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毒调肝汤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乙肝98例
作者:王际云
单位:王际云(杭州市第四人民医院 杭州 310002)
关键词: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000618 从1996年以来应用中药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乙肝98例,并与单独应用甘利欣的慢性乙肝52例进行比较,结果联合用药治疗组比对照组疗效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50例均为慢性乙型肝炎住院病人,诊断符合1995年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制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其中治疗组98例,男88例,女10例,年龄19~60岁,平均30.5岁,病程1~10年。对照组52例男47例,女5例,年龄10~59岁,平均31.5岁,病程1~9年。
2 治疗方法
, http://www.100md.com
对照组用甘利欣注射液(正大天晴制药厂生产)15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每日1次;常规服用维生素C片每次0.2,每日3次。复合维生素B片,每次2片,每日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以解毒疏利为立法原则,联合服用中药消毒调肝汤。基本方为:柴胡、郁金各10g,生黄芪30g,白术12g,红花9g,灵芝12g,七叶一枝花、土茯苓各15g,蕲蛇、山甲片各9g,酌情加减。每日1剂,分早晚2次煎服。两组疗程均为60天。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按1990年(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药物疗效评价标准。显效:主要症状消失,肝脾回缩,肝功能恢复正常。有效:主要症状改善,肝功能好转,ALT下降>50%,且其他1项以上血清学指标好转。无效:主要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3.2 疗效分析
3.2.1 综合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见表1。两组治疗后15天、30天、60天血清谷丙转氨酶值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见表2。
, 百拇医药
表1 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 例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显效率
/%
总有效率
/%
治疗组
98
77
16
, http://www.100md.com
5
78.57
94.89
对照组
52
31
10
11
59.61
78.84
两组显效率和有效率比较P<0.05表2 治疗后两组ALT值比较(±s) U/L 组别
, 百拇医药
n
治疗前
治疗后15天
治疗后30天
治疗后60天
治疗组
98
358.60±299.49
132.15±130.13
58.12±25.21
42.10±11.71
对照组
, http://www.100md.com
52
343.62±398.31
224.60±168.71*
123.73±105.37*
76.20±43.32*
两组比较*P<0.053.2.2 两组患者HBV血清标志物变化情况 治疗组HBsAg阳性98例,转阴10例(10.20%);HBeAg阳性71例转阴49例(54.9%),抗-HBe阳转30例(42.25%)。对照组HBsAg阳性52例,转阴3例(5.76%),HBeAg阳性38例转阴8例(21.05%),抗-HBe阳转7例(18.42%),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HBsAg转阴率、抗-HBe阳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
, http://www.100md.com
两组病例在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副作用。
4 讨 论
慢性乙肝属中医学“胁痛”、“湿阻”等范畴,其病机主要为湿热疫毒之邪扰及肝胆,导致肝郁脾虚、气滞血瘀,日久出现肝肾亏损,其标为湿、热、瘀、毒,其本为肝脾肾虚损,临床单证型少,多见诸证互见。因此我们认为清湿热瘀毒,调肝脾肾三脏,标本兼治为治疗关键。本方以柴胡、郁金疏肝利胆促进胆汁排泄,选用黄芪、白术、灵芝益气健脾除湿,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久病入络,气滞血瘀,七叶一枝花、土茯苓配合蕲蛇、山甲片、红花解毒通络,活血化瘀,抑制乙肝病毒,改善肝脏微循环。旱莲草、女贞子调补肝肾之阴,与活血通络药合用共奏养阴活血、祛瘀生新之功。结合临床随证加减使湿热瘀毒得清、肝脾肾三脏得调,改善机体内环境,恢复机体原有的阴阳平衡。
甘利欣为18a甘草酸二铵盐,具有抗炎、抗病毒及稳定肝细胞膜作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中药联合甘利欣疗效更为明显。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HBsAg转阴率、抗-HBe阳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联合用药增强了机体免疫调节作用,提高了机体抑制乙肝病毒活动功能,在不同层次发挥协同作用,较单独应用更能增加临床疗效。
