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 2000年第7期
编号:10213269
双腔右心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http://www.100md.com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0年第7期
     作者:王明华 王春祥 刘鲁祁 刘天起 马延平 李培杰 王东

    单位: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心血管外科250014

    关键词:双腔右心室;继发病变;外科治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000741 分类号 R541

    双腔右心室(DCRV)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变,发病率仅占先 心病的1.0%~2.6%[1]。我院1987年11月~1998年9月共手术治疗14例,占同期681 例先心病手术病人的2.0%(14/681)。治疗效果满意,现就其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4例,男6例,女8例,年龄3~44岁,平均(19.1±13.4)岁。全组有活动后心慌、气短9 例 ,紫绀史5例,有蹲踞史1例,有心衰史2例。均于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粗糙的收缩期杂音3 ~5/6级,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减弱者9例。心电图显示:右室肥大10例,右房肥大5例,双 室 增大3例,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4例,偶发房早1例,频发室早2例,阵发性室上速和/或 心 房扑动3例。X线胸片显示:肺血大致正常4例,肺充血3例,肺缺血7例,心影增大5例。术前 全部经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DCRV者6例,镜面右位心+室缺+右室流出道狭窄1例,伴 三尖瓣关闭不全6例,诊断为单纯VSD3例,ASD1例,ASD+PS 1例,TOF 2例;经右心导管+造 影 检查确诊2例,示右室腔内局限性不规则充盈缺损并有压力阶差;其中1例造影示三腔右心室 ,异常肥厚肌束将右室流出道分隔成一个高压腔和两个低压腔。
, http://www.100md.com
    2 手术方法及结果

    全部在中低温(25~32℃)体外循环下手术矫治,转流时间25~79min,平均(52.5±15.3)min , 主动脉阻断时间17~63min,平均(34.2±13.5)min。术中均在右流出道触及震颤,右室流出 道 中部可见收缩期局限性凹陷者7例,先行右房切口探查者6例,14例均最终行肺动脉瓣下右室 流出道纵切口。术中见高低压腔间交通口直径0.4~1.2cm,狭窄处呈肉块状肥厚者8例, 呈 肌性+隔膜状者5例,其中1例隔膜为二个开口;1例三腔右室,三尖瓣前乳头肌基部上方有肉 块状异常肥厚肌束,狭窄环直径0.7cm,室上嵴上方呈隔膜状狭窄,交通口直径1.0 cm。术中 均经右室切口探查,明确异常肥厚肌束的起止,先用直角血管钳挑起异常肌束群或隔膜并切 断,部分松解右室腔,从而显露并辨别三尖瓣结构和前乳头肌,然后切除横跨心腔内的异常 肌束群或隔膜及部分肥厚的隔束,使三尖瓣至肺动脉瓣途径通畅。三腔右室病例在切除隔膜 狭窄后不能显露三尖瓣,切除室上嵴下异常肌束后才明辨三尖瓣和前乳头肌结构。合并心内 畸形同时纠治。术前诊断为三尖瓣关闭不全者6例,术中见右房明显扩大者,经右房测试, 中重度关闭不全以上者4例,行Devega瓣环环缩成形术。右室流出道切口直径缝合10例,心 包补片扩大成形4例。
, 百拇医药
    术中见合并心内畸形情况:ASD 2例;VSD 9例,其中镜面右位心+DCRV+VSD1例,VSD合并率6 4.29%(9/14);VSD位于低压腔者3例,位于高压腔者6例;左上腔静脉永存1例;三尖瓣关闭 不全 6例,中重度关闭不全4例。

    全组术后均心脏自动复跳,窦性心律,术后中呼吸机应用时间300min~1245min(平均778.3 ±371.5min),仅1例术后8h因低血钾(2.6mmol/L)突发室颤死亡,发生低心排5例,频发 室上速1 例,频发室早1例,均经药物治疗恢复顺利。

    手术诊断与术前诊断对照其DCRV误诊情况:单纯VSD 3例,TOF 2例,ASD 1例,ASD+PS 1例 ,误诊率50%(7/14)。

    3 讨论

    DCRV又称右室异常肌束,是一种少见的先心病。本组术前有症状者9例,有心衰史者2例;就诊手术年龄3~44岁,平均(19.1±13.4) 岁,年龄偏大;VSD合并率为64.29%;DCRV高低压腔之间的交通口为0.4~1.2cm;且临床症 状出现较晚。表明梗阻是呈进行性加重的;故我们认为本病的临床表现除与交通口大小有关 外,尚与其伴发其它心内畸形和继发病变有关。
, http://www.100md.com
    DCRV术前易误诊[2~4]。本组术前误诊率高达50%,2例误诊为TOF者,其合并VSD 均位于高压腔。而TOF与DCRV之间的病理解剖有着本质的区别[5]。本组尚有3例误诊为单纯VSD。我们分析术前误诊原因:一为DCRV无典型症状和 体征;二为对DCRV的病理解剖特征认识不足,甚至可把高低压腔间交通口误诊为VSD。右心 导管+造影检查有助于诊断。

    DCRV继发病变的诊治率罕有报道[3,5,6],本组病人平均年龄偏大,6例18岁 以上者合并不同程度三尖瓣关闭不全,个别有心衰史,这可能是高压腔过高的压力引起三尖 瓣环扩张所致。尚有阵发性室上速和/或心房扑动3例,频发室早1例,术中见右房明显扩大 ,右室腔内弥漫性肉块形狭窄,右室壁明显增厚、纤维化。故我们主张对于大龄组DCRV,尤 在术前示有三尖瓣不全者,术中应经右房探查,中重度关闭不全者,应给予Devega成形术; 异常肌束清除范围应以梗阻疏通满意为准,以切除异常肌束为主,尽可能保留隔、壁束及调 节束,梗阻解除不充分时,行心包补片扩大右室流出道,以保护和改善右室功能。 DCRV交通口在0.2~0.4cm的多早期死亡,在0.6~1.5cm者能活到成人。所以 本病一经诊断即应手术,除可降低自然死亡率外,尚可避免其引起的继发病变。
, 百拇医药
    手术应常规取右室流出道切口,便于明确异常肌束的起止,切除异常肌束。DCRV合并VSD最 为 常见,本组VSD合并率为64.29%(9/14),且多位于室上嵴下为异常肌束所掩 盖,术中应仔细寻找,以免遗漏;因异常肌束切除后心内膜已不完整,VSD修补时应注意缝 线置入部位,防止出现VSD残余分流。

    参 考 文 献

    1,汪曾炜.手术学全集.心血管外科卷.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425

    2,田鲁谦,查育新,费登册,等.双腔右心室5例报告(摘要).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 志,1989;4:233

    3,徐日兴,刘欲国,史鉴运,等.双室右心室9例报告(摘要).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 志,1986;2:106

    4,姚松朝,葛 库.小儿双腔右心室的外科治疗.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87;1:27

    5,朱德明,曹鼎方,苏肇伉,等.25例儿童双腔右心室的外科治疗.中华胸心血管外 科杂志,1993;3:203

    6,刘传绶,杨能善,张鸿毅,等.21例双腔右心室的诊治体会.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 志,1993;1:90

    7,吴树明,徐教喻,范全心,等.双腔右心室的外科治疗.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1996;4:26,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