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 2000年第6期
编号:10233978
3例87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成功
http://www.100md.com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00年第6期
     作者:凌惠珠 李海波 安巨会

    单位:廊坊市人民医院,河北廊坊,065000

    关键词: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000621 例1 男,87岁。主诉持续性心前区疼3 h于1996年4月8日入院。既往有糖尿病史10年,左下肢血栓性静脉炎10余年,曾两次发生肺梗死。体检:T 35.8℃,P 70次/min,R 18次/min,BP 120/60 mmHg(1 mmHg=0.133 kPa),心律齐,心肺听诊未见异常,双下肢不肿,心电图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立即给予尿激酶150万u静脉溶栓治疗,1 h后患者胸疼消失,心电监测出现加速性室性自搏心律,原抬高的ST段导联回降达50%以上,T波倒置,提示梗死相应血管再通。心肌酶峰值在梗死后12 h。无出血倾向,经常规治疗及对症治疗8周后好转出院。随访3年现健在。

    例2 女,87岁。主诉发作性胸疼,气短1周,持续疼痛3 h伴大汗于1998年10月22日入院。既往高血压10余年。体检:T 35℃,P 68次/min,R 24次/min,BP 106/75 mmHg,神志清楚,心脏稍向左下扩大,心律齐,心尖部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右下肺可闻及少许湿性音,肝脾未触及,双下肢不肿。心电图示急性下壁、正后壁心肌梗死。患者于就诊后15 min时突然心室颤动,经300 W/s电除颤,一次转为窦性心律后(未行心脏按压)立即给予尿激酶150万u静脉溶栓治疗。治疗后1.5 h,心电监测出现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加速性室性自搏心律,原抬高的ST段回降达50%以上,症状消失,安静入睡,提示梗死相应血管再通。心肌酶峰值在梗死后14 h。无出血倾向,住院治疗13 d好转出院,随访11个月,现健在,生活自理。

    例3 女,87岁。主诉突然心前区疼,憋气伴全身大汗0.5 h,于1999年2月25日入院。既往健康。体检:T 36℃,P 72次/min,R 18次/min,BP 120/82 mmHg,神志清楚,全身大汗,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心电图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给予尿激酶100万u静脉溶栓治疗。于溶栓后30 min症状明显缓解,1 h后心电图示抬高的ST段下降50%以上,T波倒置,心肌酶峰值在梗死后12 h。疼痛症状消失,无出血倾向,住院2周好转出院,随访8个月仍健在,生活自理。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的目的是使栓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尽早使心肌再灌注,以保存坏死心肌周围的心肌,维护心室功能,降低病死率。现已有报道支持75岁以上的患者适宜实施溶栓治疗。本组3例患者溶栓治疗成功亦证实此观点,均于溶栓治疗2 h内示梗死相应血管再通,无出血倾向,无死亡发生,随访8~40个月患者均健在。虽然溶栓治疗对老年人,特别是超高龄老年人有较高的出血危险性。但我们体会,如掌握好尿激酶的用量,可避免出血的发生。所以我们不应把超高龄AMI患者排斥在溶栓治疗之外,而应积极争取时间为老年患者提供应用溶栓治疗的机会。

    另外,超高龄老年人心功能已经低下,心肌梗死后最易并发心功能不全及心律失常,即使溶栓治疗以后仍可发生,所以临床医生要特别注意对此类患者溶栓治疗后提早预防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并加以纠正,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收稿 1999-11-15,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