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急救医学》 > 2000年第8期
编号:10250576
130例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国急救医学》 2000年第8期
     作者:苏健 张代惠 阮伟英

    单位:深圳市红十字会医院,518035

    关键词:

    中国急救医学000828 我们对我院1999年11 950 例住院病人进行回顾性加前瞻性的医院感染监测。我们对130例下呼吸道感染病人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以我院1999年1~12月份全院住院病人为对象,由感染科专职人员每天到病房调查医院感染病例,并逐个登记,对其出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复查补漏。

    2 结果

    130例病人,男98例,女32例,男女之比为3:1。年龄最大86岁,最小28天,平均年龄为42岁。住院时间最长216天,最短8天,平均住院天数32天,其中慢性消耗性病人(脑血管疾病、心脏疾病、血液病、癌症等)96例,其它病人34例。进行呼吸道侵入性操作(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或手术史的病例84例。本组病例全部使用了抗生素治疗。
, 百拇医药
    病人在住院期间(72小时后)大部分有发热,体温38.0℃以上,咳嗽、咯痰。肺部听诊有哮呜音、湿罗音或有细小水泡音,约80%的病人经放射线诊断为下呼吸道感染。也有少部分病人只有发热而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经放射线诊断为肺炎。70%的病人均进行了痰培养加药物敏感试验。比较复杂的一些病例最终是依靠支气管刷取物或支气管活体检查诊断的。

    3 易感因素

    3.1 年龄因素 在130例病人中,年龄在55岁以上者有69例,占感染总例数的53%,而10岁以下的儿童和婴儿20例,占感染总例数的15.38%,两个年龄组占感染总例数的68.46%。可见年龄因素在此类感染中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3.2 呼吸道侵入性操作的因素 在130例下呼吸道感染的病例中,有过呼吸道侵入性操作史的病人84例,占感染例数的64.62%。在重大手术和危重病人抢救中基本都有吸氧或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和上呼吸机这种经历。
, 百拇医药
    3.3 原发的疾病因素 在130例感染病人中,因慢性消耗性疾病住院者96例,占感染例数的73.86%。我院下呼吸道感染的高发病区是:神经内外科、血液科和外科ICU。这些病区的病人原发疾病危重,抵抗力低下,昏迷病人也多。

    3.4 滥用抗生素130例下呼吸道感染的病例抗生素使用率100%,两种以上抗生素联合使用率高达87.6%,未进行药敏试验而按经验用药的达52%。

    3.5 引起感染的病原体及其耐药性的因素 130例下呼吸道感染病例中共培养出各种病原体63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32株(50.79%),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其中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羟苄青霉素耐药率最高(分别是98%、95.7%和88.6%)。革兰氏阳性菌18株(28.6%),对青霉素、复方新诺明、四环素、红霉素、氨苄青霉素耐药率高(分别为98%、85.7%、72.7%、68.7%和64.4%)。真菌13株(20.6%)。

, 百拇医药     4 讨论

    从以上调查资料中可以看出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与年龄、呼吸道侵入性操作、原发疾病、滥用抗生素等有关。我们认为婴幼儿相对成人免疫力低下,自我保护能力差,一般上呼吸道感染常导致病毒性肺炎或继发细菌性肺炎。而老年人则咳嗽反射受抑制,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的纤毛功能减退,纤毛运动和消除机能下降而导致防御机能减弱,特别是行呼吸道侵入性操作者(气管插管、上呼吸机),呼吸道粘膜的防御功能基本消失,微生物得以直接进入下呼吸道,是引起感染的直接因素。如果呼吸道器械消毒不彻底或操作过程中有细菌污染,更易给病人造成直接危害。原发疾病危重、长期昏迷的病人或由于使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抗癌药物及放疗等造成免疫机能受损或受抑制,极易发生感染。另外手术后的病人,特别是胸部、上腹部和脑部手术者,术后48小时内肺活量下降,影响痰的排出,加之术后疼痛咳嗽受抑、卧床过久和活动减少,均可导致下呼吸道感染,如坠积性肺炎。还有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甚至不合理的使用,造成耐药菌株繁殖,并不断有新的耐药菌株产生。雾化吸入装置消毒不严,导致细菌性气溶胶的发生,医务人员在操作时未注意洗手,造成病人的交叉感染等均对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有影响。

    首先要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认识,对年老、体弱、婴幼儿、手术后、慢性消耗性病人给予足够的重视,注意预防这类病人的上呼吸道感染,做好口腔护理,使用各种呼吸道器械时要做到严密消毒,并尽量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严格掌握抗菌药物和侵入性检查的适应症,缩短病人住院时间,提高医务人员素质,这样才能控制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收稿:2000-02-25],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