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00年第6期
编号:10227914
蛇毒复合酶对人肺腺癌细胞spc-A1的抑瘤研究
http://www.100md.com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0年第6期
     作者:邹菁 张丽英

    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上海 200021)

    关键词:蛇毒复合酶;人肺腺癌细胞spc-A1;瘤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细胞周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000611

    摘要 目的:探讨蛇毒复合酶对人肺腺癌细胞spc-A1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经体外细胞培养,采用台盼兰拒染法、细胞形态学观察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人肺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以及细胞形态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蛇毒复合酶对人肺腺癌细胞有明显的抑瘤作用,最大抑瘤率达87.5%。镜检及涂片染色发现癌细胞胞膜破裂、胞质外溢。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蛇毒复合酶主要杀伤G2/M期细胞,同时阻滞G0/G1期细胞进入S期。结论:蛇毒复合酶对人肺腺癌细胞具有一定体外抑瘤作用,其作用机理与破坏细胞膜和干扰细胞生长周期有关。
, http://www.100md.com
    肺癌的发病率在我国已占恶性肿瘤的首位。动物实验已经证明,蛇毒复合酶能抑制荷Lewis肺癌小鼠的自发性肺转移[1]。本实验进一步探讨蛇毒复合酶对人肺腺癌细胞spc-Al的抑瘤作用及其作用机理。

    1 实验材料

    1.1 药物 蛇毒复合酶由上海黄山制药厂提供。

    1.2 瘤株 人肺腺癌细胞spc-A1,由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提供。

    1.3 仪器 FACS Calibur美国Becton Dickinson公司产品;计算机数据处理软件是ModFITLT for macV1.01

    1.4 试剂 RPMI-1640培养液日本日永株式会社出品;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由上海试剂一厂生产;灭活小牛血清由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提供。
, 百拇医药
    2 方法和结果

    2.1 蛇毒复合酶对人肺腺癌细胞sp#-A1的抑瘤作用 以三羟基甲氨基甲烷(PH=7.6)作为缓冲液,将蛇毒复合酶配制成浓度为1.5mg/ml溶液(实验前即时配制新鲜溶液)。spc-Al细胞株常规传代,取指数生长期细胞,用含10%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将其配制成浓度为3×105/ml的细胞悬液。取2ml细胞悬液接种于25ml的培养瓶中,共36瓶。随机分为药物组与对照组,每组18瓶,均置于CO2培养箱中(含5%CO2,37℃)培养24小时后,药物组每瓶加入蛇毒复合酶溶液20μl(培养液中药物终浓度为0.015mg/ml),对照组加等量缓冲液。再置于CO2培养箱中培养。于0、8、16、24、36、48、72、96、120小时时,每组各取2瓶,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用台盼兰染色后计数存活瘤细胞数,以该2瓶的均值计算瘤细胞生长抑制率,并细胞涂片后瑞氏法染色镜检,上述实验重复1次。
, 百拇医药
    瘤细胞生长抑制率(%)=(对照组活瘤细胞数-药物组活瘤细胞数)/对照组活瘤细胞数×100%

    上述药物在8、16、24、36、48、72、96、120小时时的抑瘤率分别为6.5%、31%、33%、29.5%、31%、80%、84.5%、87.5%。蛇毒复合酶在72小时以后显示对人肺腺癌细胞spc-Al有明显的抑瘤作用。光镜下细胞形态观察发现:药物组细胞生长受抑制,失去粘附性,呈散在圆形细胞,培养至16小时即有部分细胞胞膜破裂、胞质外溢,24小时胞膜破裂、胞质外溢增多,并出现核仁不清晰、核仁固缩,48小时以后除上述变化外,还出现细胞坏死,并随时间延长,坏死细胞增多;而对照组细胞各时相均生长旺盛,成团成蔟贴壁粘附生长。细胞涂片瑞氏染色后镜检示,药物组细胞胞膜破裂及细胞崩解明显高于对照组。

