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结合骨折修复研究进展
作者:潘能富
单位:北海市中医院,广西 北海 536000
关键词:
中国骨伤000659 骨折修复是一个病理过程,其机理非常复杂,它涉及到组织细胞学、病理学、物理学、电学、生物化学及生物力学等多学科,然而,动静结合是骨折再生修复过程的重要环节,随着这个环节的研究深入,产生了很多新观点和新方法,现综述如下。
1 骨折固定的力学效应和现状
AO学派倡导的准确复位、坚强内固定可使患肢进行早期无痛性功能锻炼,骨折患者在活动中愈合,甚至以哈费氏系统骨内膜模造的形式直接修复,以达到一期板层骨愈合,这种愈合往往是由于骨折端无应力的新生肉芽组织填充过程,随着临床和基础研究,发现用坚强内固定可产生较大的应力遮挡,导致骨质疏松,而取出钢板后易发生再骨折[1,2],有些学者认为,再骨折的原因是坚强内固定产生的应力遮挡效应引起的骨萎缩所致。骨髓腔内穿针由于内环骨管的应力都通过高弹性模量的针传导,而发生废用性骨破坏丢失,骨髓腔不断扩大,髓内针失去固定作用,活动量过大,骨组织不断坏死吸收,骨间隙由纤维组织和软骨组织所代替,骨化困难,容易导致骨不连。研究表明,骨折端的应力状态与骨折固定周围力学环境的生物力学不相容性,将导致骨折愈合过程中的应力遮挡现象[3],实践证明,骨折端不应绝对固定,坚强的内固定并不是骨折愈合的良好条件[4]。然而,这种绝对内固定的方法是违反骨组织生理性能的,不利于骨折修复,目前,AO学派正设法改变这种现状,企图由平板盖压骨面改为点状接触骨面[5],以减轻应力遮挡,提高力学效应。……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徐莘香.长骨固定的新进展新概念.中华骨科杂志,1991,11(3):218.
[2]徐莘香,刘一,李长胜,等.当代骨折内固定治疗中的几个基本问题.中华骨科杂志,1996,16(4):204.
[3]赵勇,尚天裕.69例骨干骨折不愈合或迟延愈合的生物力学分析.中医正骨,1995,7(1):7.
[4]施杞.中国中医骨伤科百家方技精华.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1.222.
[5]胡蕴玉.我国骨科基础研究的动态.中华骨科杂志,1998,18(2):67.
[6]彭本旭.论“动静结合”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中医正骨,1997,9(1):17.
, 百拇医药
[7]潘能富.自动加压器治疗长骨干骨折的探讨.中国骨伤,1997,10(6)139.
[8]周崇林,王国荣,鞠青年,等.骨折自动加压器的临床应用.中国骨伤,1994,7(5):27.
[9]李可心,尚天裕,董福慧.“动静结合”骨折治疗原则生物力学基础研究.中国中医骨伤科,1998,6(1):1.
[10]赵勇,尚天裕,钟红刚.骨折愈合的应力适应性研究.中国骨伤,1994,7(3):16.
[11]关继超,钟红刚,董福慧,等.肌肉动力与断端显微位移的动态观察.中国骨伤,1998,11(4):11.
[12]李可心.离体培养骨组织骨折愈合生物力学模型的建立.中华外科杂志,1995,33(3):154.
, 百拇医药
[13]李可心.张碧辉,钱民全,等.动态压应力对离体培养骨组织骨折愈合的作用研究,中国中医骨伤科,1996,4(2):1.
[14]李建福,李起鸿.加压外固定条件下实验性骨折愈合的生物电变化及其意义.中华骨科杂志,1997,17(12):755.
[15]陈兆军,张成浩,于益民,等.伤肢肌肉舒缩活动对骨折愈合的影响.中国骨伤,1997,10(1):34.
[16]江建明,狄勋元,张跃旋.骨折段细微运动对长骨干骨折愈合的影响.中华骨科杂志,1996,16(4):249.
[17]刘焕义,狄勋元.细微活动对长骨干骨折愈合的影响——AKP、B2m、GH的变化.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5,10(1):38.
