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杂志》 > 2000年第9期
编号:10227513
带血管自体全脾原位移植一例
http://www.100md.com 《中国医学杂志》 2000年第9期
     作者:孙振华 张滨 秦华东 张建国

    单位:150086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普通外科

    关键词:

    中华医学杂志000931 病人男,38岁。左上腹隐痛3个月,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为脾门区脾动脉瘤而入院。于1997年12月1日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经左肋缘下切口进腹,显露胰体尾部和脾门区。脾大小为10.5 cm×7 cm×3 cm,表面光滑、色暗红,质软。脾动脉瘤为直径5.0 cm之球体,占居脾门中央区,瘤体前壁菲薄,与部分脾胃韧带和脾内侧面被膜粘连。将脾动脉瘤和脾脏一并切除。立即将切除的脾连同瘤体放入盛有1℃的生理盐水容器内。速经脾动脉断端插管,用4℃含肝素(12 500 U/500 ml)的平衡盐液作重力(约9.8 kPa)灌洗,直至脾静脉流出液清亮为止。继之,精确分离脾动脉瘤体和紧贴瘤体的脾动脉分叉部及上叶、下叶脾动脉的起始段(注意勿伤脾静脉及其分支),完整切除瘤体,发现脾动脉分叉部及与之相连的0.4 cm长的脾动脉干完好保留。遂将经血管修剪的脾移植于病人脾窝附近。脾热缺血为15 s,冷缺血为2 h 29 min。术后每日静脉点滴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和复方丹参注射液6 ml,连续10 d。患者术后恢复平顺,无并发症。术后3个月内多次复查各项脾功能指标,均正常范围。现已随访24个月,脾功能检查仍在正常范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脾形态、结构和血流无异常,病人健康状况良好。

    (收稿日期:2000-04-26), http://www.100md.com