    2.2 蛇毒复合酶对人肺腺癌细胞spc-A1细胞周期的影响 将上述3×105/ml瘤细胞悬液接种于25ml的培养瓶中,共20瓶。随机分为药物组与对照组各10瓶,置于CO2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后,药物组每瓶加入即时配制的1.5mg/ml蛇毒复合酶20μl,对照组加入等量缓冲液,再培养72小时后,分别制成细胞悬液。用PBS清洗,柠檬酸缓冲液固定,调整细胞数至1×106/ml,再经离心、消化、染色、过滤后,样品送入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分析,得出细胞周期各时相的百分比,并计算细胞增殖指数:PI(%)=(S+G2/M)/(G0/G1+S+G2/M)×%。标准变异系数(CV)在3%~5%,结果见表1。
, 百拇医药
    表1 培养72小时人肺腺癌细胞spc-Al细胞周期分布(±s) %

    n/例

    G0/G1

    S

    G2/M

    G2/G1

    PI

    药物组

    10

    66±5*
, http://www.100md.com
    25±4

    7.8±1.4**

    1.965±0.019

    33.3

    对照组

    10

    62.2±2.3

    24.6±2.9

    13.1±1.8

    2.0±0.03

    37.7

    与对照组比较*P<0.01 **P<0.001
, http://www.100md.com
    3 讨论

    在早期的中医药应用中,蛇毒因其剧烈的毒性而很少被利用,随着分析提纯技术的发展,自四十年代以来,蛇毒的生物利用价值才被发掘,并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有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蛇毒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2~4]。我们用柱层析法从东北蝮蛇毒与眼镜蛇毒中提取的蛇毒复合酶,已经动物实验证明具有体内外抑瘤作用,并能抑制荷Lewis肺癌小鼠的自发性肺转移。本文进一步观察其对人肺癌细胞的抑瘤作用,显示72小时抑瘤率已达84.5%,最大抑瘤率达87.5%,符合抗癌药物筛选的抑瘤要求(抑瘤率大于50%)。并且抑瘤率随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高,具明显时效相关性。提示蛇毒复合酶对肺癌可能是一有效的细胞毒药物。

    以往研究表明蛇毒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主要是通过破坏细胞膜,使胞浆外渗进而细胞死亡[5]。如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报导印度产眼镜蛇毒中分离的细胞毒,对吉田肉瘤的体内外抑瘤作用表现在早期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及随之而来的胞膜收缩和广泛损伤[6]。本实验结果表明与以往报导结果相一致,蛇毒复合酶的抑瘤作用与其具有特定的膜毒性有关。
, 百拇医药
    本实验还通过流式细胞术DNA分析,提示蛇毒复合酶对瘤细胞的作用不只是单纯的对癌细胞膜的损伤,还干扰和破坏癌细胞的生长代谢和增殖。实验显示药物组G2/M期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G0/G1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I指数药物组低于对照组(但未达到统计学上差异)。提示蛇毒复合酶主要杀伤G2/M期细胞,干扰有丝分裂,同时阻滞细胞于G0/G1期,抑制细胞增殖。肺癌常用化疗药物DDP,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对细胞各期均有杀伤作用,但对G1期最敏感。依据上述实验结果,如在临床DDP应用中合用蛇毒复合酶,有可能起到协同增敏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丽英,朱红穗,赵正福等.蛇毒复合酶胶囊抗癌作用的实验研究.上海中医药杂志,1996,(10):41~42
, http://www.100md.com
    [2]张谟瑞.复方蛇毒直肠滴注剂治疗晚期癌肿.中国蛇志杂志,1994,6(1):18

    [3]张素胤,陈陵际,朱云祥,等.蛇毒抗人癌裸小鼠移植瘤的初步试验.上海实验动物科学,1994,14(1):26~27

    [4]林振桃.眼晴蛇毒组分C对小鼠实验性肝癌细胞生长影响的探讨.中国蛇志杂志,1997,(1):3

    [5]杨惠玲,郭禹标.蛇毒膜毒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癌症,1996,(1):72~73

    [6]覃公平.中国毒蛇学.广西: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567

    收稿日期:2000-03-01,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