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六次牙周学术会议纪要
作者: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
单位: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
关键词: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000501 1999年10月13~15日由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病专业委员会主办、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承办的全国第六次牙周学术会议在古城西安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30多位代表以及受邀来自美国、瑞士及香港的4位牙周病学专家参加了这一会议。这次会议上宣布成立了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标志着我国的牙周病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会议期间,国内外专家做了专题报告,并有227篇论文在会上以多种形式进行了交流,论文篇数和质量均超过了历次全国牙周学术会议。这些论文反映了自上次全国会议以来,我国牙周病学在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研究方面的新进展、新经验,现将其主要内容概述如下:
一、基础研究
, http://www.100md.com
1.牙周病的基因研究:牙周病与遗传因素的关系是近来国际牙周病学研究正在兴起的一大热点,这次会上有4篇文章就IL-1β和Fcγ受体基因多态性与早发性牙周炎和成人牙周炎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虽然没有得出十分一致的结论,但系国内这方面研究的良好开端,取得了初步的数据,提示重度牙周炎可能是一种多基因相关的疾病,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2.牙周病微生物学研究: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牙周病微生物学研究已经向与国际同步迈进了一大步。血链球菌丙酮酸氧化酶基因的成功克隆和表达为今后利用有益菌产生过氧化氢拮抗牙周致病菌的研究开辟了道路。而利用SPF大鼠口腔中的内源性血链球菌可以在短时间内抑制牙龈卟啉菌在口腔的定植和生长则是牙周病生态防治的有益尝试,也是对体内细菌间相互作用的初步探索。使用特异性引物PCR和DNA探针以及商品化的试剂盒对牙周致病菌的检测都具有特异性高、快速简便的优点。慢性牙周炎患者在探诊深度和附着丧失相同的位点,吸烟者龈下的中间普菌和福赛类杆菌的检出率均高于非吸烟者。检测放线共生放线杆菌的白细胞毒素和耐药质粒有助于对致病菌毒力和耐药性的研究。大蒜、双氧水均可以降解内毒素,影响其致病作用。使用PCR技术,在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牙菌斑中检出幽门螺旋杆菌,其分布具有部位特异性,检出率与取样部位的探诊深度及出血指数呈正相关。其存在可能与胃病有关。
, 百拇医药
3.牙周病免疫学研究:在牙周炎患者抗牙龈卟啉菌抗体的IgG亚类反应中,快速进展性牙周炎(rapidly progressive periodontitis,RPP)患者的反应方式与成人牙周炎和健康人明显不同,而吸烟对中国人的此种反应没有影响。小鼠用牙龈卟啉菌和放线共生放线杆菌免疫后可以抵抗同种病原菌的侵袭。青少年牙周炎(juvenile periodontitis,JP)、RPP患者的粒细胞在IL-8体外趋化实验中表现出功能不足,而成人牙周炎患者的粒细胞趋化功能正常。但在此前的一些报道则表明,RPP患者不存在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趋化功能异常。这种不同的研究结果值得进一步分析和讨论,诊断标准和实验方法也有待统一。
4.牙周病的病理学研究:炎症牙龈组织中存在IL-8自分泌和旁分泌作用机制,是龈沟液中IL-8的主要来源,而且IL-8参与了牙周炎的病理过程;RPP患者牙龈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基因表达明显增加。RPP患者的疾病进展与多形核白细胞(polymorphonuclear leucocyte,PMN)的过度浸润,产生大量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IL-1β和弹性蛋白酶引起组织破坏有关,局部注射TNF-α、IL-1β同样会产生牙周破坏。
, 百拇医药
