中度)29例,慢性肝炎重度36例,重症肝炎32例,肝炎肝硬化40例。对照组92例,患者因上腹饱胀不适、隐痛、呕吐、泛酸等不适到我院就诊,为本院内镜室同期胃镜检查的非肝病患者,肝功正常,HBsAg阴性,抗HCV阴性,两组均除外严重胃部疾病。两组病例经统计学处理具有统计学上的可比性。
, http://www.100md.com
1.2 方法 所有病例均经胃镜检查,记录各部位病变特点,血清用ElisA检查HBVM和抗HCV,各项检查均专人操作,HP检查采用组织HE染色法,其胃十二指肠粘膜病变按1990年8月悉尼国际胃肠病学术会议提出的慢性胃炎诊断方法分类。
2 结 果
两组病例胃镜检查和HP组织HE染色法结果比较见表1,各型病毒性肝病与胃十二指肠粘膜病变见表2。
表1 两组病例内镜检查和HP组织HE染色法结果比较 GDML
慢性病毒性肝病组(n=137)
胃肠病组(n=92)
n
%
, 百拇医药
HP(+)
n
%
HP(+)
n
%
n
%
n
%
PU
58
42.3
52
, 百拇医药
89.6
36
39.1
30
83.3
GEV
53▲
38.7
42
79.2
7
7.6
5
, 百拇医药
71.4
DI
94▲
68.6
64
68.1
26
28.2
18
69.2
EI
40▲
29.2
, http://www.100md.com
19
47.5
6
6.5
2
33.3
CSG
135
98.5
127▲
94.7
89
96.7
, http://www.100md.com
61
68.5
EG
5
3.6
5
100
4
4.3
4
100%
ED
22▲
, 百拇医药
16.0
14
0.6
3
3.2
2
66.7
BRG
81▲
59.1
66▲
81.5
10
, http://www.100md.com
10.8
4
40.0
GMP
2
1.4
1
50.0
0
0
0
0
▲表示与胃肠病组比较P<0.01表2 各型病毒性肝病与胃十二指肠粘膜病变关系 GDML
, 百拇医药
慢性肝炎
慢性重症肝炎
(n=32)
肝炎肝硬化
(n=40)
轻中度n
(n=29)
%
重度
n
(n=36)
n
%
, http://www.100md.com
n
%
PU
10
34.5
12
33.3
17
53.1
19
47.5
GEU
5
, 百拇医药 17.2
9
25.0
15▲
46.8
24▲
60.0
DI
15
51.7
20
55.6
26▲
, http://www.100md.com
81.2
33▲
82.5
EI
1
3.4
10▲
27.7
13▲
40.6
16▲
40.0
, 百拇医药
CSG
28
96.5
25▲
69.4
32
100.0
40
100.0
EG
0
0
1
, 百拇医药
2.7
1
3.1
3
7.5
ED
1
3.4
2
5.5
8▲
25.0
11▲
, 百拇医药
27.5
BRG
6
20.6
21▲
58.3
23▲
71.8
31▲
27.5
GMP0
0
, 百拇医药 0
1
2.7
0
0
1
2.5
▲表示与慢性肝炎轻中度比较,P<0.05
3 讨 论
肝脏与胃肠关系甚为密切,近来研究证实,慢性病毒性肝病时胃十二指肠粘膜病变发生率高于自然人群。本资料表明,CVH和GEP两组GEV、DI、EI、ED、BRG的检查率为38.7%、68.6%、29.2%、16.0%、59.1%和7.6%、28.2%、6.5%、3.2%、10.8%,两组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慢性病毒性肝病组的相应发病率显著高于胃肠病组,粘膜病变程度也重于胃肠病组,随着肝损程度的加重,胃粘膜病变也随之加重。通过对不同肝病类型的胃肠粘膜病变的研究,结果发现,慢性重症肝炎、肝炎肝硬化的GEV、DI、EI、ED、BRG的发生率显著增加,与慢性肝炎(轻中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慢性肝炎(重度)的EI、BRG、CSG发生率为27.7%、58.3%、69.4%,与慢性肝炎(轻中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慢性肝炎(重度)的EI、BRG、CGS发生率为27.7%、58.3%、69.4%,与慢性肝炎(轻中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分析其机理在于:(1)慢性肝病时,由于长期炎性改变,造成门静脉压力增高,从而使全身处于高动力循环状态,全身血管扩张,造成低血压,全身血管阻力下降,心率增加,组织血流量增加,胃肠粘膜受损[1]。(2)由于慢性肝病患者,肝脏长期处于不正常状态,白蛋白下降,进而降低了胃肠粘膜的修复和防御能力。(3)慢性肝功受损时,使机体对各种致病因子的抵抗力下降,尤其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已证实与胃粘膜病变有关[1]。(4)总之,GDML的发生是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使胃肠粘膜攻击因子与防御因子平衡失调,从而导致粘膜的充血、水肿、糜烂和溃疡。[3]
参考文献
1,王宇明.严重肝病高动力循环所致脏器病变.中华传染病杂志,1996,4(3):162
2,Mc C ormick PA.Congestive gastropathy and helicobcter pylori: an endoseopic and morphometric study. Gut, 1991,32:351
3,游晶,庄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胃十二指肠粘膜病变.中华肝脏病杂志,1998,6:184, 百拇医药
单位:川北医学院附院 南充 637000
关键词:
