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康复》 > 2000年第5期
编号:10247886
颅脑外伤后综合征的康复治疗
http://www.100md.com 《现代康复》 2000年第5期
     作者:李增法 张衍 孙世远

    单位: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南阳473000

    关键词:

    现代康复000544

    我科自1996年~1999年针对病人的症状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95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男49例,女46例,年龄19~65岁。其中脑震荡32例,脑挫裂伤2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5例,脑室出血9例,颅底骨折5例,颅盖骨骨折9例。患者入院时GCS计分13~15分46例,9~13分49例。本组病人临床表现均有头痛、头晕、失眠、健忘、恶心、精神症状、躁动不安或情绪低落、焦虑、抑郁等症状,符合诊断标准[1]。治疗方法为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室出血后综合征的治疗,采用椎管内注氧方法。常规腰穿成功后测初压无颅内压增高的情况下,放出少量脑脊液,再以3~4ml/min的速度注入过滤氧气20~40ml,注氧后平卧8~12h,头部抬高10°~30°,以利氧气弥散于脑部蛛网膜下腔和脑室。根据病情,1周后再做1次,2次为1疗程,本组治疗35例,占36%。对有精神症状,原发病无出血的病例,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加奈呋胺脂200mg静脉点滴,1次/d,1周为1疗程,或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500ml加川芎嗪针80mg静点,1次/d,10d为1疗程。本组治疗46例,占45%。对症综合治疗14例。此类病人症状较轻,思想负担较重,经耐心开导,解除忧虑,使病人树立信心,消除对疾病的惧怕心理。医护人员必须耐心细致检查,百问不烦的解释,讲清疾病与情绪的辩证关系,使病人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同时给一些口服药物,如脑复新、维生素等。
, http://www.100md.com
    2 结果

    完全恢复:自觉症状完全消失,可恢复正常工作62例(65.3%)。好转:自觉症状基本消失,但在用脑过度或情绪波动时易复发,可做一般工作22例(23.2%)。无效:自觉症状未消失或减轻,仅能参加轻工作及家务劳动11例(11.6%)。总有效率88.5%。

    3 讨论

    脑外伤伴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蛛网膜损伤,均可使蛛网膜和软脑膜发生炎性变,形成粘连,使脑脊液循环受到影响,造成吸收障碍,脑室系统轻度扩大,出现头晕、头痛、失眠等症状。采用椎管内注过滤氧气疗法可以通过气体动力学原理,冲开粘连,改善脑脊液循环[2],增加血氧含量,纠正脑组织乏氧状态,氧通过血-脑屏障和脑-脑脊液屏障,氧可向血循环弥散,向脑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弥散。

    颅脑损伤后综合征的患者,脑组织中往往存在着可变性脑组织缺氧区,有相对缺氧,轻度水肿变性等表现,其神经功能低下或处于抑制状态,但有逆转的可能,在氧充足的条件下,改善脑组织缺氧,脑水肿消退,脑组织有氧代谢恢复,有利于病灶区域脑组织生理机能的恢复,使症状改善或消失。而应用血管扩张药物治疗脑损伤后综合征。颅脑损伤后,颅内循环减缓可持续数月之久,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脑组织受损后,可产生脑循环障碍,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管内径阻塞,供应边缘系统的小血管缺血,造成边缘系统的损伤,导致精神障碍[3]。脑血管扩张剂苯呋胺脂、川芎嗪能直接扩张脑血管,改善脑组织微循环,增加缺血组织的血流量,同时有抗血管痉挛作用,能拮抗因缺血应激产生的5-羟色胺,从而解除血管收缩,保护缺血的神经元,改善脑循环,使之发挥作用,患者得到及时治疗,尽早康复。

    参考文献

    [1]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78

    [2]孙怀彬,程相文,何开毅,等.椎管高压注氧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67例[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4,10(2):118

    [3]韩洵,牛祥军,关永清,等.早期应用脑血管扩张药物治疗脑损伤后精神障碍[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9,15(2):89

    (收稿:2000-01-1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