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mTc-热变性红细胞脾显像诊断副脾1例
作者:刘开元 李前伟
单位:刘开元(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核医学科,重庆 400038);李前伟(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核医学科,重庆 400038)
关键词:副脾;99mTc-热变性红细胞;脾显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000736
中图法分类号: R814.4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0-5404(2000)07-0672-01
A case report of spleen imaging with 99mTc-heat denaturation RBCs in the diagnosis accessary spleen
陈某,女,24岁,1996年因“肝硬化、脾大”行脾摘除,1999年4月再次入院时B超发现左上腹有一5.0 cm×3.7 cm的实质回声。由于患者有不明原因的高血压,因而考虑为:①嗜铬细胞瘤;②副脾。MRI示左肾上极有一5.2 cm×4.2 cm×3.8 cm的软组织块影,疑为副脾,软组织肿瘤待排。体检:一般情况较差,血压20/13 kPa,肝肋下1 cm扪及,质中,无其他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支持肝硬化诊断,余无其他特殊。行99mTc-DTPA肾显像,可见左肾外上方有一血供丰富组织,其动态曲线呈高水平线,左肾无受压征象。行99mTc-DRBC脾显像可见该处有一约6.7 cm×4.3 cm×4.0 cm的强放射性浓聚区,其边缘光滑、规整、核素分布均匀,未见明显肝影显示,故核素显像诊断为副脾。病人出院诊断为:①肝硬化;②脾切除门体分流术后,副脾;③阵发性高血压。
讨论
脾显像分胶体和热变性红细胞两类,因胶体颗粒较小,脾摄取仅5%~10%,用99mTc-DRBC行脾显像,由于脾可选择性自循环系统清除衰老、变性的红细胞,因而脾脏对其摄取率可达50%~90%[1],可达到选择性脾显像的目的,对了解脾脏大小、形态及占位情况,以及确定少量的脾组织如移植再生脾、副脾、脾植入, 是特别有效的方法, 其中自体脾移植术后由于要经过“坏死、再生、生长”的组织学变化过程,用99mTc-DRBC脾显像作为检测移植脾成活及其功能尤其直观而实用[2]。
副脾属于先天性组织变异,文献报道正常人发生率在10%左右,因此在左上腹部包块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B超、CT、MRI分辨率高,能确定其大小、位置,但对副脾的判断缺乏特异性,而99mTc-DRBC脾显像作为功能显像剂,副脾显示清晰,能准确定性,明确诊断,为制订正确诊疗计划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简介: 刘开元(1970-),男,四川省宜宾市人,医师,主要从事临床核医学方面的研究。电话:(023)68754176
参考文献:
[1] 张玉新,马宏敏,蔡志民,等.99m热变性红细胞脾肝扫描应用于脾保留术的疗效观察[J].解放军医学杂志,1996,21(4):311-312.
[2] 刘增礼,何广仁,王浩炜,等.99m热变性红细胞脾显像监测自体移植脾功能的价值[J].中华核医学杂志,1999,19(4):207-209.
收稿日期: 1999-09-29;修回日期:2000-02-18, http://www.100md.com
单位:刘开元(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核医学科,重庆 400038);李前伟(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核医学科,重庆 400038)
关键词:副脾;99mTc-热变性红细胞;脾显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000736
中图法分类号: R814.4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0-5404(2000)07-0672-01
A case report of spleen imaging with 99mTc-heat denaturation RBCs in the diagnosis accessary spleen
陈某,女,24岁,1996年因“肝硬化、脾大”行脾摘除,1999年4月再次入院时B超发现左上腹有一5.0 cm×3.7 cm的实质回声。由于患者有不明原因的高血压,因而考虑为:①嗜铬细胞瘤;②副脾。MRI示左肾上极有一5.2 cm×4.2 cm×3.8 cm的软组织块影,疑为副脾,软组织肿瘤待排。体检:一般情况较差,血压20/13 kPa,肝肋下1 cm扪及,质中,无其他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支持肝硬化诊断,余无其他特殊。行99mTc-DTPA肾显像,可见左肾外上方有一血供丰富组织,其动态曲线呈高水平线,左肾无受压征象。行99mTc-DRBC脾显像可见该处有一约6.7 cm×4.3 cm×4.0 cm的强放射性浓聚区,其边缘光滑、规整、核素分布均匀,未见明显肝影显示,故核素显像诊断为副脾。病人出院诊断为:①肝硬化;②脾切除门体分流术后,副脾;③阵发性高血压。
讨论
脾显像分胶体和热变性红细胞两类,因胶体颗粒较小,脾摄取仅5%~10%,用99mTc-DRBC行脾显像,由于脾可选择性自循环系统清除衰老、变性的红细胞,因而脾脏对其摄取率可达50%~90%[1],可达到选择性脾显像的目的,对了解脾脏大小、形态及占位情况,以及确定少量的脾组织如移植再生脾、副脾、脾植入, 是特别有效的方法, 其中自体脾移植术后由于要经过“坏死、再生、生长”的组织学变化过程,用99mTc-DRBC脾显像作为检测移植脾成活及其功能尤其直观而实用[2]。
副脾属于先天性组织变异,文献报道正常人发生率在10%左右,因此在左上腹部包块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B超、CT、MRI分辨率高,能确定其大小、位置,但对副脾的判断缺乏特异性,而99mTc-DRBC脾显像作为功能显像剂,副脾显示清晰,能准确定性,明确诊断,为制订正确诊疗计划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简介: 刘开元(1970-),男,四川省宜宾市人,医师,主要从事临床核医学方面的研究。电话:(023)68754176
参考文献:
[1] 张玉新,马宏敏,蔡志民,等.99m热变性红细胞脾肝扫描应用于脾保留术的疗效观察[J].解放军医学杂志,1996,21(4):311-312.
[2] 刘增礼,何广仁,王浩炜,等.99m热变性红细胞脾显像监测自体移植脾功能的价值[J].中华核医学杂志,1999,19(4):207-209.
收稿日期: 1999-09-29;修回日期:2000-02-18,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