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急性出血性卒中
作者:郭宝平 何炳威 钱东翔 黄东健 蔡哲鹏 王智坚
单位:广州医学院附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广东 广州 510150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急性出血性卒中 中图分类号:R74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9691(2000)06-0374-01
1992年7月~1999年1月,我们对40例非手术治疗的60岁以上老年急性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并与单纯西医非手术治疗的45例进行对照分析,报告如下。
1 病例与方法
1.1 病例:85例患者均为60岁以上自发性脑出血(包括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均经CT扫描确诊,出血量<50 ml;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9分;因各种原因行非手术治疗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60~82岁,平均71岁;入院时意识状况:GCS 15分11例,13~14分8例,9~12分21例。对照组45例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60~78岁,平均69岁;GCS评分:15分12例,13~14分14例,9~12分19例。2组一般资料有可比性。
, 百拇医药
表1 2组患者出院时GOS评分结果例(%)
组别
例数(例)
5分
4分
3分
2分
1分
总有效率(%)
治疗组
40
14(35.0)
16(40.0)
, 百拇医药
10(25.0)
0(0 )
0(0 )
100.0
对照组
45
9(20.0)
14(31.1)
17(37.8)
3(6.7)
2(4.4)
88.9
, 百拇医药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表2相同表2 2组患者出院后随访ADL分级情况例(%)
组别
例数(例)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Ⅴ级
总有效率(%)
治疗组
35
19(54.3)
, 百拇医药
10(28.6)
4(11.4)
2( 5.7)
0(0 )
94.3
对照组
37
11(29.7)
4(10.8)
15(40.5)
6(16.2)
1(2.7)
, 百拇医药
81.1
1.2 治疗方法:2组患者在入院后按西医常规非手术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基础治疗上加用自拟中药颅内消瘀汤治疗;同时合用中药制剂安宫牛黄丸,每日1粒饲入,或醒脑静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盐水500 ml中静滴,每日1次。颅内消瘀汤方剂:丹参15~20 g,土鳖虫10 g,川芎6 g,香附6 g,三菱10 g,莪术10 g,乳香10 g,没药10 g,桃仁10 g,冰片0.3~0.5 g(后下,冲服)。每日1剂,水煎后3次分服(口服或经胃管鼻饲)。视病情略有加减。5日为1个疗程,一般3~4个疗程可结束治疗。
1.3 疗效评定:疗效评定分两部分 。
1.3.1 出院(或死亡)时,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即良好(5分);中残(4分):存有神经功能障碍,但生活能自理;重残(3分):存有神经功能障碍,意识清楚,生活不能自理;差(2分):植物生存;死亡(1分)等5个等级评定。
, 百拇医药
1.3.2 出院后 6个月以上,随访结果则按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法:Ⅰ级:完全恢复日常生活能力;Ⅱ级:部分恢复或可独立生活;Ⅲ级:需人帮助,扶拐可走;Ⅳ级:卧床,但保持意识;Ⅴ级:植物生存状态。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组患者出院时GOS评分结果见表1。出院后随访6个月以上,因一些患者未能随访或因其它病因死亡未统计在内。治疗组35例,对照组37例。随访后2组比较结果见表2。
3 讨 论
中医认为出血性卒中的离经之血属瘀血,主张破血行瘀、泄热醒神,促进颅内出血的吸收和脑水肿的消退[1]。颅内消瘀汤的组方具有活血、化瘀、软坚、芳香开窍和催醒等功效。丹参和川芎有清除自由基和调整Ca2+通道的作用[2,3];冰片则有开放血脑脊液屏障作用,有利于其它药物进入脑组织中发挥药效[4]。而安宫牛黄丸及醒脑静注射液也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调节作用及清除氧自由基、抗氧化等作用[5]。因而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出院时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单纯西医治疗,而且半年后随访结果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也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 百拇医药
作者简介:郭宝平(1944-),男(汉族),江西省九江市人,副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
[1]刘茂才.关于中风病治疗的难点与突破口的思考.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8):451-452.
[2]许沛虎,赵敬华,李世旭,等.中医药研究中有关自由基研究近况.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15(3):185-186.
[3]虞佩兰.小儿脑水肿与颅内高压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进展.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6):378-379.
[4]刘启德,梁美蓉,陈芝喜,等.冰片对庆大霉素透过血脑屏障的影响.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94,11(1):37-40.
[5]陈庆明.醒脑静注射液的药理基础与临床应用.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1999,6(4):191-192.
