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肝硬化腹水48例
作者:薛来英 骆群
单位:(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杭州 310014)
关键词: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000613 为探讨老年人肝硬化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收集我院1997年6月~1999年2月老年人肝硬化腹水48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较满意效果,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8例中男42例,女6例。年龄均≥60岁,其中60~70岁40例占83.3%,最大86岁。病程4个月~40年,平均12.3年。诊断符合1995年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标准。其中肝炎后肝硬化45例,酒精性肝硬化3例。中医辨证分型:肝郁气滞型9例,脾肾阳虚型27例,瘀血阻络型12例。48例患者中并发腹腔感染20例。
, 百拇医药
1.2 临床表现 既往有肝炎病史或长期嗜酒史;有不同程度乏力、纳差、腹胀、尿少、尿黄;主要体征:肝掌、蜘蛛痣、脾大、腹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或见腹壁静脉曲张;辅助检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117.25±30.12u/L,谷草转氨酶(AST)109.37±27.19u/L,总胆红素(TBiL)49.27±27.89μmol/L,白球蛋白比例倒置32例,γ-球蛋白增高(30%~44.1%)27例;B超检查提示:肝脏大小发生变化,表面和形态回声改变,门静脉、脾静脉增粗,有腹水,脾体积增大。
1.3 肝炎病原学检测 乙肝病毒标记物阳性27例,重叠或同时感染肝炎病毒:乙戊10例,乙甲、乙丁、丙戊各1例,乙庚2例,未分型6例。
2 治疗方法
2.1 中医治疗 依据临床见证将48例老年肝硬化患者分为肝郁气滞型、脾肾阳虚型、瘀血阻络型三个基本类型。①肝郁气滞型:右肋下隐痛,胸闷腹胀,尿短赤,大便不爽,舌边尖红或淡,脉弦细。治宜疏肝行气:柴胡、枳壳各15g,郁金、香附、绿萼梅、木香、川楝子各10g,生黄芪30g。每日1剂,分2次内服。②脾肾阳虚型:面色苍白,形寒肢冷,纳呆脘痞,腰酸便溏,舌体胖边有齿印,脉沉细无力。治宜益气健脾,温阳补肾:炮附子、肉桂各9g,巴戟肉、党参、白术、当归各15g,生黄芪30g,炙鸡金10g,每日1剂,分2次内服。③瘀血阻络型:面色晦暗,右肋下刺痛,尿赤便干,唇色紫暗,舌下静脉怒张,舌质紫或边瘀点(斑)。治宜行气活血:桃仁、红花各10g,三棱、莪术、川芎、当归各15g,生黄芪30g,白术15g。每日1剂,分2次内服。
, 百拇医药
2.2 西医治疗 甘利欣150mg或强力宁200mg以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灯盏花20~3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00ml、能量合剂静滴,每日1次,1疗程7~10天。利尿疗法:①大剂量冲击利尿法:多巴胺10~20mg、速尿100~140mg,分别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每日1~2次,或安替舒通40~60mg、双氢克尿塞50~100mg,每日3次 ,必要时口服氯化钾1~2g。②小剂量间隙利尿法:双氢克尿塞25mg,安替舒通20~40mg,每日3次,口服3~5天,停服1天,再反复应用。必要时给人血白蛋白、血浆,有感染者用抗生素,有出血倾向用维生素K1、止血敏等,消化道出血者及时输血。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B超证实腹水消尽,肝功能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好转,B超探测腹水减少50%以上,肝功能基本正常。无效:未达上述标准或病情恶化。
, http://www.100md.com
3.2 结果 48例患者中显效6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58.3%,无效14例,死亡6例(其中合并肝性脑病、肝肾综合症3例,感染性休克、上消化道出血、原发性肝癌各1例)。
4 讨 论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肝病的发病例数也随之增加。由于老年人肝脏老化,肝细胞再生合成功能下降,免疫功能低下,各种感染、合并症、并发症颇多,给治疗带来诸多困难。中医学理论认为,本病主要病机“正虚标实”,腹水的多寡直接说明正气虚损的程度。“五脏之虚,势必及肾”,“久病及肾”。遵循《金匮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先实脾”之旨,显示健脾益气,温补肾阳是治疗老年肝硬化的关键。老年肝硬化患者,往往正气衰竭,若用峻利逐水药如大戟、芜花、甘遂等药性迅猛利尿药,极容易损伤正气,精气亏虚更盛,这对老年患者来说难以承受。所以使用西药利尿药物的同时补充白蛋白,增加血液胶体渗透压,达到利尿目的。我们认为本病治疗的关键是中西医结合,采用中医辨证,西医辨病,中西药同时并用,通过不同的作用机理,以起到协调作用。