收稿日期:1999-11-10, 百拇医药
单位:王际云(杭州市第四人民医院 杭州 310002)
关键词: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000618 从1996年以来应用中药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乙肝98例,并与单独应用甘利欣的慢性乙肝52例进行比较,结果联合用药治疗组比对照组疗效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50例均为慢性乙型肝炎住院病人,诊断符合1995年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制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其中治疗组98例,男88例,女10例,年龄19~60岁,平均30.5岁,病程1~10年。对照组52例男47例,女5例,年龄10~59岁,平均31.5岁,病程1~9年。
2 治疗方法
, http://www.100md.com
对照组用甘利欣注射液(正大天晴制药厂生产)15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每日1次;常规服用维生素C片每次0.2,每日3次。复合维生素B片,每次2片,每日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以解毒疏利为立法原则,联合服用中药消毒调肝汤。基本方为:柴胡、郁金各10g,生黄芪30g,白术12g,红花9g,灵芝12g,七叶一枝花、土茯苓各15g,蕲蛇、山甲片各9g,酌情加减。每日1剂,分早晚2次煎服。两组疗程均为60天。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按1990年(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药物疗效评价标准。显效:主要症状消失,肝脾回缩,肝功能恢复正常。有效:主要症状改善,肝功能好转,ALT下降>50%,且其他1项以上血清学指标好转。无效:主要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3.2 疗效分析
3.2.1 综合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见表1。两组治疗后15天、30天、60天血清谷丙转氨酶值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见表2。
, 百拇医药
表1 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 例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显效率
/%
总有效率
/%
治疗组
98
77
16
, http://www.100md.com
5
78.57
94.89
对照组
52
31
10
11
59.61
78.84
两组显效率和有效率比较P<0.05表2 治疗后两组ALT值比较(±s) U/L 组别
, 百拇医药
n
治疗前
治疗后15天
治疗后30天
治疗后60天
治疗组
98
358.60±299.49
132.15±130.13
58.12±25.21
42.10±11.71
对照组
, http://www.100md.com
52
343.62±398.31
224.60±168.71*
123.73±105.37*
76.20±43.32*
两组比较*P<0.053.2.2 两组患者HBV血清标志物变化情况 治疗组HBsAg阳性98例,转阴10例(10.20%);HBeAg阳性71例转阴49例(54.9%),抗-HBe阳转30例(42.25%)。对照组HBsAg阳性52例,转阴3例(5.76%),HBeAg阳性38例转阴8例(21.05%),抗-HBe阳转7例(18.42%),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HBsAg转阴率、抗-HBe阳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
, http://www.100md.com
两组病例在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副作用。
4 讨 论
慢性乙肝属中医学“胁痛”、“湿阻”等范畴,其病机主要为湿热疫毒之邪扰及肝胆,导致肝郁脾虚、气滞血瘀,日久出现肝肾亏损,其标为湿、热、瘀、毒,其本为肝脾肾虚损,临床单证型少,多见诸证互见。因此我们认为清湿热瘀毒,调肝脾肾三脏,标本兼治为治疗关键。本方以柴胡、郁金疏肝利胆促进胆汁排泄,选用黄芪、白术、灵芝益气健脾除湿,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久病入络,气滞血瘀,七叶一枝花、土茯苓配合蕲蛇、山甲片、红花解毒通络,活血化瘀,抑制乙肝病毒,改善肝脏微循环。旱莲草、女贞子调补肝肾之阴,与活血通络药合用共奏养阴活血、祛瘀生新之功。结合临床随证加减使湿热瘀毒得清、肝脾肾三脏得调,改善机体内环境,恢复机体原有的阴阳平衡。
甘利欣为18a甘草酸二铵盐,具有抗炎、抗病毒及稳定肝细胞膜作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中药联合甘利欣疗效更为明显。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HBsAg转阴率、抗-HBe阳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联合用药增强了机体免疫调节作用,提高了机体抑制乙肝病毒活动功能,在不同层次发挥协同作用,较单独应用更能增加临床疗效。
收稿日期:1999-11-1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