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 2000年第8期
编号:10215274
脾结核临床特征分析
http://www.100md.com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0年第8期
     作者:黄和银 刘爱民 雷德安 杨仕明 房殿春

    单位:黄和银(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涪陵 408000);刘爱民(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涪陵 408000);雷德安(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涪陵 408000);杨仕明(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消化内科,重庆 400038);房殿春(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消化内科,重庆 400038)

    关键词:结核;脾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000840

    中图法分类号: R7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0-5404(2000)08-0783-01

    Clinical analysis of splenic tuberculosis
, 百拇医药
    脾结核为一种少见的腹内脏器官结核,我院和重庆西南医院从1985年6月至1998年1月共收治脾结核6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例病人中,男、女各3例,年龄18~54岁,平均年龄31.0岁,其中30岁以下的4例,占66.7%。

    1.2 临床表现

    本组病例中食欲下降5例,体重下降5例,腹痛3例,均为上腹部间歇性隐痛,无加重及缓解方式,皮肤巩膜进行性黄染2例,发热2例(1例为间歇性高热,1例午后中等度发热),肝肿大3例,脾肿大2例。

    1.3 辅助检查

    6例患者中,血沉增快4例,贫血3例,Hb在56~98g/L之间,1例WBC升高,ALP、GGT升高3例,1例行PPD检查,为轻度阳性,全部患者AST、ALT、PT、PLT及出凝血时间正常。
, 百拇医药
    1.4 影像学检查

    6例患者均接受B超检查,均提示脾肿大,4例示脾实质内见多个大小不等、边界不清之增强或减弱回声区;5例患者接受CT检查,4例表现为脾内低密度区,其间可见散在点状钙化影,增强扫描后病灶无明显改变,1例伴有脾门淋巴结肿大;2例作ERCP检查,其中1例示胆胰管狭窄,另1例未见异常。

    1.5 确诊方式

    4例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1例行腹腔镜检查,镜下见脾肿大,表面不光滑,凹凸不平,呈小结节状,周围无粘连,病理活检证实为结核;1例为临床诊断。

    1.6 脾外结核

    6例均有腹腔脏器结核病史,其中,胰腺结核2例,肠结核1例,肝结核1例,胆管结核1例,网膜结核1例;部份患者合并有腹外结核病史,其中肺结核2例,体表淋巴结结核2例。
, http://www.100md.com
    1.7 误诊原因

    6例均被误诊,分别为:脾恶性淋巴瘤4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1例,甲型肝炎1例。

    1.8 治疗及预后

    4例因诊断不明行剖腹探查而作脾切除术。6例病人均给予正规抗痨治疗,常用药物为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三联治疗。经治疗后全部病人症状明显缓解,各项实验室检查基本恢复正常。2例患者脾脏大小恢复正常。经随访,6例患者均全部正常工作、生活。

    2 讨论

    由于脾脏结核很少见,国内外目前仅见个案报道[1]。脾结核的传染途径有:血行性、淋巴性、邻近器官结核病灶的扩散。近年来,继发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HIV)的脾结核已见报道。本组6例中,均有腹腔脏器结核病史,故本组资料提示,脾结核大多是继发于腹内邻近脏器结核病灶的扩散。
, http://www.100md.com
    脾结核大多发于青壮年,Rescigno及Logroscino对3 954例结核尸解分析,发现脾结核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大有减低倾向,10岁以下为51.8%,11~20岁9.3%,51~60岁为1.3%,61岁以上为0%[2,3]。本组6例均为青壮年,男女各半,临床表现大多不典型,主要表现为脾肿大、食欲下降、消瘦、腹痛、间歇性发热,如合并胆胰管阻塞可出现梗阻性黄疸,如合并有肝结核,可出现肝细胞性黄疸。实验室检查大多无特异性,部分病例可有血沉增快、血红素下降,累及肝脏者可出现肝功能的损害。

    影像学检查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腹部平片可了解左上腹有无钙化斑点;B超下表现为脾肿大、脾内可见单个或者多个不规则实质增强/减弱回声区;CT表现为脾脏增大、脾门淋巴结肿大、脾内单个或多个低密度灶,其内可见散在的点状钙化灶,增强扫描后,病灶无明显变化;对于出现黄疸的患者,ERCP可检查有无胆胰管的阻塞。脾结核的诊断比较困难,大部分为术后诊断。腹腔镜检查因其创伤小、直视下可对病变部位进行活检而广泛应用于腹腔结核的诊断[2,4]。本组有1例患者腹腔镜下可见脾脏典型的结核表现,并经病理证实。近年来随着介入医学的发展,在B超或CT引导下脾脏细针穿刺活检技术对脾结核的诊断常可提供确诊依据,只要患者无脾功能亢进表现,PT及出凝血时间正常,均可进行脾活检,该方法不仅创伤小、诊断率高、并发症少,而且可以反复多部位进行,本组无病例行脾活检,系因患者拒绝所致。此外,对怀疑脾结核者进行诊断性治疗亦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手段。本组中有1例患者因经临床检查后排出脾脏其他疾病,给予抗结核药治疗一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脾脏明显缩小而确立诊断的。剖腹探查常是临床上不仅能确诊的一种诊断方法,同时亦可达到治疗目的[1]。本组6例中,有4例是经剖腹探查并脾切除后活检确诊的。
, 百拇医药
    治疗上,国内有学者提出根据脾结核不同的病理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粟粒型患者,常规抗结核治疗可达目的;对干酪坏死型患者,因脾实质部分或大部分被干酪坏死组织代替,抗结核药难以奏效,应行手术治疗,切除脾脏;对以钙化为主的,可以实施短期的抗结核治疗并进行临床观察[3]

    作者简介: 黄和银(1950-),男,重庆市涪陵人,主治医师,主要从事普内科及内分泌专业方面的研究。电话:(023)72231954

    参考文献:

    [1] 罗绍凯,何伟雄,洪文德.13例脾结核的诊断和治疗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1996,35(12):832-833.

    [2] 彭卫生,王英年,肖成志 主编.新编结核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267.

    [3] 刘同伦 主编.实用结核病学[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457.

    [4] al-Quorain A A, Facharzt, Satti M B, et al. Abdominal tuberculosis in Saudi Arabia: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of 65 cases[J]. Am J Gastroenterol,1993,88(1):75-79.

    收稿日期: 2000-02-10;修回日期: 2000-06-04,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