收稿日期:2000-02-29, 百拇医药
单位:(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杭州 310014)
关键词: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000613 为探讨老年人肝硬化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收集我院1997年6月~1999年2月老年人肝硬化腹水48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较满意效果,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8例中男42例,女6例。年龄均≥60岁,其中60~70岁40例占83.3%,最大86岁。病程4个月~40年,平均12.3年。诊断符合1995年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标准。其中肝炎后肝硬化45例,酒精性肝硬化3例。中医辨证分型:肝郁气滞型9例,脾肾阳虚型27例,瘀血阻络型12例。48例患者中并发腹腔感染20例。
, 百拇医药
1.2 临床表现 既往有肝炎病史或长期嗜酒史;有不同程度乏力、纳差、腹胀、尿少、尿黄;主要体征:肝掌、蜘蛛痣、脾大、腹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或见腹壁静脉曲张;辅助检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117.25±30.12u/L,谷草转氨酶(AST)109.37±27.19u/L,总胆红素(TBiL)49.27±27.89μmol/L,白球蛋白比例倒置32例,γ-球蛋白增高(30%~44.1%)27例;B超检查提示:肝脏大小发生变化,表面和形态回声改变,门静脉、脾静脉增粗,有腹水,脾体积增大。
1.3 肝炎病原学检测 乙肝病毒标记物阳性27例,重叠或同时感染肝炎病毒:乙戊10例,乙甲、乙丁、丙戊各1例,乙庚2例,未分型6例。
2 治疗方法
2.1 中医治疗 依据临床见证将48例老年肝硬化患者分为肝郁气滞型、脾肾阳虚型、瘀血阻络型三个基本类型。①肝郁气滞型:右肋下隐痛,胸闷腹胀,尿短赤,大便不爽,舌边尖红或淡,脉弦细。治宜疏肝行气:柴胡、枳壳各15g,郁金、香附、绿萼梅、木香、川楝子各10g,生黄芪30g。每日1剂,分2次内服。②脾肾阳虚型:面色苍白,形寒肢冷,纳呆脘痞,腰酸便溏,舌体胖边有齿印,脉沉细无力。治宜益气健脾,温阳补肾:炮附子、肉桂各9g,巴戟肉、党参、白术、当归各15g,生黄芪30g,炙鸡金10g,每日1剂,分2次内服。③瘀血阻络型:面色晦暗,右肋下刺痛,尿赤便干,唇色紫暗,舌下静脉怒张,舌质紫或边瘀点(斑)。治宜行气活血:桃仁、红花各10g,三棱、莪术、川芎、当归各15g,生黄芪30g,白术15g。每日1剂,分2次内服。
, 百拇医药
2.2 西医治疗 甘利欣150mg或强力宁200mg以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灯盏花20~3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00ml、能量合剂静滴,每日1次,1疗程7~10天。利尿疗法:①大剂量冲击利尿法:多巴胺10~20mg、速尿100~140mg,分别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每日1~2次,或安替舒通40~60mg、双氢克尿塞50~100mg,每日3次 ,必要时口服氯化钾1~2g。②小剂量间隙利尿法:双氢克尿塞25mg,安替舒通20~40mg,每日3次,口服3~5天,停服1天,再反复应用。必要时给人血白蛋白、血浆,有感染者用抗生素,有出血倾向用维生素K1、止血敏等,消化道出血者及时输血。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B超证实腹水消尽,肝功能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好转,B超探测腹水减少50%以上,肝功能基本正常。无效:未达上述标准或病情恶化。
, http://www.100md.com
3.2 结果 48例患者中显效6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58.3%,无效14例,死亡6例(其中合并肝性脑病、肝肾综合症3例,感染性休克、上消化道出血、原发性肝癌各1例)。
4 讨 论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肝病的发病例数也随之增加。由于老年人肝脏老化,肝细胞再生合成功能下降,免疫功能低下,各种感染、合并症、并发症颇多,给治疗带来诸多困难。中医学理论认为,本病主要病机“正虚标实”,腹水的多寡直接说明正气虚损的程度。“五脏之虚,势必及肾”,“久病及肾”。遵循《金匮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先实脾”之旨,显示健脾益气,温补肾阳是治疗老年肝硬化的关键。老年肝硬化患者,往往正气衰竭,若用峻利逐水药如大戟、芜花、甘遂等药性迅猛利尿药,极容易损伤正气,精气亏虚更盛,这对老年患者来说难以承受。所以使用西药利尿药物的同时补充白蛋白,增加血液胶体渗透压,达到利尿目的。我们认为本病治疗的关键是中西医结合,采用中医辨证,西医辨病,中西药同时并用,通过不同的作用机理,以起到协调作用。
收稿日期:2000-02-29,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