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康复》 > 2000年第6期
编号:10247963
特定电磁波并等幅中频正弦电中药透入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5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现代康复》 2000年第6期
     作者:郭苏梅

    单位:南京市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01

    关键词:

    现代康复000688

    1资料与方法

    资料65例均经我院神经科、内科、五官科检查,排除了各该科疾病后开始在我科治疗。65例中男性40例,女性25例,年龄20~74岁,≤39岁9例,≥40岁56例,病程2个月~10年。主要症状有头昏、眩晕、头痛、耳鸣、视物不清,多数患者为较长时间的头颈过度屈伸或转换体位时眩晕症状加重,有半数患者同时伴有颈肩酸痛及手臂麻木等,少数发病时伴有恶心、呕吐、心慌及多汗。65例经临床及颈X线检查确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大多数见不同程度的生理曲度变异、椎体增生、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韧带钙化。部分患者作了脑血流图、电子计算机体层照像术(CT)、核磁共振检查,转颈试验阳性40例,可疑8例。
, 百拇医药
    中药合剂的制备红花30g、当归30g、乳香20g、没药20g、羌活20g、川芎30g、草乌20g加水浸泡煎至1000ml,纱布过滤置冰箱备用。治疗先采用重庆巴山仪器厂生产的特定电磁波(TDP)局部照射波谱0.55~0.25μm,距离30cm,1次/d,20min/次。接着用上海电子器材二厂生产的YL-3型音频电疗机、频率2000Hz,波型正弦波,电极板的衬垫上放入与衬垫同等大小的中药浸泡的滤纸块9cm×7cm,分别置于颈后部及肩部,电流强度为耐受量,1次/d,25min/次,10次为1疗程,治疗期间停用与治疗颈椎病有关的药物。

    2结果

    疗效标准完全恢复:眩晕或头昏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13例(20%);显效:眩晕或头昏症状明显消失30例(46.15%);好转:眩晕或头昏症状减轻18例(27.69%);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变化4例(6.15%)。65例经8~40次治疗,平均15次,总有效率93.8%。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单纯椎动脉型30例,完全恢复7例,显效14例,好转8例,无效1例;伴神经根型32例,完全恢复6例,显效16例,好转9例,无效1例;伴脊髓型2例,好转1例,无效1例;伴神经根和脊髓型1例,无效1例。
, 百拇医药
    3讨论

    用TDP并等幅中频正弦电中药透入能改善因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症状。TDP的生物效应和温热作用能使血管扩张,增加颈部血流量,改善局部组织代谢和营养状况,有利于渗出物的吸收,起到了消炎、消肿、缓解肌紧张的功能。等幅中频正弦电可消炎、镇痛、松懈粘连,调节和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局部的炎症吸收,减轻了由于颈椎骨质增生刺激或压迫造成的颈部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痉挛。另外,中药的透入是在中频交流电的作用下形成药物分子堆。药物分子堆一方面刺激皮内末梢神经,起到局部和远隔部位的治疗作用,另一方面药物进入相应组织后,在局部发挥其独特的药理作用[1],起祛风寒,温经络,活血化淤,通经止痛之功效。因此,本组疗效观察证实,该疗法是TDP、等幅中频正弦电与药物的综合作用,能消除和减轻由于颈椎退变对椎动脉或颈交感神经及颈神经根的刺激,改善了由于颈椎退变造成的颈部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不良状况,达到增加椎基底动脉供血的目的,部分患者脑血流图的血流量和血流速有明显的改善。该方法疗程短、疗效稳定,患者反应良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较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江必明,迟丹妮,黄乔国.中频交流电药物透入的研究[J].中华理疗杂志,1991,(4):217~219

    (收稿:2000-03-06),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