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血透患者发生右室梗死抢救成功1例报告
作者:梅卫义
单位:皖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合肥 241000
关键词:
中国急救医学000752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51岁,因尿毒症行规则性血液透析(血透)治疗每周3次共5年,平时服用“硝苯地平、倍他乐克、络活喜”等降压药,血压维持在22~30/13~16 kPa,入院前2天感胸闷、头昏,入院前2小时突发心前区疼痛、胸闷加剧、恶心、卧床休息无缓解,于1998年5月19日入院。查体:体温37.5℃,血压16/10 kPa,呼吸24次/min,双肺呼吸音粗,心界向左扩大,心率46次/min,律齐。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动过缓,左心室高电压,ST-T改变。急测血清心肌酶含量显著增高,其中CPK 792 IU/L,AST 79 IU/L,LDH 114 IU/L。血白细胞计数为10.0×109/L,中性0.837。8小时后全胸导联心电图:Ⅲ、V3R~V6R导联QRS波群呈QS型,Ⅱ、Ⅲ、aVF导联ST段下移≥0.05 mV,V3R~V5R导联ST段上抬≥0.1 mV。16小时后复查心肌酶含量再度增高。诊断:急性下壁、右心室心肌梗死(心梗),心源性休克,尿毒症。给予卧床休息,吸氧,谨慎补液750 ml以扩容,停用平素降压药,予小剂量卡托普利及硝酸脂类药扩血管,营养心肌等处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次日患者仍感心前区闷痛不适,体温37.7℃,血压17/10 kPa,心率54次/min,律齐。仍坚持每周3次每次4小时的血透治疗,透析中将血流量由平时250 ml/min减至150 ml/min,每次透析脱水在干体重基础上少脱水1 kg。至5月21日部分血清心肌酶含量开始下降,5月24日心肌酶均降至正常,心前区闷痛消失,至6月3日心电图逐渐演变为窦性心律,部分导联T波改变,体温、血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均正常,血压恢复到平时水平后出院,继续规则血透治疗。
2 讨论
本例根据患者的症状,心电图及血清心肌酶含量演变,下壁合并右心室心梗诊断明确。由于心梗致心源性休克,而血透导致患者血液动力学改变使心脏负荷加重心肌耗氧量增加,这些矛盾给处理带来一定困难,除常规处理外,我们在治疗时注意了以下问题的解决:①患者需定期血透治疗,这是保证内环境稳定的基础,为减少血透中对心脏的不利影响,我们将每次透析血流量减低,仍为每次4小时,每周3次。②原则上右心室心梗伴低血压需扩张血容量,而尿毒症无尿病人使扩容受到限制,针对这一矛盾,我们把谨慎扩容与减少血透脱水相结合。透析间期根据血压、中心静脉压输注液体,透析时每次脱水不要求达到干体重,避免因血容量减少而加重休克和心肌缺血。③患者无尿,经肾脏排泄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均依赖血透得以排出。因此,我们根据每种药物透析清除率来估计用药量,避免药物用量不足影响疗效,或因药物蓄积而发生不良后果。④透析间期给予小剂量阿斯匹林,与血透过程中每次应用50 mg肝素相结合,用于抗凝,并严密监测出凝血有关指标,谨防出血发生。⑤近年对心梗急性期钙拮抗剂的应用有争议,及时停用硝苯地平、络活喜等,改用卡托普利等药物降压,经上述综合性处理,本例得以抢救成功,值得同道参考。
收稿:1998-08-17,修回:1999-10-20, 百拇医药
单位:皖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合肥 241000
关键词:
中国急救医学000752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51岁,因尿毒症行规则性血液透析(血透)治疗每周3次共5年,平时服用“硝苯地平、倍他乐克、络活喜”等降压药,血压维持在22~30/13~16 kPa,入院前2天感胸闷、头昏,入院前2小时突发心前区疼痛、胸闷加剧、恶心、卧床休息无缓解,于1998年5月19日入院。查体:体温37.5℃,血压16/10 kPa,呼吸24次/min,双肺呼吸音粗,心界向左扩大,心率46次/min,律齐。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动过缓,左心室高电压,ST-T改变。急测血清心肌酶含量显著增高,其中CPK 792 IU/L,AST 79 IU/L,LDH 114 IU/L。血白细胞计数为10.0×109/L,中性0.837。8小时后全胸导联心电图:Ⅲ、V3R~V6R导联QRS波群呈QS型,Ⅱ、Ⅲ、aVF导联ST段下移≥0.05 mV,V3R~V5R导联ST段上抬≥0.1 mV。16小时后复查心肌酶含量再度增高。诊断:急性下壁、右心室心肌梗死(心梗),心源性休克,尿毒症。给予卧床休息,吸氧,谨慎补液750 ml以扩容,停用平素降压药,予小剂量卡托普利及硝酸脂类药扩血管,营养心肌等处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次日患者仍感心前区闷痛不适,体温37.7℃,血压17/10 kPa,心率54次/min,律齐。仍坚持每周3次每次4小时的血透治疗,透析中将血流量由平时250 ml/min减至150 ml/min,每次透析脱水在干体重基础上少脱水1 kg。至5月21日部分血清心肌酶含量开始下降,5月24日心肌酶均降至正常,心前区闷痛消失,至6月3日心电图逐渐演变为窦性心律,部分导联T波改变,体温、血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均正常,血压恢复到平时水平后出院,继续规则血透治疗。
2 讨论
本例根据患者的症状,心电图及血清心肌酶含量演变,下壁合并右心室心梗诊断明确。由于心梗致心源性休克,而血透导致患者血液动力学改变使心脏负荷加重心肌耗氧量增加,这些矛盾给处理带来一定困难,除常规处理外,我们在治疗时注意了以下问题的解决:①患者需定期血透治疗,这是保证内环境稳定的基础,为减少血透中对心脏的不利影响,我们将每次透析血流量减低,仍为每次4小时,每周3次。②原则上右心室心梗伴低血压需扩张血容量,而尿毒症无尿病人使扩容受到限制,针对这一矛盾,我们把谨慎扩容与减少血透脱水相结合。透析间期根据血压、中心静脉压输注液体,透析时每次脱水不要求达到干体重,避免因血容量减少而加重休克和心肌缺血。③患者无尿,经肾脏排泄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均依赖血透得以排出。因此,我们根据每种药物透析清除率来估计用药量,避免药物用量不足影响疗效,或因药物蓄积而发生不良后果。④透析间期给予小剂量阿斯匹林,与血透过程中每次应用50 mg肝素相结合,用于抗凝,并严密监测出凝血有关指标,谨防出血发生。⑤近年对心梗急性期钙拮抗剂的应用有争议,及时停用硝苯地平、络活喜等,改用卡托普利等药物降压,经上述综合性处理,本例得以抢救成功,值得同道参考。
收稿:1998-08-17,修回:1999-10-2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