收稿日期:1998-12-16
修稿日期:1999-08-02, 百拇医药
单位:北海市中医院,广西 北海 536000
关键词:
中国骨伤000659 骨折修复是一个病理过程,其机理非常复杂,它涉及到组织细胞学、病理学、物理学、电学、生物化学及生物力学等多学科,然而,动静结合是骨折再生修复过程的重要环节,随着这个环节的研究深入,产生了很多新观点和新方法,现综述如下。
1 骨折固定的力学效应和现状
AO学派倡导的准确复位、坚强内固定可使患肢进行早期无痛性功能锻炼,骨折患者在活动中愈合,甚至以哈费氏系统骨内膜模造的形式直接修复,以达到一期板层骨愈合,这种愈合往往是由于骨折端无应力的新生肉芽组织填充过程,随着临床和基础研究,发现用坚强内固定可产生较大的应力遮挡,导致骨质疏松,而取出钢板后易发生再骨折[1,2],有些学者认为,再骨折的原因是坚强内固定产生的应力遮挡效应引起的骨萎缩所致。骨髓腔内穿针由于内环骨管的应力都通过高弹性模量的针传导,而发生废用性骨破坏丢失,骨髓腔不断扩大,髓内针失去固定作用,活动量过大,骨组织不断坏死吸收,骨间隙由纤维组织和软骨组织所代替,骨化困难,容易导致骨不连。研究表明,骨折端的应力状态与骨折固定周围力学环境的生物力学不相容性,将导致骨折愈合过程中的应力遮挡现象[3],实践证明,骨折端不应绝对固定,坚强的内固定并不是骨折愈合的良好条件[4]。然而,这种绝对内固定的方法是违反骨组织生理性能的,不利于骨折修复,目前,AO学派正设法改变这种现状,企图由平板盖压骨面改为点状接触骨面[5],以减轻应力遮挡,提高力学效应。……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徐莘香.长骨固定的新进展新概念.中华骨科杂志,1991,11(3):218.
[2]徐莘香,刘一,李长胜,等.当代骨折内固定治疗中的几个基本问题.中华骨科杂志,1996,16(4):204.
[3]赵勇,尚天裕.69例骨干骨折不愈合或迟延愈合的生物力学分析.中医正骨,1995,7(1):7.
[4]施杞.中国中医骨伤科百家方技精华.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1.222.
[5]胡蕴玉.我国骨科基础研究的动态.中华骨科杂志,1998,18(2):67.
[6]彭本旭.论“动静结合”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中医正骨,1997,9(1):17.
, 百拇医药
[7]潘能富.自动加压器治疗长骨干骨折的探讨.中国骨伤,1997,10(6)139.
[8]周崇林,王国荣,鞠青年,等.骨折自动加压器的临床应用.中国骨伤,1994,7(5):27.
[9]李可心,尚天裕,董福慧.“动静结合”骨折治疗原则生物力学基础研究.中国中医骨伤科,1998,6(1):1.
[10]赵勇,尚天裕,钟红刚.骨折愈合的应力适应性研究.中国骨伤,1994,7(3):16.
[11]关继超,钟红刚,董福慧,等.肌肉动力与断端显微位移的动态观察.中国骨伤,1998,11(4):11.
[12]李可心.离体培养骨组织骨折愈合生物力学模型的建立.中华外科杂志,1995,33(3):154.
, 百拇医药
[13]李可心.张碧辉,钱民全,等.动态压应力对离体培养骨组织骨折愈合的作用研究,中国中医骨伤科,1996,4(2):1.
[14]李建福,李起鸿.加压外固定条件下实验性骨折愈合的生物电变化及其意义.中华骨科杂志,1997,17(12):755.
[15]陈兆军,张成浩,于益民,等.伤肢肌肉舒缩活动对骨折愈合的影响.中国骨伤,1997,10(1):34.
[16]江建明,狄勋元,张跃旋.骨折段细微运动对长骨干骨折愈合的影响.中华骨科杂志,1996,16(4):249.
[17]刘焕义,狄勋元.细微活动对长骨干骨折愈合的影响——AKP、B2m、GH的变化.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5,10(1):38.
收稿日期:1998-12-16
修稿日期:1999-08-02,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