5.牙周细胞的生物学研究:牙周细胞生物学的研究目前集中在生长因子对牙周膜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 PDLC)的作用以及牙周前体细胞的克隆及识别上。在骨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ic protein 2,BMP2)的刺激下,PDLC的骨桥蛋白表达明显增强,表明PDLC有向成骨细胞转化的潜能。BMP2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Ⅰ,IGF-Ⅰ)还可以促进PDLC的胶原合成,而胰岛素和转化生长因子β可以促进人PDLC的分化和总蛋白合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不仅可以促进PDLC的增殖和DNA合成,与盐酸四环素联合使用还能增强PDLC在根面的附着能力。釉基质蛋白对于成骨细胞有促增殖作用,低浓度氟和地塞米松可以使幼稚成骨细胞IGF-Ⅰ受体α的表达增强。对牙周膜细胞的克隆及与牙骨质瘤克隆细胞的比较,初步显示了两者的一些生物学特性,为今后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6.龈沟液和唾液的研究:龈沟液的取样、样品的保存及处理方法对于获得可靠的结果十分重要。RPP患者龈沟液和唾液中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和活性明显下降,而治疗后酶水平回升。龈沟液中的糖胺多糖水平可以作为监测牙周伤口愈合和组织再生的潜在指标。局部含漱消炎痛能降低龈沟液中前列腺素E2和IL-8的水平,牙周洁治可以使唾液中6-酮-前列腺素含量下降。
, 百拇医药
7.流行病学研究:根据在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领导下进行的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我国人群目前牙周健康情况较差,牙石检出率高,刷牙有效性差,人们的牙周健康知识很少。有数据表明,65~74岁老人的人均缺牙数为35~44岁年龄组的11.2倍,提示45岁以后平均每年失牙3颗。中青年是及早防治牙周炎的重点人群。此外还有关于牙周炎与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关系的调查,这是牙周病与全身疾病关系研究的热点之一。
二、临床治疗的研究
1.引导牙周组织再生治疗:国产屏障膜的种类不断增多,价格相对较低,生物相容性好,其中胶原膜已较多地在临床使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新研制出的聚乳酸膜虽还处于动物实验阶段,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此外,较成熟的国外产品Perioglass 和国内报道的BMP复合多孔β磷酸三钙、羟基磷灰石及洁霉素或甲硝唑复合羟基磷灰石等骨替代材料用于骨下袋或根分叉病变治疗也有较好效果。应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修复牙周骨缺损的可行性已在动物实验中得到证实。
, http://www.100md.com
2.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局部用药成为牙周治疗研究的热点。所用药物种类多,如四环素、甲硝唑、替硝唑、氯己定、螺旋霉素、消炎痛、聚维酮碘、蜂胶牙泰等;用药形式多,有局部缓释片、药棒、药膜、含漱、龈下冲洗、雾化吸入、载药托盘等。如果能用药敏实验选药或配合洁治和刮治,则疗效更好。RPP伴糖尿病的患者对非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反应。25%草酸钾溶液治疗牙本质敏感症十分有效,远期效果也很好。牙冠延长术可以改善牙龈外观,更可通过延长临床牙冠,使修复体得以制作,从而保留了过去不能保留的冠折牙或龋坏牙。将数字减影成像系统用于观察牙周治疗后牙槽骨的变化,与传统方法相比,检测灵敏度大大提高,是对牙槽骨进行动态监测的先进手段。氩离子激光用于切龈术及牙龈成形术,不出血,易于操作。
三、种植体周围病
种植体周围粘膜的炎症是种植体周围骨吸收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粘膜炎症与龈下厌氧菌如螺旋体、牙龈卟啉菌、福赛类杆菌等密切相关,因此种植手术中降低粘骨膜瓣厚度,减少龈袋深度,以及术后良好的菌斑控制,是保证种植体远期疗效的关键。
综上所述,本次会议上报告的文章多、质量高,一些文章涉及的研究方向是国外近两年刚刚起步的,反映出我国牙周病学的研究工作已经初步与国际接轨,正朝着世界先进水平迈进。今后我们应该在增加文章数量的同时,注重质量的提高,拓宽思路,精心设计,充分利用现有研究条件,在为广大牙周病患者服务的同时,多出科研精品,为迎接新世纪我国口腔医学事业的腾飞做出新的贡献。
(张蕴惠 钱伟 整理)