(收稿日期:2000-02-16), 百拇医药
单位:广州医学院附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广东 广州 510150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急性出血性卒中 中图分类号:R74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9691(2000)06-0374-01
1992年7月~1999年1月,我们对40例非手术治疗的60岁以上老年急性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并与单纯西医非手术治疗的45例进行对照分析,报告如下。
1 病例与方法
1.1 病例:85例患者均为60岁以上自发性脑出血(包括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均经CT扫描确诊,出血量<50 ml;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9分;因各种原因行非手术治疗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60~82岁,平均71岁;入院时意识状况:GCS 15分11例,13~14分8例,9~12分21例。对照组45例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60~78岁,平均69岁;GCS评分:15分12例,13~14分14例,9~12分19例。2组一般资料有可比性。
, 百拇医药
表1 2组患者出院时GOS评分结果例(%)
组别
例数(例)
5分
4分
3分
2分
1分
总有效率(%)
治疗组
40
14(35.0)
16(40.0)
, 百拇医药
10(25.0)
0(0 )
0(0 )
100.0
对照组
45
9(20.0)
14(31.1)
17(37.8)
3(6.7)
2(4.4)
88.9
, 百拇医药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表2相同表2 2组患者出院后随访ADL分级情况例(%)
组别
例数(例)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Ⅴ级
总有效率(%)
治疗组
35
19(54.3)
, 百拇医药
10(28.6)
4(11.4)
2( 5.7)
0(0 )
94.3
对照组
37
11(29.7)
4(10.8)
15(40.5)
6(16.2)
1(2.7)
, 百拇医药
81.1
1.2 治疗方法:2组患者在入院后按西医常规非手术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基础治疗上加用自拟中药颅内消瘀汤治疗;同时合用中药制剂安宫牛黄丸,每日1粒饲入,或醒脑静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盐水500 ml中静滴,每日1次。颅内消瘀汤方剂:丹参15~20 g,土鳖虫10 g,川芎6 g,香附6 g,三菱10 g,莪术10 g,乳香10 g,没药10 g,桃仁10 g,冰片0.3~0.5 g(后下,冲服)。每日1剂,水煎后3次分服(口服或经胃管鼻饲)。视病情略有加减。5日为1个疗程,一般3~4个疗程可结束治疗。
1.3 疗效评定:疗效评定分两部分 。
1.3.1 出院(或死亡)时,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即良好(5分);中残(4分):存有神经功能障碍,但生活能自理;重残(3分):存有神经功能障碍,意识清楚,生活不能自理;差(2分):植物生存;死亡(1分)等5个等级评定。
, 百拇医药
1.3.2 出院后 6个月以上,随访结果则按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法:Ⅰ级:完全恢复日常生活能力;Ⅱ级:部分恢复或可独立生活;Ⅲ级:需人帮助,扶拐可走;Ⅳ级:卧床,但保持意识;Ⅴ级:植物生存状态。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组患者出院时GOS评分结果见表1。出院后随访6个月以上,因一些患者未能随访或因其它病因死亡未统计在内。治疗组35例,对照组37例。随访后2组比较结果见表2。
3 讨 论
中医认为出血性卒中的离经之血属瘀血,主张破血行瘀、泄热醒神,促进颅内出血的吸收和脑水肿的消退[1]。颅内消瘀汤的组方具有活血、化瘀、软坚、芳香开窍和催醒等功效。丹参和川芎有清除自由基和调整Ca2+通道的作用[2,3];冰片则有开放血脑脊液屏障作用,有利于其它药物进入脑组织中发挥药效[4]。而安宫牛黄丸及醒脑静注射液也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调节作用及清除氧自由基、抗氧化等作用[5]。因而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出院时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单纯西医治疗,而且半年后随访结果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也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 百拇医药
作者简介:郭宝平(1944-),男(汉族),江西省九江市人,副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
[1]刘茂才.关于中风病治疗的难点与突破口的思考.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8):451-452.
[2]许沛虎,赵敬华,李世旭,等.中医药研究中有关自由基研究近况.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15(3):185-186.
[3]虞佩兰.小儿脑水肿与颅内高压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进展.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6):378-379.
[4]刘启德,梁美蓉,陈芝喜,等.冰片对庆大霉素透过血脑屏障的影响.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94,11(1):37-40.
[5]陈庆明.醒脑静注射液的药理基础与临床应用.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1999,6(4):191-192.
(收稿日期:2000-02-16),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