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实用医学杂志》 > 2000年第6期
编号:10209978
下腹部横切口剖宫产59例
http://www.100md.com 《实用医学杂志》 2000年第6期
     作者:何蔚兰

    单位:523460 广东省东莞市横沥医院

    关键词:

    实用医学杂志000653 我院从1998年5月采用腹部横切口实施剖宫产术59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9例均为初产妇,年龄22~35岁,孕周37~42周,其手术指征与其它术式无差异。选择同期下腹部纵切口剖宫产术61例为对照组,两组孕周、年龄、手术指征差异无显著意义。

    1.2 手术方法 观察组采用Joel-Cohen切口[1],切口位于双侧髂前上棘连线下大约3 cm,切口呈直线约15 cm。切开皮肤后,正中切开皮下脂肪2 cm,向两侧钝性分离脂肪层,横形剪开腹直肌前鞘与皮肤等长。沿着上下纵形方向用血管钳分离两侧腹直肌间的粘着部位,约分离3~4 cm。术者与助手分别将食指与中指放在已分离的两侧腹直肌间,双手重叠、均匀、缓慢、逐渐增加牵拉力,将腹直肌向外撕拉开,撕至切口够大为止。横形撕开腹膜,术者用食指分离腹膜外脂肪,在腹膜上撕开一个小洞,食指进入腹腔,沿上下方向撕开扩大腹膜切口,暴露子宫下段。剖宫取胎方法同常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关腹时,用4号丝线连续缝合腹膜,7号丝线间断缝合筋膜,4号丝线间断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3针,在缝针间隔处将皮肤
, 百拇医药
    对合分别钳夹Allis钳,钳夹5 min。两组术前准备、麻醉(均为连续硬膜外麻醉)、术后护理相同。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数据用±s表示,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情况对比 见表1。

    2.2 两组产妇临床资料对比 见表2。

    表1 新生儿评分及体重(±s)

    组别

    例
, http://www.100md.com
    数

    Apgar评分

    体重

    (g)

    观察组

    59

    9.16±0.12

    3 175±243

    对照组

    61

    9.17±0.17

    3 240±247

    t值
, http://www.100md.com
    1.332

    1.510

    P值

    >0.05

    >0.05

    3 讨论

    3.1 横切口剖宫产的优点 本组资料显示,腹部横切口剖宫产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由于手术时间短,对上腹腔干扰少,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快,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有利于母乳喂养。切口愈合美观,皮肤、皮下组织全层褥式间断缝合,针数减少,有利于渗出物排出,减少了肉芽组织的形成,减少了瘢痕的形成。

    3.2 采用横切口剖宫产的优势原因分析 采用Joel-Cohen切口位置比传统下腹横切口(Pfannenstiel)位置高,使腹直肌易于撕拉,使走行于其中血管、神经借助于本身弹性完整保留下来[1]。失血量明显减少,可能是因开腹时皮下血管未断及手术时间缩短所致。术后患者疼痛轻,接近半数的患者术后不用止痛药,几乎所有患者24 h可以离床活动,减少了患者痛苦,患者乐于接受。本术式拆线时间短,5 d切口拆线,减少住院天数,节约了医疗费用,增加了床位周转率,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百拇医药
    表2 两组产妇临床资料对比(±s) 组别

    例

    数

    切皮至胎儿娩出

    时间(min)

    手术时间

    (min)

    术中出血量

    (ml)

    术后肛门排气

    时间(h)
, 百拇医药
    观察组

    59

    6.15±1.7

    32.3±1.48

    250±24.07

    16.4±3.1

    对照组

    61

    9.21±3.5

    46.5±2.87

    283±45.25

    41.5±6.5
, http://www.100md.com
    t值

    2.165

    2.082

    2.103

    2.346

    P值

    <0.01

    <0.01

    <0.01

    <0.01

    参考文献

    1,马彦彦,主编. 新式剖宫产术.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11.

    (收稿日期:2000-01-24),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