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杂志》 > 2000年第7期
编号:10227497
腮腺嗜酸性腺瘤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一例
http://www.100md.com 《中国医学杂志》 2000年第7期
     作者:蒋子栋 李五一 张宝泉 张连山

    单位:100730 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

    关键词:

    中华医学杂志00729 患者女,67岁。因睡眠时打鼾3~4年,加重伴憋气2年入院。3年前,患者出现睡眠打鼾症状,渐渐加重。2年前,开始出现憋气症状,夜间憋醒3~4次,呼吸暂停近1 min;患者白天头昏、嗜睡乏力、有时感到胸闷气短、记忆力明显减退。既往患高血压病30年,口服降压药效果满意。曾行输卵管切除术、甲状腺腺瘤切除术。入院检查:患者一般情况较好,睡前血压为140/80 mm Hg,睡后150/100 mm Hg。身高155 cm,体重55 kg,颈围33 cm。左侧面颊部稍隆起,以耳垂为中心,可触及5 cm×5 cm的肿物,质软、光滑、无触痛。甲状腺无肿物。心肺无明显异常。专科情况:鼻中隔正中,双下鼻甲不肥大,鼻腔通畅;鼻咽部粘膜光滑、咽隐窝对称,鼻咽腔宽敞。悬雍垂居中,无肥厚、过长;软腭肥厚、松驰;右侧扁桃体Ⅰ度,左侧扁桃体Ⅱ度,粘膜光滑,无充血,凸向咽腔;舌体肥厚、舌背抬高,口咽腔狭窄。多导睡眠图(PSG)示:睡前SaO2为98%,睡后最低SaO2为72%;最长呼吸暂停为50 s,紊乱指数19.8,以阻塞性呼吸暂停为主;有打鼾及上气道阻力增高。头颈部MRI检查,咽旁间隙可见6.9 cm×4.5 cm的哑铃型占位。T3、T4、TSH值在正常范围内。诊断为(1)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S),伴重度低氧血症;(2)腮腺肿物。1998年11月,患者在全麻下于左颈部经下颌下进路,行腮腺肿物切除术。术中解剖面神经,在腮腺深叶见一哑铃形、有包膜肿物,约4.5 cm×4.5 cm,与周围血管、神经等组织界限清楚。其切面均质、粉红。病理检查:大嗜酸细胞组成腺管样结构,肿瘤细胞体积较大、呈多边形;胞膜清晰,胞浆丰富,内有大量嗜伊红物质,核仁圆形、居中、无核分裂象;间质少、可见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病理诊断:左腮腺嗜酸细胞腺瘤。术后48 h,患者睡眠打鼾、憋气等症状消失,检查发现左侧扁桃体恢复Ⅰ度。术后一年复查PSG,睡后最低SaO2为92%,紊乱指数为4,随诊近1年半,患者无睡眠打鼾、憋气等症,腮腺肿物未复发。
, http://www.100md.com
    讨论:对于老年女性来讲,OSAS的原因可能为(1)口咽粘膜松弛;(2)肥胖;(3)绝经后内分泌紊乱;(4)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粘液性水肿;(5)局部病变引起鼻腔、鼻咽部、口咽部或下咽部出现上气道狭窄。本文报告一例由于腮腺嗜酸细胞腺瘤导致口咽部狭窄,引起OSAS,行腮腺腺瘤切除术后,患者OSAS的症状消失。目前,大部分OSAS的患者除接受一般治疗外,主要是通过经鼻持续正压通气(CPAP)或悬雍垂腭咽成型术(UPPP)。本例患者由于腮腺深叶肿物引起OSAS,MRI显示腮腺肿物将咽旁间隙内血管向口咽内推移,如果检查未发现腮腺肿物,而按照常规经口腔UPPP手术,术中损伤重要血管的危险性将大大增加,提醒我们在OSAS的诊疗过程中,进行全身细致的检查寻找病因,针对病因治疗不能忽视。

    嗜酸细胞腺瘤(Oncocytoma)是胞浆内含嗜酸性颗粒的大细胞,即大嗜酸粒细胞组成的单形性腺瘤,多发生于腮腺,临床上较为少见,仅占涎腺上皮肿瘤的0.1%~1%,好发年龄50~75岁,女性多于男性。诊断主要依据病理,特点是肿瘤有包膜。临床上需与嗜酸细胞增多症、嗜酸细胞腺癌相鉴别。嗜酸细胞增多症、嗜酸细胞腺癌皆无包膜,前者较小,呈弥散性、多灶性;后者肿瘤细胞核有核分裂象,肿瘤细胞呈浸润性生长,侵犯周围神经、血管,有的患者出现局部疼痛、面部发麻、面神经麻痹等临床表现。

    收稿日期:2000-04-05,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