重庆医学000520 我们通过对137例肝病患者研究发现,慢性病毒性肝病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胃十二指肠粘膜病变,它包括消化性溃疡(PU)、慢性浅表性胃炎(CSG)、十二指肠球炎(DI)、糜烂性胃炎(EG)、糜烂性十二指肠炎(ED)、食管炎(EI)、胆汁反流性胃炎(BRG)、食管胃底静脉曲张(GEV)、胃粘膜脱垂(GMP)等,我们对此进行了初步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观察组137例为我院1994年1月~1998年10月住院肝病患者,男性101人,女性36人,年龄在14~68岁间,平均49岁。根据1995年全国(北京)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标准,分别诊断为慢性肝炎(轻、中度)29例,慢性肝炎重度36例,重症肝炎32例,肝炎肝硬化40例。对照组92例,患者因上腹饱胀不适、隐痛、呕吐、泛酸等不适到我院就诊,为本院内镜室同期胃镜检查的非肝病患者,肝功正常,HBsAg阴性,抗HCV阴性,两组均除外严重胃部疾病。两组病例经统计学处理具有统计学上的可比性。
, http://www.100md.com
1.2 方法 所有病例均经胃镜检查,记录各部位病变特点,血清用ElisA检查HBVM和抗HCV,各项检查均专人操作,HP检查采用组织HE染色法,其胃十二指肠粘膜病变按1990年8月悉尼国际胃肠病学术会议提出的慢性胃炎诊断方法分类。
2 结 果
两组病例胃镜检查和HP组织HE染色法结果比较见表1,各型病毒性肝病与胃十二指肠粘膜病变见表2。
表1 两组病例内镜检查和HP组织HE染色法结果比较 GDML
慢性病毒性肝病组(n=137)
胃肠病组(n=92)
n
%
, 百拇医药
HP(+)
n
%
HP(+)
n
%
n
%
n
%
PU
58
42.3
52
, 百拇医药
89.6
36
39.1
30
83.3
GEV
53▲
38.7
42
79.2
7
7.6
5
, 百拇医药
71.4
DI
94▲
68.6
64
68.1
26
28.2
18
69.2
EI
40▲
29.2
, http://www.100md.com
19
47.5
6
6.5
2
33.3
CSG
135
98.5
127▲
94.7
89
96.7
, http://www.100md.com
61
68.5
EG
5
3.6
5
100
4
4.3
4
100%
ED
22▲
, 百拇医药
16.0
14
0.6
3
3.2
2
66.7
BRG
81▲
59.1
66▲
81.5
10
, http://www.100md.com
10.8
4
40.0
GMP
2
1.4
1
50.0
0
0
0
0
▲表示与胃肠病组比较P<0.01表2 各型病毒性肝病与胃十二指肠粘膜病变关系 GDML
, 百拇医药
慢性肝炎
慢性重症肝炎
(n=32)
肝炎肝硬化
(n=40)
轻中度n
(n=29)
%
重度
n
(n=36)
n
%
, http://www.100md.com
n
%
PU
10
34.5
12
33.3
17
53.1
19
47.5
GEU
5
, 百拇医药 17.2
9
25.0
15▲
46.8
24▲
60.0
DI
15
51.7
20
55.6
26▲
, http://www.100md.com
81.2
33▲
82.5
EI
1
3.4
10▲
27.7
13▲
40.6
16▲
40.0
, 百拇医药
CSG
28
96.5
25▲
69.4
32
100.0
40
100.0
EG
0
0
1
, 百拇医药
2.7
1
3.1
3
7.5
ED
1
3.4
2
5.5
8▲
25.0
11▲
, 百拇医药
27.5
BRG
6
20.6
21▲
58.3
23▲
71.8
31▲
27.5
GMP0
0
, 百拇医药 0
1
2.7
0
0
1
2.5
▲表示与慢性肝炎轻中度比较,P<0.05
3 讨 论
肝脏与胃肠关系甚为密切,近来研究证实,慢性病毒性肝病时胃十二指肠粘膜病变发生率高于自然人群。本资料表明,CVH和GEP两组GEV、DI、EI、ED、BRG的检查率为38.7%、68.6%、29.2%、16.0%、59.1%和7.6%、28.2%、6.5%、3.2%、10.8%,两组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慢性病毒性肝病组的相应发病率显著高于胃肠病组,粘膜病变程度也重于胃肠病组,随着肝损程度的加重,胃粘膜病变也随之加重。通过对不同肝病类型的胃肠粘膜病变的研究,结果发现,慢性重症肝炎、肝炎肝硬化的GEV、DI、EI、ED、BRG的发生率显著增加,与慢性肝炎(轻中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慢性肝炎(重度)的EI、BRG、CSG发生率为27.7%、58.3%、69.4%,与慢性肝炎(轻中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慢性肝炎(重度)的EI、BRG、CGS发生率为27.7%、58.3%、69.4%,与慢性肝炎(轻中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分析其机理在于:(1)慢性肝病时,由于长期炎性改变,造成门静脉压力增高,从而使全身处于高动力循环状态,全身血管扩张,造成低血压,全身血管阻力下降,心率增加,组织血流量增加,胃肠粘膜受损[1]。(2)由于慢性肝病患者,肝脏长期处于不正常状态,白蛋白下降,进而降低了胃肠粘膜的修复和防御能力。(3)慢性肝功受损时,使机体对各种致病因子的抵抗力下降,尤其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已证实与胃粘膜病变有关[1]。(4)总之,GDML的发生是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使胃肠粘膜攻击因子与防御因子平衡失调,从而导致粘膜的充血、水肿、糜烂和溃疡。[3]
参考文献
1,王宇明.严重肝病高动力循环所致脏器病变.中华传染病杂志,1996,4(3):162
2,Mc C ormick PA.Congestive gastropathy and helicobcter pylori: an endoseopic and morphometric study. Gut, 1991,32:351
3,游晶,庄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胃十二指肠粘膜病变.中华肝脏病杂志,1998,6:184,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