(收稿日期:1999-11-26), http://www.100md.com
单位: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
关键词: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000501 1999年10月13~15日由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病专业委员会主办、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承办的全国第六次牙周学术会议在古城西安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30多位代表以及受邀来自美国、瑞士及香港的4位牙周病学专家参加了这一会议。这次会议上宣布成立了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标志着我国的牙周病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会议期间,国内外专家做了专题报告,并有227篇论文在会上以多种形式进行了交流,论文篇数和质量均超过了历次全国牙周学术会议。这些论文反映了自上次全国会议以来,我国牙周病学在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研究方面的新进展、新经验,现将其主要内容概述如下:
一、基础研究
, http://www.100md.com
1.牙周病的基因研究:牙周病与遗传因素的关系是近来国际牙周病学研究正在兴起的一大热点,这次会上有4篇文章就IL-1β和Fcγ受体基因多态性与早发性牙周炎和成人牙周炎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虽然没有得出十分一致的结论,但系国内这方面研究的良好开端,取得了初步的数据,提示重度牙周炎可能是一种多基因相关的疾病,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2.牙周病微生物学研究: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牙周病微生物学研究已经向与国际同步迈进了一大步。血链球菌丙酮酸氧化酶基因的成功克隆和表达为今后利用有益菌产生过氧化氢拮抗牙周致病菌的研究开辟了道路。而利用SPF大鼠口腔中的内源性血链球菌可以在短时间内抑制牙龈卟啉菌在口腔的定植和生长则是牙周病生态防治的有益尝试,也是对体内细菌间相互作用的初步探索。使用特异性引物PCR和DNA探针以及商品化的试剂盒对牙周致病菌的检测都具有特异性高、快速简便的优点。慢性牙周炎患者在探诊深度和附着丧失相同的位点,吸烟者龈下的中间普菌和福赛类杆菌的检出率均高于非吸烟者。检测放线共生放线杆菌的白细胞毒素和耐药质粒有助于对致病菌毒力和耐药性的研究。大蒜、双氧水均可以降解内毒素,影响其致病作用。使用PCR技术,在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牙菌斑中检出幽门螺旋杆菌,其分布具有部位特异性,检出率与取样部位的探诊深度及出血指数呈正相关。其存在可能与胃病有关。
, 百拇医药
3.牙周病免疫学研究:在牙周炎患者抗牙龈卟啉菌抗体的IgG亚类反应中,快速进展性牙周炎(rapidly progressive periodontitis,RPP)患者的反应方式与成人牙周炎和健康人明显不同,而吸烟对中国人的此种反应没有影响。小鼠用牙龈卟啉菌和放线共生放线杆菌免疫后可以抵抗同种病原菌的侵袭。青少年牙周炎(juvenile periodontitis,JP)、RPP患者的粒细胞在IL-8体外趋化实验中表现出功能不足,而成人牙周炎患者的粒细胞趋化功能正常。但在此前的一些报道则表明,RPP患者不存在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趋化功能异常。这种不同的研究结果值得进一步分析和讨论,诊断标准和实验方法也有待统一。
4.牙周病的病理学研究:炎症牙龈组织中存在IL-8自分泌和旁分泌作用机制,是龈沟液中IL-8的主要来源,而且IL-8参与了牙周炎的病理过程;RPP患者牙龈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基因表达明显增加。RPP患者的疾病进展与多形核白细胞(polymorphonuclear leucocyte,PMN)的过度浸润,产生大量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IL-1β和弹性蛋白酶引起组织破坏有关,局部注射TNF-α、IL-1β同样会产生牙周破坏。
, 百拇医药
5.牙周细胞的生物学研究:牙周细胞生物学的研究目前集中在生长因子对牙周膜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 PDLC)的作用以及牙周前体细胞的克隆及识别上。在骨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ic protein 2,BMP2)的刺激下,PDLC的骨桥蛋白表达明显增强,表明PDLC有向成骨细胞转化的潜能。BMP2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Ⅰ,IGF-Ⅰ)还可以促进PDLC的胶原合成,而胰岛素和转化生长因子β可以促进人PDLC的分化和总蛋白合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不仅可以促进PDLC的增殖和DNA合成,与盐酸四环素联合使用还能增强PDLC在根面的附着能力。釉基质蛋白对于成骨细胞有促增殖作用,低浓度氟和地塞米松可以使幼稚成骨细胞IGF-Ⅰ受体α的表达增强。对牙周膜细胞的克隆及与牙骨质瘤克隆细胞的比较,初步显示了两者的一些生物学特性,为今后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6.龈沟液和唾液的研究:龈沟液的取样、样品的保存及处理方法对于获得可靠的结果十分重要。RPP患者龈沟液和唾液中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和活性明显下降,而治疗后酶水平回升。龈沟液中的糖胺多糖水平可以作为监测牙周伤口愈合和组织再生的潜在指标。局部含漱消炎痛能降低龈沟液中前列腺素E2和IL-8的水平,牙周洁治可以使唾液中6-酮-前列腺素含量下降。
, 百拇医药
7.流行病学研究:根据在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领导下进行的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我国人群目前牙周健康情况较差,牙石检出率高,刷牙有效性差,人们的牙周健康知识很少。有数据表明,65~74岁老人的人均缺牙数为35~44岁年龄组的11.2倍,提示45岁以后平均每年失牙3颗。中青年是及早防治牙周炎的重点人群。此外还有关于牙周炎与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关系的调查,这是牙周病与全身疾病关系研究的热点之一。
二、临床治疗的研究
1.引导牙周组织再生治疗:国产屏障膜的种类不断增多,价格相对较低,生物相容性好,其中胶原膜已较多地在临床使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新研制出的聚乳酸膜虽还处于动物实验阶段,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此外,较成熟的国外产品Perioglass 和国内报道的BMP复合多孔β磷酸三钙、羟基磷灰石及洁霉素或甲硝唑复合羟基磷灰石等骨替代材料用于骨下袋或根分叉病变治疗也有较好效果。应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修复牙周骨缺损的可行性已在动物实验中得到证实。
, http://www.100md.com
2.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局部用药成为牙周治疗研究的热点。所用药物种类多,如四环素、甲硝唑、替硝唑、氯己定、螺旋霉素、消炎痛、聚维酮碘、蜂胶牙泰等;用药形式多,有局部缓释片、药棒、药膜、含漱、龈下冲洗、雾化吸入、载药托盘等。如果能用药敏实验选药或配合洁治和刮治,则疗效更好。RPP伴糖尿病的患者对非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反应。25%草酸钾溶液治疗牙本质敏感症十分有效,远期效果也很好。牙冠延长术可以改善牙龈外观,更可通过延长临床牙冠,使修复体得以制作,从而保留了过去不能保留的冠折牙或龋坏牙。将数字减影成像系统用于观察牙周治疗后牙槽骨的变化,与传统方法相比,检测灵敏度大大提高,是对牙槽骨进行动态监测的先进手段。氩离子激光用于切龈术及牙龈成形术,不出血,易于操作。
三、种植体周围病
种植体周围粘膜的炎症是种植体周围骨吸收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粘膜炎症与龈下厌氧菌如螺旋体、牙龈卟啉菌、福赛类杆菌等密切相关,因此种植手术中降低粘骨膜瓣厚度,减少龈袋深度,以及术后良好的菌斑控制,是保证种植体远期疗效的关键。
综上所述,本次会议上报告的文章多、质量高,一些文章涉及的研究方向是国外近两年刚刚起步的,反映出我国牙周病学的研究工作已经初步与国际接轨,正朝着世界先进水平迈进。今后我们应该在增加文章数量的同时,注重质量的提高,拓宽思路,精心设计,充分利用现有研究条件,在为广大牙周病患者服务的同时,多出科研精品,为迎接新世纪我国口腔医学事业的腾飞做出新的贡献。
(张蕴惠 钱伟 整理)
(收稿日期:1999-11-26),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